中國最難讀地名大盤點,這161個中肯定有你讀錯的!|中國自駕地理

2020-07-05     中國自駕地理

原標題:中國最難讀地名大盤點,這161個中肯定有你讀錯的!|中國自駕地理

-這 是 自 駕 地 理 的 第 345 篇 原 創 主 文-

前些年,素來以嚴謹聞名的央視曾鬧出笑話,在播報安徽歙(讀shè)縣新聞時,錯把歙念成,也曾把安徽黟(yī)縣的黟字標錯音。

中國地名文化真是博大精深,以至總是難以避免念錯地名。老司機,就問你一句,自駕出行時,你有沒有鬧出過這種笑話?

在這個靠導航走天下的年代,可能你會覺得念錯就念錯唄,沒什麼大不了的,頂多只是尷尬,付之一笑或調侃一下就過去了。但其實,念錯地名不只尷尬那麼簡單。

說個與我們息息相關的,當我們自駕走到一些沒有信號的地方,如果沒有導航的指引,就只能用上原始的獲取路徑方式:問路。如果你去問路的時候,按照自己的理解、發音,往往是問了,當地人家也有可能不知道在哪裡。

而且,截止至2018年末,我國城市數量從193個增加到672個,建制鎮數量從2176個增加到21297個。數量之多,不是專門研究這門功課的人,在有些場合難免會因念錯字而難堪,甚至容易成為一種笑柄。

為了避免鬧出這種笑話,今天小編分成三部分:歷史文化地區、少數民族文化地區、地名生僻字,挑出161個地名的正確發音及其少數民族語言背後的含義,看看你能讀對多少?

01、歷史文化地區

說到歷史文化地區,眾所周知,山東、山西、河南、河北、安徽等地屬於廣義上的中原地區,這一帶歷史淵源極為豐厚,地名上帶著獨特歷史意義的同時,在發音上也總是讓人誤解。

河南

澠池的:曾經在報道「澠池礦難」中,央視新聞播音員把它讀作了yíng,看來「蒼蠅」確實是深入人心啊!其實,它正確讀音為miǎn,當作古水名澠水時,讀shéng。

柘城的:讀zhè,不讀tuò。

武陟的:讀zhì,不讀shè,陟有登高、晉升的意思。

滎陽的:讀xíng,不讀yíng。而四川滎經的滎,讀音為yíng,不讀xíng。

長垣的:讀yuán,不讀héng。

中牟的:讀mù,不讀móu。

郟縣的:讀jiá,不讀shǎn,地名專用字音。

睢縣的:讀suī,不讀jū,地名專用字音。

汜水的:讀sì,不讀fàn,地名專用字音。

酇城的:多音字,用於地名讀cuó,不讀zàn,也不讀cuán,地名專用字音。是河南永城西部的中心集鎮,也是永城辣椒的主產區之一。還有一個酇陽鎮,也河南省永城市西部,是目前豫東最大的食用菌和優質棉生產基地。

浚縣的:是多音字,念jùn時是動詞,表示疏通,挖深的意思;在地名中念作xùn。浚縣是中國民間藝術之鄉,浚縣泥咕咕被中國政府列入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而浚縣廟會,則被譽為「華北第一古廟會」。

河南泌陽的:讀bì,不讀mì。不過,河南人和泌陽當地人一般念泌(bei)陽,這是沿襲下來的古音。

泌陽原叫「沘陽」,原來,在後來甲骨文的寫法中,「北」字後來簡化為「比較」的「比」,加之泌水河「唯我向西」,與眾河相北,所以就叫把這條河命名為比水了。

收割後的泌陽田間風景

圖@中共泌陽縣委宣傳部

河南還有個沁陽市:的讀音為qìn。沁陽市隸屬河南省焦作市,因故城位於沁水之陽而得此名。

話說1930年5月,閻錫山、馮玉祥結成反蔣聯盟,發動討伐蔣介石的中原大戰。這閻、馮兩部原計劃是在豫、晉交界處的沁陽會師,以求一舉圍殲在河南的蔣軍。

可是最終,馮的軍隊卻沒能按計劃在 「沁陽」開戰,而是跑來了泌陽。好傢夥,這沁陽、泌陽,在黃河一北一南,差著200多公里呢。

究其原因,原來是馮的作戰參謀在擬定命令時,誤把「沁陽」寫成「泌陽」。這樣一來,馮的軍隊誤入泌陽,沒能會師,結局自然是失敗,因此這一仗也有人說,是「敗在一撇上的戰爭」。

