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王上位,打出了年度王炸劇

2023-11-25     她刊

原標題:女王上位,打出了年度王炸劇

觀眾苦內娛職場劇久矣。

表面披著職場皮,實則全片都是戀愛日常的甜寵劇,一抓一大把。

更不要說劇情之懸浮拖沓、漏洞百出。

拍一行,毀一行,幾乎成為共識。

直到最近點開優酷的《新聞女王》,作為「優酷港劇十周年」推出的重磅新劇,這味終於對了。

圖源:新浪微博

明明有著神仙配置,時隔七年回歸的佘詩曼X港劇熟臉馬國明

偏偏男女主之間根本沒有感情線,全員工作狂魔。

事業腦看這劇,不要太爽。

圖源:《新聞女王》

尤其佘詩曼飾演的文慧心,直接預定年度狠人寶座——

她對有二心的下屬,毫不留情:

人類一思考,上帝就發笑,麻煩你下次別思考。」

圖源:《新聞女王》

對使絆子的對手,降維打擊;

「讓我再教你一次,什麼叫直播」。

圖源:《新聞女王》

文姐甚至不屑於笑裡藏刀,用實力打臉所有質疑者。

姐好拽,我好愛。

真大女主現身,建議內娛這次好好學學。

佘詩曼

給到內娛一點女王震撼

《新聞女王》,AKA職場版《宮心計》

故事聚焦在香港最大的傳媒機構「SNK-NEWS」,最受關注的直播節目《六點半新聞報道》的主播爭奪戰上。

台里,最火的新聞主播是文慧心(佘詩曼飾),人們心中名副其實的女王。

她能用三言兩語,揭露真相,影響公司股價。

圖源:《新聞女王》

也能排兵布陣,謀劃出大局,不動聲色達到自己的目的。

圖源:《新聞女王》

但一手打下的江山,正在搖搖欲墜。

表面上看是二方之爭。

文慧心曾經提攜的梁景仁(馬國明飾)虎視眈眈,帶領「George黨」想要上位。

圖源:《新聞女王》

梁景仁小動作不斷。

搶獨家、搶頭條還不夠,更有明槍暗箭、髒水謠言的低劣手段。

直播時不顧大局,設圈套讓文姐出局。

圖源:《新聞女王》

背地裡和電視部總監飛爺(鄧智堅 飾)私交甚密,排擠「文家軍」。

甚至,私下與文姐的心腹徐曉薇(何依婷 飾),朋比為奸,玩得一手好背刺。

然而當觀眾被「文家軍」和「George黨」劍拔弩張的鬥爭吸引時,才發現原來都是上層制衡的棋子。

而再一看,挑撥離間的飛爺,又只是資方的一個嘍囉。

圖源:《新聞女王》

大魚吃小魚,在龐大的商業齒輪中,每一個人都是被碾壓的螻蟻。

劇情層層反轉,觀眾被耍得一愣一愣,自忖在劇里「活不過」半集,紛紛感嘆:

「八百個心眼子已經配不上這個劇了。」

不過,劇集在抓馬之餘,竟然也是在認真拍職業,不乏對新聞現場的刻畫。

第一案,突發巴士側翻事故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圖源:《新聞女王》

巴士車禍,符合「重要性」「附近性」「時效性」等新聞價值。

每個從業者都想掌握一手資料,優先報道真相。

於是,劇中能看見——

一個龐大的電視台應對突發事件,第一時間下判斷,掌握報道方向。

一線記者則要與時間奔跑,在堵車之時扛著沉重的器械奔赴現場,在最緊湊的時間裡,拿到最完整的信息。

圖源:《新聞女王》

一個成熟的新聞人,更要在娛樂性和社會性之間抉擇,方方面面有所涉獵,敏銳地補完證據鏈條,行使媒體的監察職能。

而往往真相易被忽略與掩蓋,需要洞察的雙眼,和堅定的初心......

劇中的辦公室政治並非懸空出現,與新聞職業的刻畫相輔相成。最終,誰能坐在第一把交椅上,有手腕計謀的作用,還是要看實力。

而文姐腹背受敵、內憂外患,也並未輕易敗落。

臨時被cue分享過往案例?

