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髮型真是「陰陽頭」嗎?別被電視劇騙了,其實比現實中還丑

2022-03-10     千彥水

原標題:清朝的髮型真是「陰陽頭」嗎?別被電視劇騙了,其實比現實中還丑

在各類清宮電視劇中,人們時常能看到滿人女子特有的髮型——旗頭,這種珠翠金鈿裝飾其間的髮型既特別又好看,成了清宮劇中一道獨特的風景。然而畫面轉到男子那頭,光禿禿的陰陽頭總會讓人發出感嘆:滿清男子的髮型也太獨特了。

然而,清朝男性的髮型真的就是清宮劇中那樣的嗎?事實證明,只有更丑,沒有最丑,清宮劇中阿哥們頂著的陰陽頭,還是電視劇美化後的結果。

1644年清兵入關,當即頒布了「剃髮令」,規定無論官還是民,十日之內要剃頭,不從者斬。從前的古人信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無論男女都要蓄髮,文人們峨冠博帶的造型也顯得格外風流倜儻。這道命令一下漢族人有多難以接受,可想而知。

然而為了讓漢人對自己臣服,滿族統治者的口號是: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許多不願剃髮的漢人就這樣失去了性命,而剩下的只能安安分分地剃頭。當時滿清剃的頭可不是陰陽頭,而是一種名為「金錢鼠尾辮」的髮型,即將四周的頭髮全數剃去,只留頭頂中央大小如金錢的一點點頭髮,然後將其編成髮辮,粗細必須要能穿過銅錢中的孔才算合格。

這樣的髮型和光頭也沒有太大的區別了,在現代人眼裡甚至可以說丑得有些不堪入目。顧炎武就曾在詩中憤怒不已:「華人髡為夷,苟活不如死!」當時也確實有很多人在違抗命令的過程中被殺,但更多的人選擇了接受。就這樣,清前期的男性髮型都變成了這樣細小的一根「鼠尾」,即使再不願意也沒有辦法,人們還是開始了自己200多年的留辮史。

到了清中期,鼠尾辮又演變為了「豬尾辮」,嘉慶年間一位來華的日本人就記載了這一變化,在他出版的《清俗紀聞·冠禮》中,刊載了一張他拍攝的實圖。圖中滿清男子的髮辮已經遠遠大於清初的金錢鼠尾,頭頂留髮面積看起來和成年男子的掌心差不多大了。

一直到清末,滿人的髮型才真正變為了我們如今在電視劇中看到的「陰陽頭」,也叫「牛尾辮」。因為清軍在打仗時,會將辮子圍在脖子上,用來保護脖頸,此時的髮辮已經粗如小蛇,髮際線也往前移到了頭頂的中部。

就是這樣一步一步地發展,清朝髮型經歷了鼠尾到豬尾、最後到牛尾的演變過程。直到清朝滅亡,男人們才剪去髮辮,留成了如今幹練又清爽的短髮。

至於現在的清宮劇,基本上不管拍的到底是清前中後哪個時期,都是統一用的陰陽頭,估計也是因為這三種髮辮中,陰陽頭還算是其中最好看的一種。這種剃髮的習俗,其實它的政治意義在當時遠遠大於文化意義,所以在後來的剪辮子運動中,剪去髮辮也成了棄舊圖新的一大標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82ffa2ae4f6b3e845b3ad54f202dce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