河北

蔚縣的:多音字,讀yù,不讀wèi。新疆尉犁,也應讀yù lí。

井陘的:讀xíng,不讀jìng。

蠡縣的:讀lǐ,不讀lí。春秋時有位政治家叫范蠡(lǐ);今陝西禮泉,古為醴泉,也讀lǐ。

藁城的:讀gǎo,不讀hǎo,地名專用字音。

涿州的涿:讀zhuō。涿州以及涿鹿,均在河北。

樂亭的:讀lào,不讀yuè,也不讀lè,這是唐山當地的發音。同樣的,山東樂陵的,也讀lào。

大城的:讀dài,不讀dà。

冉莊的:讀rǎn。

鄚州的:讀mào,不讀mò,地名專用字音。

深澤的:讀zhái,不讀zé。深澤「以界內水澤深廣名之」,縣名在本地方言都叫「深宅」,是石家莊市最常被叫錯的地名之一。

山東

莒縣的:讀jǔ,不讀lǔ。

茌平的:讀chí,不讀shì,地名專用字音。公元前221年建縣,因縣境在茌山之平陸故名,也即建縣歷史超過2200年。

臨沂的:讀yí。江蘇新沂,沂蒙山、沂水的沂,都是相同的讀音。山東省南部有臨沂,北部有臨邑(yì),容易混淆,山東人多稱北臨邑南臨沂。

臨朐的:讀qú,地名專用字音。戰國時期,該地區被稱為「齊之朐邑」。西漢初,始設臨朐縣,因縣城東臨朐山而名。

郯城的:讀tán,地名專用字音。

無棣的:讀dì。

兗州的:讀yǎn,不讀yǔn,地名專用字音。

淄博的:讀zī。淄河,在山東境內。

東阿的:讀ē,不讀ā。

曲阜:讀qū fù。曲阜得名於地形。《爾雅·釋地》云:「高平曰陸,大陸曰阜。」東漢應劭註:「魯城中有阜,委曲長七、八里,故曰曲阜。」今之曲阜城東,還殘存有一條委曲長八九華里的大阜,即土山。

單縣的:與姓氏單同音shàn,不能念dān。

鄄城的:讀juàn,不讀yān,地名專用字音。

芝罘的:讀fú。

徂徠:讀cú lái。

莘縣的:讀Shēn,不讀xīn。其發音與「莘莘學子」中的莘讀音一致,如果這個成語你讀對了,也就不會誤讀了。不過,讀錯了也沒關係,北大校長就把這個給讀錯了,照樣當北大校長。不過,上海莘莊的莘,應讀xīn,可別讀錯。

山西

隰縣的:讀xí。隰指地勢低洼而潮濕的處所。

洪洞的:讀tóng,不讀dòng。傳統京劇《蘇三起解》中的那句聞名的唱段:蘇三離了洪洞縣。

臨汾的:汾水、汾酒的汾,統讀fén,不讀fēn,也不讀fěn。

忻州的:讀xīn。

繁峙的:讀Shì,不讀zhì。

解池的:讀xiè,這是我國最古老的鹽池之一,也是傳說黃帝斬殺蚩(chī)尤並將其屍解的地方。

解池邊上有一件很有趣的事情,那就是位於鹽池邊上的蚩尤村(相傳是當年蚩尤葬身的地方)和原王莊,都有一個奇異的風俗:從不敬關公,也不上演關公戲。

解池全景

攝影@暢民

原來,在當地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話說在宋朝年間,蚩尤化作一青面獠牙的怪物,危害當地百姓。於是,皇帝就請道教張天師去降服這妖物。只不過張天師的道行不足,一下子降服不了蚩尤,無奈之下,只得用神通把關老爺的神魂從天庭請下來。

幾場鬥爭下來,關羽帶來的人手就剩沒幾個了。這時,他看見鹽池工地上正在休息的鹽工,於是就把他們的魂魄借上來,說是午時三刻,必定歸還。他借來這些人後,就和蚩尤進行打鬥。見此,狡猾的蚩尤把手底下的小兵們變成如關羽手下一般模樣。

