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一部電影,關於1位吹哨人和820條人命…

2020-03-13     果醬音樂

今天給大家講一位吹哨人的故事。來自電影《危樓愚夫》。故事發生在俄羅斯。男主角迪馬是一名管道工。窮困潦倒,一家五口蝸居在一起,生活毫無希望。但他很上進,雖然是個底層技術工,但卻有顆當建築師的心。一有空就學習相關知識。

他老婆告訴他,想升職就需要去賄賂領導。

他不削一顧。老婆搖搖頭無奈說:你不是一個孩子了。

迪馬不肯向生活低頭的性格受他老爸伊萬影響。伊萬雖然是個工人,但正直善良,不和身邊那些臭流氓同流合污,一直被排擠在外。門口那把長椅已經被那些壞蛋鄰居弄壞幾百次了,但他每次都會默不作聲的把它修好。

在別人眼裡,他這輩子活的窩囊極了。簡直就是個笑話。

迪馬他媽也是夠倒霉的。攤上這兩個不知變通的「蠢貨」男人。

她無奈地感嘆說:「伊萬花費了他的整個生命,在心裡保持正直,現在我的兒子也在計劃同樣的事情。」

接下來,母親一陣咆哮。她講述了現在家庭面臨的各種健康、財務問題,抱怨社會不公平、丈夫一事無成、兒子太老實。伊萬被激怒了,他大喊道:「人們到處在偷盜,但我沒有。」

母親火氣更大,罵的更凶。飯沒吃完,父子倆都被她氣走了。他們來到門口。父親拿出一根煙,卻怎麼都點不著。

他說自己活了60年,沒有朋友也沒有敵人。每個人都覺得他是個傻瓜。兒子平靜地看著他,認真地說:「你不是傻瓜。」

父親有點被感動。他喘著粗氣,轉過頭看著兒子,沉默片刻。

接著笑了笑打氣說:「振作一點!」

兩人都笑了。雖然天氣很冷,現實很糟。但此刻父子倆的心裡都是暖的。

以上是電影《危樓愚夫》故事的鋪墊部分。導演很老練,只用10分鐘就將主人公生活的家庭小環境和社會大環境交代的清清楚楚:社會黑暗、善惡顛倒、好人沒好報。接下來,迪馬被一個十萬火急的電話喊去給修水管。他跑去一看,驚了!!這哪是水管爆裂,承重牆都已經裂開這麼大口子。

他二話不說,趕緊跑出去。結果樓的外牆也出現了一條大裂縫。

迪馬仰頭往上看去。此刻出現的畫面,讓他徹底慌了……

這是一條從地基到樓頂的貫穿性裂縫。他愣在那,半天一動不動。故事正式開始……

迪馬倒吸一口涼氣,逼自己鎮定下來。他馬上找到兩位同事,問他們這棟樓以前的維修情況。對方告訴迪馬,這棟樓有很多問題。一是年齡老了。二是負責人不好好維修,中飽私囊,而且賄賂檢查人員,讓他們閉嘴。三是他們已經補了很多洞,越補越多。

了解完情況後,迪馬很冷靜地說:「我覺得地基動了,外表有一個開裂,整個建築傾斜了。」

兩人都驚了。迪馬讓他們不要擔心,他明天會去找領導。三人散去後,他站在樓底,猶豫了半天,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他可能在安慰自己:現在只是建築傾斜,也許不會出大事。那一晚,迪馬輾轉反側,難以入眠。他突然爬起來,打開電腦,利用剛學到的建築學知識進行了穩定性計算。他得出了一個結論:這棟樓要在24小時內傾塌。迪馬慌了,馬上穿上衣服,準備去疏散人群。

此時老婆、老媽都勸他不要管閒事。老婆說:你會引起恐慌的。

迪馬想直接去找市長,因為聯繫局長根本不管用,建築大修的錢就是他貪污的。他通過母親的一個熟人了解到現在整個政府部門都在飯店慶祝生日。

父親說,現在他們所有人都喝醉了。母親擔心地補充了一句:也許醉了更好,他們會變得更好打交道。

此時站在最遠處的妻子最後一次提醒迪馬:你確定要去嗎?

