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業年輕人擠滿青旅:備考、求職,60%是女性

2023-11-05     她刊

原標題:待業年輕人擠滿青旅:備考、求職,60%是女性

文章已獲「一條」(ID:yitiaotv)授權

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隨著年輕人進入「慢就業」,

考研、考公風潮持續上漲,

一大波對收入和未來感到不確定的人,

拋棄「押一付三」的長租房,

而選擇按日結算的青年旅舍,

一張兩平米的床位,

就是他們全部的居住空間。

一條聯繫了4位長住青旅的年輕人,

他們中最短的住過1個多月,最長的則是6年,

有人在這裡自學編程,

有人曾被告知「青旅謝絕接待35歲以上人群」,

更多人是每天在青旅大廳瘋狂投遞簡歷,

一家店長告訴我們「60%以上的住客都是女性」,

青旅也從代表遠方與理想的「烏托邦」,

變成了容納疲憊與落魄的「避風港」。

編輯:韓嘉琪

責編:劉亞萌

過了35歲,青旅也不會接待你了

小婁

小婁,男,89年,住青旅6個月

今年6月,我在網上發布的「北京青旅拒接35歲以上人群」的帖子意外上了熱搜。

當時我已經辭職了小半年,在北京的一家培訓機構學習編程。我打電話跟這家青旅訂房,前台詢問了我的年齡,並跟我強調,35歲以上謝絕入住。

小婁在重慶、雲南住過的青旅

我是89年的,其實不滿35歲,但這句年齡限制讓我特別不舒服,我追問原因,老闆說「年齡大的人睡上下床容易出事」。

35歲,人的體能正值巔峰,睡上鋪怎麼就危險了?我把這個遭遇發到了網上,很快就獲得海量的討論。

年初,我從工作了近10年的公司裸辭,在此之後,有大半年的時間都住在青旅里。青旅價格低廉,適合像我這樣無業漂泊的人。

小婁在大理旅行時拍攝的照片

在辭職的頭兩個月里,我一直都在窮游,在幾乎沒有積蓄的情況下,我先後去了6個省份,十幾座城市。在青旅里,我遇到了很多有意思的人,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個來自內蒙古赤峰的大哥騎共享單車騎到了西藏。

玩了兩個月後,我給自己報名了一家北京的編程課,學習前端開發。我的預算有限,在平台上比價之後,我選擇了一家離地鐵口比較近的青旅,十人間,一晚上60多塊。而附近最便宜的酒店一晚上也要200多塊,連鎖酒店的價格更是高達500元一晚。

這家青旅的條件很差,有點像是小區里的群居房。四室一廳的格局,只住男生,總共只有一間廁所。

小婁在北京住的青旅,礦泉水需要弔掛在牆上

我能感覺這家青旅的住客魚龍混雜,有打零工的,有找工作的,也有來玩的學生。有人會在打遊戲的時候外放音,有人會囤積多天不洗的襪子,臭氣熏天。

房間內空間狹小,礦泉水只能吊在天花板上;沒有保險柜,我只能把貴重物品藏在行李箱裡,我有一個1萬多的無人機,所以每天出門都提心弔膽;客廳里,沒有人聊天,只有人沉默地抽煙。

對於我這樣零基礎的人來說,編程實在太難了,學了不到一個月,我就退學了,之後我又前往上海求職。從上海火車站出站以後,我拖著行李箱現場尋找住宿,走了不到一公里,我看到一個青旅的牌子。

小婁在上海求職時期住的青旅,屋內常有人抽煙

這家青旅位於街邊的寫字樓里,環境比北京的青旅稍好,床也更加舒適,8人間,每天60塊錢。

每天,我都會坐在青旅的大廳里投遞簡歷,在4個招聘軟體上來回切換。由於投的太多,有時候平台會提示我,今日投遞的簡曆數量已經達到上限,建議明日再來。然而,回復者寥寥。

年齡是我求職最大的門檻。有一次,我坐車兩個多小時去一家金融公司面試,結果對方發來消息說,我的年齡有點大,不太適合這個崗位。我回了他一句「剛畢業的時候你們嫌棄應屆業生沒有經驗,我們工作了10年,又說我們年齡大,你們這種公司到底想招什麼人?」,然後對方就不再理我了。

小婁曾坐車兩個多小時到特斯拉工廠門前尋找工作

住青旅的大半年,我對居住環境的要求也下降了,房間裡只要有扇窗戶就好。一開始,我會覺得有的人素質不行,不講衛生,但後來慢慢就麻木了,苛求環境只會讓自己更加痛苦。

青旅的生活有很多不確定性,節假日漲價、被迫換床位時常發生。在上海住青旅的途中,我的整個房間被附近的一家酒店包下,作為他們的員工宿舍,我就得按要求打包好自己的東西,轉移房間。