這些人全都變成一樣的,那怎麼辦?機智的關羽就下令去摘皂角葉子戴在身上,皂葉見到太陽越發明亮光鮮。而這次,有樣學樣的蚩尤沒學到精髓,他命令手下摘樹葉,可摘的卻是槐樹葉,太陽見到後一曬就蔫了。

就憑藉這個,關羽才打敗了蚩尤,然而時間早已過了午時三刻,徵調的鹽工已經回不去了。鹽工的身體經烈日暴曬而腐爛,無法回生,人們只好把屍體掩埋,墳址就是原王莊,諧音為冤枉莊。

有意思的是,解池隔壁的解州,就是關羽的故鄉,有全國現存最大的關帝廟,俗稱解州關帝廟。不過,解州的,應讀hài,如今容易被誤讀為解(xiè)州 和解(jiě)州。

安徽

歙縣的:多音字,讀shè,不讀xī。

六安的:讀lù,不讀liù。江蘇的六合也讀lù,方言字音的殘存,江淮方言六陸同音,是古語,從這可知為什麼六字的大寫是陸。

亳州的:讀bó,不讀háo。讀錯的人,可能是更喜愛「豪宅」多一點。

樅陽的:多音字,讀zōng,不讀cōng,樅(cōng)即冷杉。

黟縣的:讀yī,地名專用字音。黃山古稱黟山。本地人多將其稱為黑多縣,外人如果這樣念倒也能避免出錯。這座縣城的原名叫黝縣,黝既可以念yǒu,也可以念yī。後來,黟縣規範用黟,不然,外地人恐怕還得念成黝黑縣了。

濉溪的:讀suī。安徽名酒口子窖就是產自濉溪。

蚌埠:讀bèng bù,不讀bàng fù。

碭山的:讀dàng,不讀Yáng,也不讀dāng,地名專用字音。

渦陽的:讀guō,不讀wō。

陝西

柞水的:讀zhà,不讀zuò。

華州的:讀huà,因州境內有華山而得名。

吳堡的:是個多音字,讀bǔ,不讀bǎo。吳堡歷史悠久,源遠流長。5000多年前,這裡綻放出燦爛的人類文明之光——龍山文化。

櫟陽的:讀yuè,不讀lè。是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下轄的一個以蕃茄制種而享譽全國的農業大鎮。古代的櫟陽城是位於西安的秦咸陽城、漢長安城之外的第三座秦漢都城。

02、少數民族文化地區

對於不少跑過祖國大西北、大西南的老司機來說,少數民族地區地名也可謂不簡單。這些地名多是用少數民族語言來命名,所以遇到這些地名時,不少人只知其表,不知其內涵。

新疆

巴音郭楞的:應讀léng,不讀lèng。在蒙古語中,巴音是富饒的意思,郭楞則是河流或流域。

尉犁的:讀yù,不讀wèi。今天當地維吾爾族人稱尉犁縣為「羅布淖爾」。

鄯善的:讀shàn,地名專用字音,西漢時有鄯善國,地處今天的若羌縣羅布泊鎮、米蘭鎮(兵團36團團部)、若羌鎮、瓦石峽鄉一帶,其國都為今若羌縣且爾乞都克古城遺址。今鄯善縣在吐魯番盆地東部,為清朝設縣時以古鄯善國名為縣名。

托克遜的:讀xùn,新疆人常讀為sūn、sùn。托克遜縣在吐魯番盆地西端,「托克遜」為古突厥語Tokhsun的漢譯,意為「九乘十」即「九十」之意。

喀什的:讀kā,西漢時有疏勒國,清朝有疏勒縣,1954年從疏勒縣分設喀什市。維吾爾族稱喀什為「喀什噶爾」。「喀什噶爾」有多種解釋,一為「各色磚房」,二為「玉石集散地」。

