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機場起降有多難?為何戰後大型軍用飛機都極力發展

2022-08-10     小解說娛樂

原標題:簡易機場起降有多難?為何戰後大型軍用飛機都極力發展

目前衡量一架大型運輸機的優劣,一個重要的指標就是是否具備簡易機場起降的能力。這個指標在二戰中得到認可,戰後逐步發展成型,成為飛機設計師必須攻克的難題。那麼簡易機場起降有多重要,它又有多難呢?

簡易機場降落

野戰機場起飛增加作戰能力

二戰後期,盟軍的B-29洲際轟炸機無論是飛行能力還是轟炸能力都讓人滿意,但是這種大型飛機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對機場很挑剔,在戰區能夠滿足它們起降要求的機場不多。雖然盟軍整體上的優勢讓這方面的需求不那麼緊迫,但是作為軍事指揮官必須要考慮到這方面的問題。

二戰時期作戰飛機基本都是以傳統的活塞式發動機為主,大部分飛機的體型和重量都沒那麼大,許多機型甚至只需要一塊乾燥平整的草地就能起飛,所謂的野戰簡易機場有時候只不過是臨時徵用的一塊平地,簡單劃分一下起降區域、停放區域等就可以投入使用,這一點上缺乏基礎設計建設的蘇軍經常這麼干。

二戰停靠戰鬥機的簡易機場

一般修建完善的機場設施並非一朝一夕,而且隨著戰線的推進,機場與前線的距離也在不斷的變化。這個時候野戰機場的作用就很重要了,它能夠貼近戰線,一方面可供作戰飛機及時投入作戰,另一方面可供運輸機直接將物資運抵離前線最近的地方,或者撤離人員物資等。

換言之野戰簡易機場增加了部隊作戰的靈活性,有時候一次及時有效的攻擊甚至能夠扭轉戰局。

停放在簡易機場上的盟軍戰鬥機

野戰簡易機場起降的困難

既然是簡易機場,那麼各種基礎設施自然就和正規機場比起來差遠了,主要表現在起降跑道不如正式機場,有時候因為地形限制跑道長度也很有限;另一個是起降環境惡劣,簡易機場就像是工地一樣,大部分都是煙塵滿天飛,對發動機的要求很高,有一些修建在極端條件下的機場甚至隨時面臨風雪等自然因素。

對大型飛機而言,在簡易機場起降首先就是糟糕的跑道路面問題,飛機本身重達幾十上百噸,停靠和起降時全靠起落架支撐,如果去參觀過飛機博物館的朋友就會發現,一些空地上的飛機停放時間久了,輪子都陷入地里了。野戰機場雖然還不至於經常出現這樣的問題,但是確實是一個隱患,尤其是飛機在降落的時候,對地面有巨大的衝擊力,如何減小這股力成功降落,是設計師需要考慮的重點。

簡易機場起飛

不平整的跑道還有另外的問題,那就是增加摩擦力,飛機在同等負載下起飛,發動機需要輸出更大的力去推動飛機,過短的跑道也同樣存在這個問題,另外還有降落時剎車系統的需要,如何在短距離內把飛機停靠平穩是一個頗有技術含量的問題。

除了關於跑道的困難,滿是沙塵的起降環境還對飛機發動機造成很大的壓力,如何保證發動機在吸入大量沙塵的時候能夠正常運轉,又不至於造成太大的磨損,對發動機的材料、結構都是一種考驗,同時設計師也需要平衡在保證推力的同時避免把發動機放在很容易吸入沙塵的位置。

簡易機場

除了硬體設備,要操控這麼大一架飛機,飛控技術同樣重要,能夠在遇到橫風這一類情況時輔助飛行員控制飛機,而飛行員駕駛著造價上億的機械巨獸,需要的技能、經驗同樣重要。

簡易機場的建設

隨著飛機發展,野戰簡易機場也在發展,已經不單純是早先那種土質路面了,為了承受更大的壓力,除了動用機械反覆壓實路基,還使用各種材料加強,一般有多種速乾材料,和蜂窩形的加強鋼等等,能夠有效地提高跑道抗壓性能。

C-17野戰機場起飛

有些地段實在是不適合大型運輸機降落的,飛機卸載貨物還可以用臨場空投的方式,飛機著陸後並不停車,而是打開艙門將貨物從尾艙放出,完成後飛機再復飛升空。這樣的方式也算是簡易機場投放貨物能力吧,增加了任務的多樣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911658e9b22eab9f6af3dedeef6171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