此外,青旅洗衣服都是要收費的,一次5到10元,所以這大半年,我沒用過洗衣機,衣服都是自己手洗的。

青旅帶給我的感受,與地域有很大關係。裸辭後的兩個月里,我在旅遊城市裡住的青旅氛圍很活躍,我能跟陌生人從晚上一直聊到天亮。但在北京、上海的青旅,大家普遍很冷漠也很疲倦,彼此並不交流,幾乎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手機里,刷短視頻、打遊戲。不過,我沒感覺到太大的孤獨,我單身10年了,早已習慣了一個人的生活。

小婁偶爾會去圖書館投遞簡歷、找工作

其實,每個人都希望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獨立的房間,沒有噪音,沒人打擾。2019年,我曾在鄭州郊區買了一套期房,但是房子後來「爛尾」了,經常停工,交房時間遙遙無期。而我每個月還要還4000元的房貸。去年,因為經濟狀況吃緊,我申請暫停還貸一年。

過去幾個月里,我的生活都是靠借貸度過的。我有幾張信用卡,來回倒,手機的備忘錄里寫著我的各項還款提醒。我每個月的生活費大約在3000元左右,只吃最便宜的快餐店,店里吃飯的基本都是外賣騎手、建築工人。

經過兩個多月的求職後,國慶前,我終於找到了工作,是寧波的一家電商公司,我也告別了在青旅里流浪的日子。

比起住酒店,青旅更適合學習

橙子在上海住的青旅

橙子,女,97年,住青旅1個多月

學生時代,我最怕在青旅遇到長住的人,想不到現在自己竟成了青旅的「釘子戶」。

我研究生是在日本讀的,專業是平面設計。經過認真的權衡,我決定畢業後回國,但當時已是3月份,我已經錯過了兩輪校招,雖然手裡還攥著一個應屆生的身份,但能找的只有一些小公司,一直沒有心儀的offer。

今年9月初,一家位於上海的知名公司聯繫到我,希望能有一個簡單的面試,所以我就預定了上海靜安寺附近的一家青旅,一開始只訂了幾天,因為覺得拿到offer後就可以租房了。但沒想到,我遭遇了求職陷阱。

面試後,部門主管通知我開銀行卡、做入職體檢,但卻找了各種理由,不給我發正式offer。

青旅的公共空間,人們會在這裡聊天

就在入職前三天,主管突然給我發來一條消息,說集團不讓招應屆生,如果你想來的話,我們只能跟你簽署個人付費合同。個人付費合同的意思是讓我做日結,干一次活給一次錢。

問過身邊工作的朋友之後,我才知道這個情況是不正常的,我的心也一下涼了半截。因此,我不得已延長了在青旅的時間。

一開始,我訂的是全女生的4人間,屬於這家青旅里比較好的房間,均價在90塊錢左右,每個房間裡都有一個洗手間,所以上廁所無需排隊。但臨近國慶的時候,價格突然漲到了120塊錢每天。為了省錢,我只好搬去了6人間,但還是要100元左右。算上每天點外賣的錢,我一個月的生活費也得在五六千。

不同的訂票軟體價格差異很大,最高可以差40塊錢。每次,我都會延訂一周,這也是我給自己設定的找工作的小周期。

青旅里的貓咪

和強調社交氛圍的青旅不同,

膠囊酒店更加注重個人隱私和邊界

這次住青旅的體驗和我想像中的還是挺不一樣的。以前我在日本住青旅,經常有人主動跟我聊天,和我在社交媒體上互關,雖然我日語沒有那麼好,但還是會交到朋友。

但來上海以後,我發現大家的邊界感都很強,幾乎是把青旅住成了膠囊房。住了一個多月了,我只交到了一個朋友。

我是一個對衛生環境要求比較高的人,以前,我是那種不會和別人共用一台洗衣機的人。現如今,我只能在洗衣服前,打開洗衣機的「桶自潔」功能清洗一遍;用馬桶前,我會用濕巾擦拭一遍馬桶圈,儘管心裡還是有點不舒服,但也只好妥協,因為這家青旅的衛生條件,已經算是國內青旅里非常好的了。

橙子在日本住過的青旅

還有一個問題是,青旅沒有地方儲存貴重物品。我的床下只有一個很小的帶鎖的柜子,有點像鞋櫃,沒辦法把行李箱和書包整個塞進去,所以剛來上海的前10天,我每天都背著一個很重的書包走來走去,裡面裝著我值錢的家當。

有人說,青旅里的每一張床都有它自己的生物鐘,大家入睡、起床、起夜的時間都不一樣。但我對這一點反而沒有太大意見,我是一個心比較大的人,既然只花這麼點錢住青旅,我也不奢求一個完全安靜的環境。

其實,我也考慮過多花點錢去住酒店,但想了想,酒店反而更容易讓人抑鬱。

在青旅,每天身邊都有不同的小夥伴,空間也是分隔的,睡覺、吃飯、學習都在不同的區域;如果到了酒店,每天只能一個人呆著,工作睡覺都發生在同一個空間裡,反而更容易躺平。所以,我還是決定留在青旅,直到我找到工作為止。

