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車是一個時代的映縮,乘著時光穿梭機穿梭在道路中,構成了屬於汽車自己的風景。老爺車所代表的那個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但那個時代所賦予它的地位,是今天的汽車所無法取代的。如今的老爺車情懷,只緣於紀念與熱愛……
老爺車的概念始於1973年,出現在英國的一本《名人與老爺車》的雜誌上,由於「老爺車」這個詞強烈的擬人色彩,很快得到老爺車愛好者的認同,並迅速蔓延,成為世界各地愛好者對老式汽車的統一稱謂。
國內最早的老爺車
在以往概念里,老爺車似乎是西方比較流行的汽車文化,但是在國內也有一批熱衷於老爺車的愛好者。在他們的記憶里也曾刻有自主品牌老爺車的身影,例如紅旗CA71。
紅旗CA71最開始被稱為東風CA71,車身與跟西姆卡維迪娣非常相似採用了絳紫色噴漆、車頂採用銀灰色噴漆。車標為一條"銀龍","銀龍"前方還鑲嵌了鍍金的"東風"二字。此外,在車身側面還鑲嵌著由毛澤東書寫的"中國第一汽車製造廠"字樣。CA實際上是China Automobile的意思,此代號也一直沿用到現在。CA71的"71",7為車輛類別代號,代表轎車;1就表示第一代車型。
國產家用老車
對於很多國人來說,夏利是一個有情懷的車型,它是很多家庭的第一輛家用車。上世紀80年代,中國開始合資或技術引進,生產歐美和日本轎車,1984年上海大眾開始生產大眾桑塔納,1987年廣汽和標緻合資生產標緻505,天汽引進大發技術生產夏利。這些車中,天津夏利個頭最小、動力最小、發動機缸數最少,但離家庭最近。
夏利車身尺寸較小,車身長度只有3680毫米,車寬1610毫米,整備質量740千克,三缸夏利的動力為一台55馬力的0.993升排量三缸發動機,這款車是1987年大發推出的新車,比1981年推出的桑塔納、1979年推出的標緻505要年輕很多,其底盤設計理念是當時中國國產轎車中最先進的,是中國批量生產的第一款前橫置發動機前驅轎車,一些安全設計理念也領先於桑塔納和標緻505。
1993年前的夏利,發動機、變速箱和空調都是進口的,1993年北京出租行業的擴充中採購了一大批夏利作為計程車,這些使用日機和原裝空調的夏利不僅可靠性好,在北京路況下百公里油耗只有6升左右,炎熱的夏季中空調也不差,開空調後動力衰減不算很明顯,城裡跑足夠用,90年代中國私家車消費者們不少也選擇了夏利。
殘缺是另一種美,每一輛老爺車靜靜的等候在那裡,沒有喧囂,,就像一位獨居的安詳老人。車雖無言而歷史有聲,每一輛老爺車的背後都承載著沉甸甸的歷史,為我們講述著過往的故事。它是一種懷舊情懷,就像陳年老酒,越老越香,越久越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