烏魯木齊市:蒙古語裡意為「優美的牧場」。古代稱「迪化」。準噶爾蒙古語為「紅廟子」之意。

阿勒泰市:蒙古語「金山」的意思。也譯作阿爾泰,來源於突厥語,意為「金子」。

庫爾勒市:來自維語,有「眺望」、「張望」的意思。

克孜勒蘇自治州:來自維語,即「紅色的水」之意。

博爾塔拉自治州:來自蒙古語,有「銀灰色的草原」之意。

吐魯番市:維語意為「低地」。

阿克蘇市:維吾爾族語,即「白色的水」。阿克」為「白色」,「蘇」是「水」。

阿圖什市:來自柯爾克孜語,即「嶺」。

布爾津縣:蒙古語有「奔騰的河流」和「 口吐白沫的駱駝」雙重含義。

黑龍江

穆棱的:多音字,應讀líng,不讀léng。

訥河的:讀nè,這是一個縣級市,屬於齊齊哈爾市管轄,有「北國糧倉」之美譽,而且它的名字由來也是因訥漠爾河橫貫境內而得名。

璦琿:讀ài huī,滿語璦琿,漢意「母貂」之意,即母貂生息繁衍之地。現稱為黑河市愛輝區。

梅里斯達斡爾族區的:讀wò。達斡爾族是我國56個民族之一,主要分布於內蒙古自治區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梅里斯達斡爾族區、鄂溫克族自治旗一帶;少數居住在新疆塔城、遼寧省等地。

1616年,努爾哈赤稱汗,次年即征服黑龍江中游薩哈連部,當時達斡爾或以地區被稱為薩哈連(滿語對黑龍江的稱呼),或以貢物特點稱為薩哈爾察(滿語譯音意為黑貂皮)部,或與鄂溫克等泛稱為索倫部。

梅里斯區稻田裡忙碌的稻農身影

攝影@王國軍

至康熙初年,才出現「打虎兒」的譯名,以後又常譯為「達胡爾」、「達虎里」、「達呼爾」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根據本民族意願,統一定名為達斡爾。

齊齊哈爾:不要望文生義,理解為大家笑語,實際是達斡爾語草原的意思。

佳木斯:一說赫哲語意為「屍骨」,一說滿語「驛丞」之意。

哈爾濱:女真語,漢譯「扁狀的島子」。

牡丹江:滿語穆丹烏拉,穆丹漢譯「彎」,烏拉漢譯「江」之意。1937年改名牡丹江市。

伊春:滿語皮衣料之意,即生產皮衣料之處。

吉林:滿語吉林烏拉,吉林漢譯「沿近」之意,烏拉漢譯「江」,即沿江的城市。

延吉:滿語岩羊或懸羊的意思,即岩羊或懸羊生息之處。

四平:四平當然不是四平八穩的意思,實際是滿語「錐子或細直」之意,即細直的河流,市依河而得名。

法庫:滿語魚梁或魚脊,即地貌如魚脊骨狀。

普蘭店:滿語荊棘,即荊棘植物生長之地。

內蒙古

巴彥淖爾的:應讀yàn;應讀nào,不讀lào,也不讀zhuó。汪曾祺小說《大淖紀事》。

磴口的:讀dèng。

呼和浩特市:呼和是青色的意思,浩特是城市的意思,即為青色的城市。

鄂爾多斯市:鄂爾多在蒙古語中為宮帳,斯為複數,鄂爾多斯即為宮帳群。

呼倫貝爾市:得名於呼倫湖和貝爾湖。「呼倫」是蒙古語「哈溜」的音轉,意為「水獺」;「貝爾」意為「雄水獺」,因古代這兩個大湖盛產水獺,居住在湖畔的蒙古族牧民便以其古老的以動物名稱命名湖泊名稱的習慣為兩個湖泊命名。

