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陳志朋只會靠穿衣暴露來賺眼球,那可真是大錯特錯了…

2020-02-27     果醬音樂



最新一期的《天賜的聲音》中,陳志朋以一個新人歌手的身份站在了舞台上,與他同台競演的是師弟蘇有朋的弟子姚琛。


這場面頗有幾分人生的寫實與荒誕感,台上的評委是自己在小虎隊時期的三弟,而台下的對手卻是三弟的一個後輩弟子。



再嚴苛點講,此時的陳志朋可能還沒有姚琛紅,很多人看到這張臉或許能想起小虎隊有這麼個人,但叫不出名字,再熟悉一點的會說他就是長得很像張國榮的那個誰。


他叫陳志朋,是個歌手,曾經很紅,的確很喜歡張國榮。


陳志朋在競演階段精心改編過的這首《大田後生仔》,相比稍後與蘇有朋合作的《謝謝儂》不論是編曲或是演唱,其實都更勝一籌。


雖說蘇有朋本就不是以唱功見長的純粹音樂人,但他與陳志朋是在同一個起跑線跑出來的,既然陳志朋有著並不遜色的實力,為什麼到了今天,卻出現一個在台上一個在台下的巨大落差呢?


甚至陳志朋今日還要被罵作故作奇葩博出位的小丑,真是如此麼?


他在節目中坦誠說道:前一段時間大家應該有看到我的新聞,說我在走秀的時候穿著奇葩的服裝,很多人覺得我在作妖。但是當主辦方要求我穿成這樣的時候,作為一個藝人的我,真得有拒絕的權力嗎?



看到此處,落魄人當有一把辛酸淚,果醬君只想送給大家個人很喜歡的一句詩:「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被動的處境,也是源於自己的一念之差。


今天站在我們面前的陳志朋似乎是個很疲憊的中年人,事業低谷,遭受非議,不得不做許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


但陳志朋其實曾是個富二代,少年順遂無憂,事業的起步階段也非常成功。


出生於1971年的他,父母擁有好幾家美容連鎖店和唱片行,所以他有更多的機會接觸音樂,很早也展露出自己對於音樂的熱愛和天賦。


1988年,17歲的陳志朋參加綜藝《青春大對抗》,從300多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與蘇有朋、吳奇隆組成小虎隊。



經過短暫的訓練期,這支小虎隊就被開麗經紀公司相中,迅速成長為風靡整個亞洲的火爆團體。



現在的演藝圈中的成名人物,少年時也曾為小虎隊瘋狂地追過星,比如張韶涵、王力宏、胡歌、何炅等。


小虎隊鼎盛時有多火?


1989年4月,出道僅1年的小虎隊舉行「馬拉松萬人簽名活動」,吸引了兩萬多人到場。


當時他們的巡演從台北開到高雄,瘋狂的粉絲們騎著單車一路狂追,高聲大喊他們的名字。


絕無僅有的火爆現象讓當時的媒體都為之震驚,並由此杜撰了「追星」這個詞,用以概括這個瘋狂的現象,此後「追星」一詞一直延續到現在。


促成這個日後流行語的誕生,本身就代表著他們已經在華語樂壇流行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被粉絲稱為「小帥虎」的陳志朋,是當時隊伍里的顏值擔當和舞蹈擔當,也因為他性格最隨和,也是隊里的潤滑劑,出現糾紛的時候總由他居中調停。


所有穩固的三人團體關係里,都需要有一個他這樣能夠適度妥協的角色存在。


直到1991年,持續四年的時間裡,小虎隊創造了無數神話,也打破了一項又一項的樂壇紀錄,這一年,陳志朋應徵入伍,小虎隊首次解散。


兩年後陳志朋退伍,重新歸來的小虎隊依舊勢不可擋,直到97年吳奇隆入伍,小虎隊徹底解散。


也是在97年,蘇有朋、陳志朋兩兄弟進入《還珠格格》劇組,直到此時,他們依舊在同一個賽道的同一起跑線,仍在服役的吳奇隆甚至還落後了一個大身位。



蘇有朋憑藉《還珠格格》一飛沖天,順勢出演《情深深雨濛濛》,從此星路如通途。


吳奇隆98年復出時也舉步維艱,但最終憑藉《步步驚心》成功追趕上來,迎娶了女神劉詩詩。


一個曾經爆紅的音樂偶像團體,兩位翻盤者都是憑藉演戲,這本身似乎就帶著命運的那一分嘲弄。


只有陳志朋,依舊遊離於大眾視線之外,似乎再無起色。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長得像張國榮是陳志朋的一大驕傲和資本。



儘管小虎隊曾經紅極一時,論流量敢叫板「四大天王」,但對張國榮,卻是既敬且愛,甚至不敢產生相提並論的妄念。


張國榮先生是一位從任何維度來講都獲得極高成就的國際巨星,又由於早年身故,成為了一段令人唏噓不已的傳奇。


陳志朋喜歡張國榮不假,張國榮值得太多人喜歡了。但你要說陳志朋完全沒想過藉由張國榮博眼球,那也是不夠客觀的。


在演電視劇這條路走不順以後,一條捷徑就擺在陳志朋的面前——模仿張國榮。


這是他得天獨厚的優勢,也是小虎隊另外兩兄弟無法擁有的資源。


一邊是屢遭挫折的演藝事業,另一邊是靠著模仿張國榮就可以繼續在音樂領域縱深發展。他選擇了後者。


03年張國榮去世,04年陳志朋主演了悼念張國榮的音樂劇《永恆的張國榮》,從此拿起了這頂帽子,也再難以找回自己的定位。



從結果來說,你可以說他是選錯了,哪怕他像吳奇隆一樣在影視圈多堅持幾年,今日的情景也許會大不一樣。


他模仿張國榮的一些舞台表演反而引起張先生粉絲的強烈排斥——其實演藝圈裡靠喜歡張國榮增加粉絲好感的也不在少數,只要不做得太過,粉絲也樂意買帳。但他那張臉實在和張國榮太像,出來致敬張國榮,就會讓人產生消費亡者的不適感。


或者說,如果陳志朋真得與張國榮長到形神兼似,那麼這條路也未必不通,他卻明顯少了張國榮的清秀與靈韻,更像是僵化版本,難免令愛哥哥如命的粉絲心生不耐。



因此這條路陳志朋並沒有走通,這幾年境況愈發糟糕,甚至開始靠奇葩造型走秀來掙錢,才有了開頭他自白中所說的無可奈何。



可惱,也可憐,他本不必如此。


陳志朋這次在舞台上還獻唱了張國榮的《我》,大約是想表達:自己想像哥哥一樣,能夠勇敢、自由地做自己。


王力宏被這首歌深深打動,並且分享了自己與哥哥之間的一則往事,鼓勵陳志朋像哥哥一樣,能夠頂住流言蜚語,盡情地做自己,做音樂。


作為故友,蘇有朋給了陳志朋足夠的照顧和提攜,他全程站著聽陳志朋唱歌,就是希望保持一個平等的姿態,在選人階段也把自己珍貴的一票給了陳志朋。



但我還是希望陳志朋能夠專注走出自己的音樂路。哪怕踏踏實實做一個不算太出彩的音樂人陳志朋,也好過整天被冠以消費張國榮的名聲而難以抬頭。


陳志朋的經歷也曾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迷局。模仿、跟隨,會暫時讓你活得輕鬆省力一些,但終會慢慢消磨你的個性,甚至反噬你的人生。


每一個人都應當如張國榮歌中所唱:「我就是我,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EbXKh3ABjYh_GJGVrdy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