她如數家珍,娓娓道來,仿佛腦內裝了一個新聞檔案館。

惡意被關閉遮擋提詞器?

圖源:《新聞女王》

她臨場發揮,脫稿講述,依舊博得滿堂彩。

突然被上層踢出局?

她憑藉實力打造十年里最爆的新聞數據,理直氣壯地說出「我也想知道誰能坐我這個位置」。

圖源:《新聞女王》

容不得一絲差錯的新聞直播間裡,車禍、火災、精神疾病議題輪番上演。平均兩集一個新事件,六集演完了內娛六十集的故事。一看一個不敢倍速。

文姐女王屬性爆發,大殺四方,讓觀眾追平後只想大喊:

「謝謝你文慧心,拯救了大家的乳腺!」

無情職場,全員惡人

港劇依舊穩定發揮。

令她姐更為欣喜的是,女性角色同樣不落俗套。

內娛還在搞小白兔、菟絲花,複製粘貼「劉三好」人設。

《新聞女王》已經遍地惡女了。

圖源:《新聞女王》

第一女主文慧心,就並不純善,有點亦正亦邪的意思。

御下,一個巴掌一個甜棗,每句話都是洗腦。

向上,長袖善舞攀關係,喊著資方「干姐姐」諂媚表衷心。

圖源:《新聞女王》

狂妄起來,目中無人,讓所有人和她一起承擔風險。

如果出現在現實中,必然令人又敬又怕,避之不及。

甚至,她的一些觀念也值得商榷。

譬如對於「新聞」的追求,是要不擇手段達成極致效果,哪怕真相被損耗。

圖源:《新聞女王》

但這樣一個非典型女主,卻令人覺得鮮活。

她的強大是出於自身的智識積累,而不是男性的青睞幫扶;

她能上位是動用了鐵血手腕、適當妥協,而不是僅憑單純善良。

圖源:《新聞女王》

港劇,絕不搞童話那一套。

其他女性形象也並不單薄。如果觀眾先代入刻板印象去看,那後面大機率會大吃一驚。

譬如,梁景仁手下的許詩晴(高海寧飾)以美色上位。

表面上看,她熱衷新聞娛樂化報道,被虛假的情色紅利綁架。不過實際上,並非漂亮無腦的花瓶。

相反,是情緒穩定又拎得清,「海後」的自覺領先內娛100年:

「誰吃誰還說不定」。

圖源:《新聞女王》

譬如,文姐心腹,被拿捏住的徐曉薇(何依婷飾),看上去是乖乖女、小傀儡。

圖源:《新聞女王》

但其實在兩邊遊走,雙面臥底。

她對黃金時段女主播的位置覬覦已久,不願做鬥爭之中的耗材,一心向著權力頂峰攀爬。

圖源:《新聞女王》

而在看似兩方割據的SNK,實際是三足鼎立。

中立派雖不發聲,但總是沖在一線的張家妍(李施嬅 飾)同樣能力超群,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只是在鬥爭環境下,她對新聞真相的追求難以實現。最終被上層決策支配,被迫捲入這場紛爭。

圖源:《新聞女王》

劇中,她們不是妻子、女友、女兒,沒有以任何社會身份的視角介紹。「事業誠可貴,愛情價更高」的敘事更是不可能存在。

幾個女人都湊不出半個戀愛腦。

圖源:《新聞女王》

以至於大量觀眾熱議——

內娛還在裹小腦,拿「嫁不出去」攻擊女性;

港劇已經進化到用「干不下去找個男人嫁了吧」來罵人。

這被稱作「更高級的罵人方式」。

圖源:網絡

她姐並不覺得這種說法更勝一籌,因為依舊掉入了以婚嫁作為女性評價標準的陷阱——我們期待著對職場女性的形容,不再扯上無關要素的那一天。

但也理解,大家實在是受夠了,那些在女性打拚時勸她「回家相夫教子」的人為阻力。

於是,在波詭雲譎的SNK鬥爭中,看到個性不同、選擇不同,對「何為新聞」的詮釋也不同,各有生存法門的女性時,能理解她們的,或身不由己,或盡力迎合,或獨善其身,或用盡手段。

