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方到站,丁公路南站

2020-01-03     圈圈網

伴隨著地鐵的到來,偶爾恍然路過丁公路南,才發現,曾經沉澱了幾十年的歲月和時光,曾經深刻在腦海里的那些回憶,卻突然開始模糊了起來。


很多人對丁公路的印象,可能是一鍋新鮮出爐的生煎、可能是去年開業的盈石廣場,也或許會是原汁原味令人垂涎的鍋包肉、醬大骨……


這些都是發生在丁公路北的故事,丁公路南的故事相對來說更為低調,沒有那麼大的名氣,但當你聽到那些娓娓道來的故事後,卻又會恍然大悟地撓撓頭,「原來都在那裡……」



丁公路南,這裡藏了很多故事,也不知道還有多少人還知道……



說是丁公路南站,但其實地鐵站本身並不在丁公路上,而是在洛陽路、廣場南路、丁公路南三個地方的交匯處。



丁公路南站連通了八一大道、廣場南路、洛陽路、丁公路、站前路、井岡山大道等多條南昌有名的老街及大道。



在工作日來這裡走一走,看著塵風僕僕的人們奔波著遠去,站在十字交叉的路口上,看著已經開始發生改變的丁公路南,心裡不禁生出一種感嘆:


不知道等到下次再來的時候,又會有哪一個地方不聲不息地默默消失,從人們的視線里褪去了身影?



從2號口出來便是洛陽路,目前也正在建設規劃里的4號線,前方不遠處就是日後4號線的出口。再往下一直走便可以到天佑路,延伸下去便是洛陽路的上一站火車站西。



2號口出來左拐便來到了丁公路上,原來美程商務酒店門前的一排小店已經全部拆掉……



以前這邊有一家粉店以前經常吃,可惜現在不知道搬去哪裡,也不記得當時小店的名字……



是不是經常打電話給電信10000號或者移動10086諮詢業務或者寬頻問題?他倆家的客戶服務中心都在這裡,客服小姐姐小哥哥們就在這裡辛苦的回答著南昌市民的問題。



旁邊還有郵電的相關部門及老郵電宿舍,以前郵局、電信、移動都是一家,還記得那時候聽父母嘴下老南昌的故事,細想起來都覺得津津有味。



電信10000號客戶服務中心旁邊新開的鄱湖魚館,以前記得這裡是許府牛,當年還挺喜歡吃他們家的火鍋,如今在大眾點評也已經搜不到許府牛的身影了。



對面藜蒿臘肉的位置,以前是南昌非常有名的老字號贛菜館民間食府,後面沒開了就再也吃不到那時的味道了……



這家文子菜館以前經常和朋友經常去吃,這家開了很多年的小餐館,雖然乍一看不是很起眼,但味道深受我們的好評。



路上還看到了傳說中的機構——南昌市餐飲行業協會,感覺很有意思,不知道是不是有很多名廚都在這裡坐鎮?



說到丁公路,一定會說到的就是南柴。雖然老廠區已經不再,但遺留下來的居民住宅樓還能證明它曾經的存在。



分為南苑和北苑兩大塊的居民住宅樓,作為試點舊改社區,煥然一新的北苑在老城區中遺世獨立,閒看花開花落,靜看雲捲雲舒。



老廠區專有的特色,便是現在很多新樓盤羨慕不來的配套。



內置醫院、學校等各種設施,讀書、生病乃至生活中的瑣碎都毋庸擔心。



如果不知道去哪裡修鐘錶,那麼不妨來這裡。固定攤位,相信師傅專業的手藝活,任何難題都不在話下。



錯落有致的紅磚廠房區,甚至還有一棟「獨棟小別墅」,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格外安逸和舒適。



老廠區也不忘垃圾分類,在一眾老小區里挺身而出,作為舊改試點社區更是以身作則,小區內乾淨得不染一絲塵埃。




從地鐵3號口出來,按理來說背後就應該是鐵一中,卻找不到進去的地方。



攝影小哥努力踮起腳尖,也才堪堪看到工地後面的鐵一中。在地鐵站附近轉悠了半天,還以為鐵一中已經搬走了,等到拍攝之後一查才知道,要從側門才能進去。



沿著3號口往右走到廣場南路,沿著操場一直向下,一路都是改造中的工地。



從4號口出,旁邊一排都是五金、電氣、管道之類的器材店,可能也是因為臨近老福山和老長運新大地這塊的關係,周邊有不少賣這類器材的。



沿著往前拐,不遠處便是南昌老人們的的後花園——老福山,白天有下棋、打牌或者閒話家常的,晚上更多則是廣場舞大媽的天下。



邊上江西商務大廈前面有一排餐飲美食門店,晚上的時候門口總會停滿一排又一排的車,是夜晚聚餐的好去處。



以前老福山下面的地下商城,裡面有很多賣著遊戲機、遊戲卡帶的電玩店,記得我的第一台小霸王學習機便是在這裡買的。



1990年建成的南昌老牌酒店——鄱陽湖大酒店,也不知道現在還有沒有在營業。以前很多外地的朋友來南昌都會首選這裡入住,也算是當時火車站、汽車站附近比較好的酒店了。



附近的耀記小吃是一家賣南昌各種傳統小吃的小店,算是很多吃貨心中的寶藏小吃店了。



馬打滾、麻糍、冰糖發糕、粽子等等一些平常想吃不知道去哪裡買的小吃,在這裡都能找到。



老城區算得上比較豪華的嘉萊特兩大酒店——嘉萊特經典國際酒店嘉萊特和平國際酒店,也是南昌人辦宴席常去的地方,這麼多年了,依然是南昌人口中檔次還算不錯的幾大酒店之一。



2號線丁公路南站的故事,遠遠不止這些。



有很多因為篇幅問題暫時擱淺的,還有一些因為角度不符合沒法呈現的,雖然非常可惜,但也只能狠下心來。



也許未來有機會,能夠把這些未完待續的故事續寫。


這些都是丁公路南站上的故事,

而下一站,不知道又會是誰的故事呢?




人類是渺小的,既定的地勢地形條件,必然的城市化進程,道路、地鐵、橋樑相互交錯,我們面對失去的回憶無能為力,面對即將到來的技術革新彷徨失措。


但我們依然生活在這個城市裡,依然日復一日的擠著地鐵,提著每天常去的店裡買好的早餐,一手緊緊抓著包靠在地鐵的某個角落,低著頭刷著另一隻手上的手機。



而走出地鐵門的瞬間,隨之而來的街道畫面,撲鼻而至的新鮮空氣,哪怕只是再熟悉不過的畫面,卻也依然令你耳目一新,感受到親切。


這不僅是地鐵的魅力,也是城市、街道、巷子的魅力,也是我執迷於此的本質。


再見了,丁公路南站。

漫天風沙里,那些曾經熟悉的街道,陌生的角落,也許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相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CFHTbm8BMH2_cNUgbxz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