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現在重疾險產品形態是越來越複雜了。
從最早重疾險就只保二十多種重大疾病,到現在發展成保一百多種重疾,加幾十種中症,再加幾十種輕症。
要是把這樣產品給一個什麼都不懂的小白看,十有八九一臉懵……
在這麼多可選項裡面,小寶相信有一項肯定是會讓很多人糾結的,就是要不要選【身故賠保額】。
問的人不少,今天小寶給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
什麼是身故賠保額?
最近新來了不少朋友,免得大家看懵,小寶先簡單科普一下哈~
重疾險在最初登場時,大多默認自帶身故賠保額。
這種重疾險的優勢是,如果一輩子平平安安,沒得重疾就去世了的話,照樣賠保額。
比如買50萬保額,得重疾了賠50萬,沒得重疾去世了,也賠50萬,理賠機率100%,區別只是早賠晚賠。
雖然價格不便宜,但契合了我們的損失厭噁心理——保費沒打水漂,不虧~
所以有人覺得哪怕是2萬塊錢一年,只要交了還能100%拿回來,也比500塊錢一年,交完就沒了的好。
而現在沒有【身故賠保額】責任的重疾險,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消費型重疾險,要是被保障的人沒得病去世了,則只賠已交總保費或現金價值。
代表產品有健康保2.0、康惠保2020、超級瑪麗2020…
有啥優點嗎?
便宜~
要不要選身故賠保額?
小寶先放結論:
對於近8成的消費者來說,更建議選擇「不含身故責任的消費型重疾險+定期壽險」這種搭配。
原因有二:
1、便宜
這是最最最主要的原因。
小寶做兩個方案給大家對比看看:
(點擊查看大圖)
可以看到,通過選擇不帶身故責任的重疾搭配定期壽險的方式,能節省20%+的保費。
要知道2018年全年的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只有3.6萬元,按照8%的保費支出比例看,有一半的人保費支出都不超過3千塊。
哪怕是身處一二線城市的各位,迫於居高不下的生活成本,大多也只能承擔五六千左右的保費。
因此,無疑左邊這種低費用方案更適合大多數人。
2、共享保額
包括小寶,身邊很多人都買過帶身故賠保額責任的重疾險,比如有平安福、康寧終身、全佑一生、金佑人生……
其中有一點相信大部分業務員在給我們推薦產品的時候都沒有說明,重疾保障和身故保障,共享保額。
(平安福條款)
翻譯成人話,如果前面得過重疾賠付過了,後面去世再理賠就要扣掉之前賠過的部分。
比如主險壽險是31萬,重疾是30萬,得重疾賠過30萬之後,去世再賠就只賠1萬(31-30)。
並不是像大家理解的,得重疾賠30萬,嗝屁了還能再賠31萬,這都是個別業務員有意無意地誤導…
所以有些朋友即便買了帶身故賠保額的重疾險,小寶也還是建議單獨配置定期壽險。
萬一得了重疾,錢花光了沒治好還是走了,通過壽險給家人留下筆錢,拿去還房貸或者供小孩讀書。
小寶,聽你這麼分析,那是不是選擇「不帶身故賠保額的重疾險+定期壽險」就很完美了呢?
倒也不是,分開買也有分開買的問題,主要看符合我們的需求不。
如果分開配置的話,我們一般配置的定期壽險只保到60或65歲,之後去世是不理賠的。
也就是說,60歲之前得病了重疾險能賠50萬,沒治好去世了壽險還能賠50萬,
而60歲之後得病了正常賠50萬,沒得病去世了,壽險由於已經結束,也就沒有賠償了。
對此小寶個人是完全可以接受滴,因為本身我們的身上的經濟責任到60歲也就基本履行完了。
房貸還完了、小孩畢業了、父母也可能不在了,即便家裡少了我這份收入影響也不大,也就沒有必要一定要身故賠償。
小寶相信大多數人配置保險,並不是衝著一定能賠錢而去買的,想著只要在有需要的時候發揮作用即可。
否則,我們選擇購買低風險的理財產品更合適。
可現實是我們大多數人手上資金並不充裕,需要高槓桿,需要用一小部分資金換取一個高額的保障額度。
所以我們選擇了保險這種金融工具,選擇根據人生各個階段的需求配置合理且必要的保障方案。
在60歲之前我們是「夾心層」,除了要自己過得順順利利,還得保障家人的生活。
而60歲之後,肩上大部分家庭責任已經完成了,人在與不在,對於家庭經濟方面的影響並不大。
本著把錢花在刀刃上的原則,只需要保障自己生病了有錢看病就好。
所以,60歲後即便沒有身故保障也OK。
而對於想要更好的理賠體驗,也有條件支撐的人來說,選擇帶身故賠保額的產品也未嘗不可。
買50萬保額,要麼是得重疾理賠,要麼是意外或自然去世了理賠,除了保費貴點也沒啥大的bug。
不過小寶建議既然要選這類產品,就不妨選擇重疾多次賠付型的產品。
因為在身故賠保額的產品裡面,單次賠付的和多次賠付的相比,差價並不大。
(點擊查看大圖)
比如重疾賠6次的弘康倍倍加,相比很多人都在推薦的重疾賠1次但身故賠保額的前行無憂,保費只貴了5%左右,差價只有三四百。
所以要麼就不選,要選就選帶身故賠付的多次賠付型重疾險,一步到位。
小寶叨叨叨
小寶並不排斥身故賠保額的重疾險,但配置它需要了解它共享保額的特點。
想要保障全面一點的話,最好額外配置一個定期壽險跟它搭配,剩下就只是預算的問題罷了。
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最好還是用【消費型重疾險+定期壽險】的保障搭配,花費更少,性價比更高。
以後有條件了,有更大的保額缺口時再考慮用多次賠付型的重疾險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