烏蘭察布市:蒙古語紅色崖口之意,因清初會盟於紅山口(今呼和浩特市東北大青山腳下)而得名。

錫林郭勒盟:錫林,是山的意思;郭勒,是河流。錫林郭勒在蒙語中,意即遼闊起伏山地間的河。

阿拉善盟:蒙古語為溫泉的意思,因地處阿拉善草原而得名。阿拉善詞源是匈奴語,與賀蘭山的發音同源。阿拉善草原曾是清王朝的皇家牧馬場,又名御馬圈。

甘肅

宕昌的:讀tàn,不讀dàng。當地人自古讀「tàn」音,起源為宕昌當地羌人在南北朝時期建立的「宕昌國」,意為百姓安居樂業,引為政權穩固之意。

崆峒區的崆峒:讀kōng tóng。

巉口鎮的:讀chán。

四川

郫縣的:讀pí,地名專用字音。

珙縣的:讀gǒng。

犍為的:讀qián,不讀jiān;犍牛的,讀jiān。

邛崍:讀qióng lái。

筠連的:讀jūn,不讀yún。

閬中的:讀làng,地名專用字音。2000多年來,為巴蜀要衝,軍事重鎮,有"閬苑仙境"、"閬中天下稀"之美譽。與雲南麗江、山西平遙、安徽歙縣並稱為中國現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

03、地名生僻字

一些生僻字的發音,確實讓很多專業播音員感到苦惱,為此犯錯的更不少見。讀錯地名,很多時候並非因馬虎粗心,而是因為地名中讀音使用範圍狹小。比如台(tāi)州、六(lù)安、蔚(yù)縣,都是這一類。

吉林

琿春的:應讀hún。

樺甸的:應讀huà。

遼寧

阜新的:應讀fù,易誤讀為「bù」以及「fǔ」。

桓仁的:不讀héng,應讀huán。如齊桓(huán)公。

岫岩的:讀xiù。著名的北方玉都,產岫玉。

天津

薊州區的:讀jì,薊為一種草本植物。

江蘇

盱眙:不能根據字讀半邊的原則來讀,其音不讀yú tái,正確的讀音為xū yí,地名專用字音。不少人都是因為十三香龍蝦,才知道了盱眙。

邗江的:讀hán,地名專用字音。揚州古稱邗溝,邗江現為揚州市的一個區。

邳州的:讀pī,地名專用字音。

氾水:字的音、義皆同「泛」,讀fàn。河南有條汜水,汜讀音為sì,你能發現它們的不同嗎?

睢寧的:讀suī。

栟茶的:讀bēn;栟櫚即為棕樹,栟櫚的栟讀bīng。

滸墅關的:讀xǔ,不讀hǔ。墅:讀shù。

甪直的:讀lù。是一座與蘇州古城同齡,具有2500多年歷史的中國水鄉文化古鎮。甪,這個字很容易誤讀為用(yòng),浙江有個甪堰,也是讀lù。

溧陽的:讀lì,地名專用字音。

湖南

耒陽的:讀lěi,不能讀lái。

郴州的:讀chēn,不讀bīn,地名專用字音。

汨羅的:讀mì。位於湖南東北部的汨羅江,是洞庭湖水系河流之一,戰國時楚國詩人屈原投此江殉節。

芷江的:讀zhǐ。

筻口的:應讀gàng。因境內有新牆河,游港河流經匯合,舊時鄉民多置筻捕魚為生,故名筻口;一說二水相交,地形如筻而得名。

棖沖的:應讀chéng。

湖北

黃陂的:有三個讀音:bēi、pí以及bō。黃陂的陂應讀為:pí。

鄖縣的:讀yún,地名專用字音。

秭歸的:讀zǐ,地名專用字音。

蘄春的:讀qí。

沌口的:讀zhuàn。

猇亭的:讀xiāo,不讀hǔ。猇亭,得名於西漢,虎嘯為"猇",十里為一亭,故稱"猇亭",三國著名戰役"夷陵之戰"即發生於此,這是一場關係蜀國國運的戰爭,也是劉備生前最後的大戰。

當時,孫權襲取荊州,擒殺關羽,吳、蜀兩國由此結仇。劉備為報吳奪荊州及關羽被殺之仇,率大軍攻吳。吳將陸遜為避其鋒芒,堅守不戰,雙方成對峙之勢。蜀軍遠征,補給困難,又不能速戰速決,加上入夏以後天氣炎熱,以致銳氣漸失,士氣低落。

猇亭古戰場楚塞樓

圖@中共宜昌市猇亭區委宣傳部

劉備為舒緩軍士酷熱之苦,命蜀軍在山林中安營紮寨以避暑熱。陸遜看準時機,命士兵每人帶一把茅草,到達蜀軍營壘時邊放火邊猛攻。蜀軍營寨的木柵和周圍的林木為易燃之物,火勢迅速在各營漫延。蜀軍大亂,被吳軍連破四十餘營。陸遜火燒連營的成功,決定了夷陵之戰蜀敗吳勝的結果。

