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保險公司一直是高高在上的樣子。
像個土財主、大財閥,手握鈔票想幹啥幹啥。
但百因必有果,其實他也有被欺負的時候。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包括現在,保險公司都被汽車廠商和4S店們掐得死死的。
怎麼被欺負了?
很多保險公司都有自己的車險業務,而想要把車險賣出去就得依仗4S店,希望4S店在賣車的時候順便推一下自己的車險產品。
市場競爭激烈呀,很多保險公司為了拓展業務,只好硬著頭皮給4S店高返點,導致賣出去的車險其實並沒賺頭。
可4S店並不會因此感恩戴德,當車主的車發生碰撞需要用保險報銷維修費用的時候,4S店絕不會手下留情。
有的店甚至還會聯合車主,一起偽造事故進行騙保。
保險公司其實也知道,但為了能保持合作,只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認宰。
而這還沒完,更慘的是有的汽車安全設計不過關,隨便一撞就接近報廢,保險公司要賠的更多。
所以導致賣車險的公司,既要貼銷售返點,又要承擔4S店死貴死貴的配件維修費用,有的時候還得承擔汽車設計不合格的風險,特別虧……
直到最近兩年,保險公司實在受不了了,才悄悄拾起自己的倚天劍和屠龍刀反抗。
最近想剁手買車的,不妨參考一下保險行業公布的兩個數據,藉此挑一個更安全更划算的好車~
什麼車安全?
以前我們買車看車安不安全,一是聽汽車廠商說自己的車有多少個氣囊、用了多少強化鋼,二是看C-NCAP的安全報告。
但兩者都不是那麼靠譜,一個是王婆賣瓜自賣自誇,
另一個是跟汽車廠商們有著千絲萬縷利益關係的機構,來測的車安全評級在小寶看來像是能打五星就五星。
這可害苦了保險公司,你說你家車安全耐撞,怎麼找我理賠的車都撞這麼嚴重?要賠這麼多錢?
行吧,既然都不靠譜,那我自己買車自己搞碰撞測試,還起了個名字叫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C-IASI)。
結果賊尷尬,好多號稱安全等級五星的車在C-IASI的碰撞測試中都慫成了蝦米。
感興趣的可以去他們官網裡看看,不光有各種碰撞項目的得分,而且還有碰撞測試的視頻欣賞。
其中,小寶最喜歡的一項指標是「耐撞性與維修經濟性指數」。
測試的是汽車在車速較低的情況下,發生碰撞或刮擦事故,判斷它耐不耐撞和好不好修。
如果測試結果比較好的話,說明這個車平時容易遇到的小刮小碰是不用太擔心的。
一是小刮小碰對這個車的損傷比較小,二是它修復起來成本也是比較低的,妥妥的經濟適用男~
所以,如果比較看重汽車安全性,可以到C-IASI的官網裡面挑挑。
由於成立不久,2018年才開始測的,所以目前測的車不是很多,小寶貼個結果給大家掃一眼。
G代表優秀,A代表良好,M代表一般,P代表較差。
安不安全一目了然,結果有點扎心哈……
什麼車用車成本低?
說到用車成本,除了要考慮油耗、保養、保值率之外,還得考慮維修成本。
有的車買的時候便宜,修起來卻貴成狗,
比如2018款的奧迪A4L,十個大燈的錢就能買一輛新車。
苦了我們消費者的同時,更苦了要幫我們報銷汽車維修費用的保險公司。
咋辦呢,怎麼知道修車貴不貴呢?
看保險行業協會聯合汽車維修協會發布的汽車「零整比指數報告」。
啥是零整比指數?
意思就是如果把一輛車的零件全部拆散了賣,看看賣零件價格的總和,能買多少輛新車。
比如零整比是500%,說明如果把一輛車的零件全部散賣,賣回來的錢能買5輛新車。
因此零整比越高的車,修起來就越貴。
目前行業的平均水平是300%出頭,而其中比較高的自然就是豪華品牌,比如奔馳、寶馬、奧迪之類的。
在今年4月發布的零整比報告裡面,隨隨便便就超過了600%,而滿大街在跑的奔馳C更是高達到835%……
30來萬的車很多人都買得起,但誰去修一個試試
(2019年4月報告部分節選)
這只是小寶一眼掃下來看到比較高的哈,更多的大家可以在荔枝保後台回復【車】下載查看。
當然,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汽車廠商一看中保協搞了這麼個報告揭自己老底,也想了個對策。
很雞賊地把一些不常用的配件價格降得很低,來拉低整體的零整比,美化數據。
不得不佩服勞動人民的智慧……
咋辦呢?
中保協也不是吃素的,又在報告裡面加入了「常用配件負擔指數」和「保養指數」,nèng死它。
顧名思義啦,常用配件負擔指數代表的是我們平時修車常用配件的負擔,越高說明平時修車越貴。
比如像行業平均水平是16.16,日系車裡的天籟只有12.69,
而剛剛說到的奔馳C,是35.36……
然後「保養指數」分析的就是汽車平時保養貴不貴,越高說明保養越貴。
正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我們的朋友,雖然平時感覺保險公司跟我們有一點點利益衝突,
但當保險公司跟汽車廠家有利益衝突的時候,保險公司就跟我們在一條戰線上了。
小寶代表廣大消費者感謝「冤大頭們」所做的這些努力,希望以後再接再厲扒更多老底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