迪馬回過頭來看了家人一眼,低聲說:等我吧。

迪馬出發了。他戴著帽子,雙手插口袋,大步走在空無一人的街道上。此時音樂響起,導演給了一個漂亮的長鏡頭。

迪馬以為找到市長就可以解決問題。結果,更黑暗的事情發生了……

迪馬來到飯店。果然,這裡的大人物們正在狂歡著。音樂聲震耳欲聾,大家觥籌交錯,醉生夢死。

迪馬找到女市長,非常冷靜地闡述了現在的危機。他眼神堅定,邏輯清晰。

市長一開始不相信,最終被說服了,讓助理把所有局長叫來開會。

助理說,局長們都已經喝大了。市長說不管怎麼樣,把這些人拖都要拖過來。緊接著,她警告迪馬:當心,維修班班隊長。如果接下來迪馬搞砸了,後果可想而知。

凌晨2點,局長們都到齊了。迪馬幾句話講清楚了事情的經過和嚴重性。其中一位部長反駁說:這需要大約10名專家進行檢測才能下結論。

大家都開始質疑迪馬的不專業。結果他拿出一套專業知識,讓在座的所有部長啞口無言。

此時這些大人物頭疼了。一位這棟樓共有820人。如果要安置所有人,市政府得花一大筆錢。於是房間裡的人開始相互爭吵,推卸責任。

女市長煩了,徹底咆哮起來。

她開始細數在座高管們的惡行。警察局長把警察局變成了黑社會;消防局長已經10年沒救過火,依然拿著每年的預算;建築局長貪污腐敗,兒子嗑藥、為非作歹……這一段太諷刺了。這些官員平時沆瀣一氣。一出事就各種甩鍋。

女市長叫來管財務的。讓她算了算安置820人需要多少錢。結果是2億6千萬。

女市長崩潰了,大罵自己是蠢貨。

這些大人物之間的糾葛我就不介紹了。最終,女市長在資本家的威脅下,選擇拋棄那820個人。讓他們去死。

女市長派殺手,要殺迪馬、消防局長和建築局長。企圖讓他們為即將到來的事故背鍋。但迪馬最終逃出來了,他立刻帶著家人逃離這座城市。可車開到那棟危樓邊上,迪馬停下了車。老婆知道他要幹什麼,上去就是一巴掌。

迪馬堅持讓老婆帶著孩子先走。老婆說:「他們對我們來說什麼都不是。」

迪馬反駁說:「我們活的像動物,死的像動物,因為我們對於對方都無足輕重。」但是他不能像動物一樣冷血。不能眼睜睜看著820人就這樣死去。

天剛亮,迪馬衝到危樓里,一家家敲門,大喊讓他們趕快出來。

居民都出來了。他們在樓下圍著迪馬,讓他把事情說清楚。

迪馬還沒來得及解釋。此時就有人起鬨,一拳把他打倒在地。

緊接著所有人都跑上去對他拳打腳踢。和發瘋一樣。

他們甚至連自己人都打。

慢慢的,人群散去,只留下迪馬一人蜷縮在地上。一動不動。一動不動。

此時音樂響起。故事戛然而止。全劇終。迪馬死沒死不知道。高樓塌沒塌不知道。愚民死沒死不知道。貪官污吏有沒有被處置不知道。什麼都不知道……

這部電影看完,我久久說不出一句話來。這位導演真是太冷酷了。迪馬,一個正直的年輕人。熱愛學習。工作兢兢業業。在家裡被老婆和媽媽嫌棄。在外面被鄰居欺負。為了一棟和他無關的樓,他冒死上報,結果卻成了當局的替罪羊。對於市長來說,如果解決不了問題,就先解決吹哨人。而當迪馬一戶一戶救人時,卻又被這些愚民當成了傻逼。他被毆打,生死未卜。而最終他的犧牲有沒有價值,導演連個結局都沒給……

仔細想想,導演的這種冷酷代表的,其實就是赤裸裸的現實。誰說好人就一定會有好結局?後面的故事雖然沒拍,但我們完全可以預見到:樓塌了,820人被埋。政府出動,救人。十人九死。司法部門向群眾通報:局長負罪自殺。女市長開發布會,通報結果,大讚救援人員。而迪馬呢?就算沒被打死,也難逃黑手。我始終記得電影開頭那溫暖一幕:他父親說自己這輩子太老實,是個傻瓜。迪馬卻反駁說:你不是傻瓜。

兩人對視片刻,然後微微一笑。

這是兩個正直男人在黑暗世界裡的惺惺相惜。危樓將傾,他們不躲避,反而義無反顧沖了進去。他們都是大寫的「人」。沒有紀念碑,也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1N1w4nABjYh_GJGVwKh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