這一仗讓劉備輸得很慘,甚至最後一病不起,丟了性命。作為三國中最經典的一場以弱勝強的戰爭,最終以劉備的失敗而告終。損兵折將了不說,直接讓蜀國失去了大批的人才,為蜀漢後期的人才凋零埋下了伏筆。

浙江

麗水的:不讀lì,讀lí。

台州、天台的:不讀tái,讀tāi。估計不少第一次去台州,肯定會鬱悶,台州的台不是台灣的台嗎?其實,這是浙江人的方言,應該念第一聲。

嵊州的:讀shèng,地名專用字音。

鄞州區的:讀yín,不讀jín,地名專用字音。

樂清的:讀yuè,不讀lè。

諸暨的:讀jì。

福建

長汀的:讀tīnɡ,不讀dīng。

硤門的:讀xiá。

江西

鉛山的:讀yán,不讀qiān,地名專用字音。

婺源的:讀wù。

弋陽的:讀yì。

廣東

東莞的:讀guǎn,不讀wǎn。

番禺的:讀音有兩個:fān以及pān。番禺應讀為:pān yú。

石碁鎮的:讀qí,不讀jī,因為村頭有一處石質的碁盤及石質的碁子,所以取名為「石碁鎮」。

香港尖沙咀的:讀zuǐ。

澳門氹仔的:讀dàng。

畲江鎮的:讀shē,這是廣東客家先民的發源地之一,是一個不算太大的小鎮。不過,這裡的菊花糕和薑糖卻是非常著名的。菊花糕如今已有上百年的歷史,而薑糖也可以說是無人不知。

大埔縣的:讀bù。地處廣東省東北部,有「華僑之鄉、文化之鄉、陶瓷之鄉、名茶之鄉」之譽,被認定為中央蘇區縣。大埔的埔常被誤讀為黃埔的埔(pǔ)。有網友爆料,梅大高速大麻段多處路牌,大埔的拼音也誤寫成了dà pǔ。

霞涌的:讀chōng,不讀yǒng。用後者時的意思是水向上冒,前者多用於地名。來到珠三角地區的朋友,都「涌」字應該不陌生,很多人第一次見到,就將其讀作yǒng,因此還鬧出不少笑話。

涌字在廣東用的最多,由於城市發展,市區被河涌覆蓋,久而久之就成為一個地名專用詞。如廣州荔灣涌、東濠涌、十九涌,東莞麻涌,新會東涌等。

廣州東濠涌

圖@廣州文旅局

廣西

百色的:讀bó,這是現代字典、辭典註明的讀音,現多習慣讀為bǎi。

岜謀的:讀bā。

邕寧的:讀yōng,不讀bā。

海南

儋州的:讀dān,不讀zhān或shàn。

雲南

勐海的:讀měng。

重慶

涪陵的:讀fú,涪陵榨菜讓涪陵出了名。易誤讀為péi以及fù。

綦江的:讀qí,不讀jī。綦江區旅遊資源以自然景觀和人文資源為主,主要有古劍山、丁山湖、白雲觀、古樹化石群、石壕紅軍烈士墓等。

北碚的:讀bèi,不讀péi,地名專用字音。重慶大都市區之一,因有巨石伸入嘉陵江中,曰碚,又因在渝州之北,故名北碚。素有「嘉陵江畔明珠」、「重慶都市花園」的美譽。

中國,地大物博,文學歷史源遠流長,多音字、形體相似比比皆是。誤讀地名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習慣成自然,往往錯了也不知道。

就如以上161個地名,我敢保證,除非是地理博士及專門研究過這一套學問的人,沒有一個人能全部讀對這些地名的字音,及熟悉其中少數民族語言背後的含義。

當然,看完這篇文章,get到知識點,你就已經超越全國大部分人。如果你還知道哪些地名是大家容易讀錯的,歡迎你留言補充。

來源/公號:中國自駕地理

更多自駕資訊與交流,關注搜狐號「中國自駕地理」。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M2rCHXMBd4Bm1__Yd2k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