40歲的單身i人,在青旅里找到活力

石頭在西藏自駕

石頭,男,80後,自由設計師,住青旅4年

2019年,我辭去了工作,成為了一名數字遊民。過去4年里,我住的青旅不下20家,住過嘈雜的十幾人間,也住過相對舒適的4人間,但總體上我都挺滿意。

想起我剛開始工作那會兒,也就是05、06年,國內大部分的青旅還是大學宿舍的樣子,高低床,男女混住,十幾個人共用一個廁所。對比下來,如今的青旅真是好太多了,洗手間會幹濕分離,甚至有很大的晾曬台,還有撞球、酒吧、桌遊活動,有的晚上還有樂隊表演。

我是一個i人(內向型人格),不太會主動社交。但看到青旅里那些充滿活力的年輕人,我的心態好像也變年輕了。今年上半年,我在上海的一家青旅呆了快一個月,那家青旅的公共空間很大,社群氛圍很好,每天晚上都有電影放映。

上海青旅的酒吧

石頭在西安住的青旅,每個人都有一格保險柜

有人覺得青旅不夠私密,空間太小,也許是我流浪習慣了,我總覺得什麼樣的環境我都能住。

今年5月,我自駕經過西藏的一個無人區,當時住的驛站是個部隊駐紮地,房子是工棚改造的,房間裡的門不能上鎖,也沒有洗手間,被子很髒,我都沒敢脫衣服,蓋著被子湊合了一夜。

這些經歷讓我對居住環境不再那麼挑剔,又或許是因為我知道我不可能在一個地方久住,所以我更在乎的是這個地方是否方便,能不能說走就走。

在青旅窗邊拍攝的街道

我已經40了,沒結婚,也沒生子。以前我懷疑過自己是不是有點另類,直到我走出去,在青旅里遇到各種各樣的人,我才發現,像我這樣到處遊蕩的,真的不少。

今年8月,我去成都幫我姐帶了一個月的孩子,每天接送孩子上學放學,帶孩子的生活很辛苦,這次體驗也再次堅定了我的生活選擇。

在我看來,住青旅是一種生活態度,讓我心境上更開放、更包容。青旅就像一個小小的社會,能夠看到人間百態,有旅行的,有求職的,有自律上進的,也有混吃等死的,但每個人都能在青旅里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

住客里,求職備考和旅行的人大約1:1

一條曾經報道的住青旅的女孩月亮

小黃,青旅店長

我從事青旅行業兩年時間,因為是店長,平時需要在前台服務客人的需求。

今年起,我明顯感覺到青旅的長住客人多了起來,也許是就業環境更難了,大家在青旅過渡中轉的時間也拉長了。在非節假日,求職備考和旅行的客人比例差不多能達到1:1。其中,有60%以上的客人都是女性。

我所在的青旅位於上海的陸家嘴金融圈,附近有上千家金融公司,是一個很適合上班的地方。

我們這裡住的最久的一位客人已經呆了快6年了,從20多歲的年紀住到了30歲。他笑稱,自己的半個青春都是在青旅里度過的。

青旅的露台

這位客人是一位自由職業者,平時會接各種各樣的零工,疫情期間還做過直播。他說比起租房,自己更喜歡青旅的氛圍,包容、開放,日常能認識形形色色,甚至是臥虎藏龍的人。大廳里,他有一個固定的座位,他經常會坐在那裡打電話、聊工作。

長住客的行李通常很多,但房間內,每個人的柜子能放下兩件20寸的行李,這個空間肯定是不夠的。我們有專門的倉庫,可以寄存大件行李,這位住了6年的客人就有6個30寸的箱子。

我們的大廳可以使用電煮鍋、空氣炸鍋等小家電,長住客會在這裡做一些簡單的飯,可以煮火鍋,也能煎牛排。

青旅的公共空間

大廳的公共空間是24小時不關燈的,有時候凌晨三四點還有人在工作,遇到半夜還在學習的人,我都會上前去,勸他們回去睡覺休息。

考研季結束後,我們的書架上總會多出十幾本工具書和資料書,都是備考的學生留下的。

青旅的氛圍也發生了微妙的變化,以前,我們說起青旅,想到的是旅行、背包客,是理想主義的年輕人聚在一起談天說地,但現在,越來越多的客人來到青旅求職、考編、考研,又或是出於經濟原因節省房租,現實的壓力改變了他們的心態,大家普遍更加社恐和封閉了。

網絡圖片

我們安排客人的時候,也會有意地把長住客分散在不同的房間,讓大家有機會認識新人。

我們還會定期組織一些活動,把住客們連結在一起。今年我們舉辦了4次「騎行3.18川藏線」活動,想給大家一個認識彼此的機會,打開自己的邊界,擁抱更大的世界。

每天一條短視頻,每天講述一個動人的故事,

每天精選人間美物,每天來和我一起過美好的生活。

一條 (ID:yitiaotv)

監製 - 她姐

轉載 - 一條

微博 - @她刊iiiher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bfc6ed26794ca37cdec35d37e6cef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