圖源:《新聞女王》

一眼看上去全員惡人,還是讓人恨不起來。

因為這背後仍清晰可見——

職業女性被性化、高位女性被妖魔化的現狀,以及在女性眾多的行業,她們卻只能盯著一個位置競爭的現實處境。

聽見女性聲音

《新聞女王》的故事,發生於媒體商業化的香港。

而追劇意猶未盡之際,我們也不由得好奇,那些在身邊的,真實的女性新聞工作者在面臨些什麼。

她們如何度過忙碌的一天,又是如何將新聞送到人們面前?在她們職業歷程中,又發生過哪些驚喜與何種危機?

懷揣著許多的好奇與疑問,她姐展開了一場對談。

這次,有幸和幾位媒體從業者,以及文慧心的扮演者佘詩曼聊了聊,見到戲裡戲外的那些「新聞女王」們。

作為娛記的楊蓓蓓,從進入媒體再到自媒體創業,已經有了11年,

她講述了自己身為年輕女性,被輕視專業能力的經歷,分享在職業坐標上,對娛樂生態浪潮變化的見證。

回顧來路,她感受到的不是角力爭鬥,而是慶幸遇到了那麼多女性領導——不刻意打壓、不偏愛縱容、也不吝栽培,給予了她不斷前行的最初動力。

同樣入行11年的武寶貴,曾深耕在傳統媒體行業。

她做過記者、編輯、評論員、主持人......一個人就是一條生產線。在這樣一個沒有節假日的行業,24小時待機待命,懷孕七八個月時大著肚子出去跑新聞,直到離開行業才第一次體會到完整假期。

不易難以道盡,而新聞精神無法捨棄,她說「只要你有追逐的勇氣和追問的能力,那麼你在哪裡,新聞現場就在哪裡」。

還有,深入傳媒,內容兼顧To B與To C的淺度,她認為女性友好的世界仍未達成,那麼就從自己帶領的團隊做起,打造最小單元的理想國。

新聞行業是一個宏大的概念,內部有人用攝影機記錄真相,有人以筆為刀評論時事,有人在台前控局,有人在一線親歷。

無數分工構成了龐大的信息流,塑造了我們看待世界的方式。

新聞從來不只關於新聞。而在劇中我們也能看到,藉由播報——

可以驅散輿論對個人的暴力解讀,引導為對事件本質的討論。

可以從歧視與恐慌中穿過,正視精神疾病患者的處境。

可以澄清黃謠、順勢聚焦家暴問題,看到女性的社會性失聲。

圖源:《新聞女王》

劇集從光明的理想,到灰色的博弈,演繹的不止人性,還有關於新聞精神的真正的表達。

就像在拍完這部戲之後,佘詩曼也開始發現新聞如此不簡單,逐漸認真觀看每一場播報。

回到現實,我想到讓張桂梅校長的事跡,得以穿過眾多屏障被人知曉的新聞從業者。

那位記者叫林紅梅。

她看到張桂梅褲子上長久磨出來的破洞,聽到那歷經風霜的堅守與執著,於是記錄者隱身在震撼人心的文字背後,一篇稿子誕生傳閱千家萬戶。

張桂梅的付出被更多人看到,她的念頭得以落地生根發芽。

在越加繁雜的世界,我們越是需要這種新聞的目光,新聞的打撈。

絕非一人之力能達成。

很多從業者未能改變如此多人的命運,但如武寶貴所說:

在這個整個新聞行業,這個森林生態里,大家也許做著微小的工作,但是共同構成了這個生態系統。

圖源:《新聞女王》

現實生活更加複雜立體。

那些台前幕後,追尋真相,堅守本心,向世界發出自己的聲音的女性新聞人,都本是缺一不可的新聞女王。

監製 - 她姐

作者 - even

微博 - @她刊iiiher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f9d2ec2860656b6bdb2740abc7ec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