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了嗎,喜茶悄悄搞了一個大動作:
昨天(7月4日)喜茶官宣,自研的全套「茶飲高科技」,已在所有門店投入使用,從去皮去核,到捶搗、出茶,覆蓋門店原料製備、原料管理、調飲制茶等多個環節。
其中,自動去皮機、自動去核機、智能稱、智能出茶機,還被稱為當下茶飲行業的「四小發明」。
頭部品牌自己「造設備」,透露了什麼風向?
茶飲開始「搞發明」了?
喜茶自己研發全套智能設備
昨天,喜茶官宣了一則重磅消息:經過2年的研發,喜茶全自研全套智能設備已在所有門店投入使用。
這些設備中,包括喜茶自研的茶飲「四小發明」:自動去皮機、自動去核機、智能稱、智能出茶機,可以說是直擊門店痛點,用智能設備解放人工,改善茶飲門店效率。
同期推出的還有自動捶檸檬機、自動切丁機與智能蒸煮機,一共3大類7款智能設備,覆蓋門店原料製備、原料管理、調飲制茶全流程環節。
喜茶自研的智能出茶機
消息一出,身邊很多茶飲從業者都在關注。隨著茶飲「萬店時代」的到來,無論頭部大連鎖,還是區域中小品牌,大家對智能設備的需求都很迫切。
從鮮果純手工剝皮去核、到繁複的產品配方SOP,這些突出手作、新鮮屬性的環節,曾經成就了新茶飲賽道,現如今,卻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品牌的規模化發展。
其實,近幾年,喜茶為代表的新茶飲品牌,一直在嘗試開發新設備,優化操作環節。
而這次,不同於以往門店智能化改造,喜茶全自主研發,把關鍵核心技術握在自己手中,並實現了全流程的智能化。
這些設備,具體如何提升一家門店?一起來看——
自動去皮、去核
剝葡萄的效率提升了10多倍
用智能設備實現效率提升,是這兩年茶飲行業集中發力的方向。不少品牌已在部分門店進行智能設備測試,做機器的廠家也越來越多。
而從2年前開始,喜茶就選擇了「自研」這條路。
茶飲品牌「親自」設計設備的優勢莫過於,他們太知道門店需要什麼、痛點在哪,能夠集中一切力量,解決門店所需。
比如能「保護肱二頭肌」的自動捶檸檬機
在這批智能設備中,我身邊的茶飲從業者,都格外關注自動去皮機、自動去核機、自動捶檸檬機、自動切丁機。
了解茶飲的人都知道,「手剝葡萄」一直是門店的爆款,卻也一直是個痛點。
小小一顆、果皮又薄又澀的葡萄/青提,很難有機器能完美處理,大量依賴手工。
今年五一,喜茶部分新店單日飲品銷量超過3000杯,其中,多肉葡萄凍、多肉青提等多款葡萄飲品位列熱銷榜。喜茶10周年報告中提到,自2018年上線多肉葡萄以來,連續5年蟬聯銷冠,累計銷量超過1億杯。
喜茶的明星產品多肉葡萄
如此龐大的葡萄/青提使用量,卻要純手工一顆顆剝皮現制,門店壓力可想而知。
喜茶自研的「自動去皮機」,可以讓一筐葡萄從人工處理的15分鐘,縮短為機器去皮的1分鐘,果肉保留也更加完整。
除了去皮,去核也是一個大問題。
如楊梅、車厘子等鮮果飲品同樣受消費者歡迎,今年喜茶楊梅系列產品上市2個月銷量約一千萬杯,單店單日最高銷量達1000杯。但製備這些水果,面臨著體積小、難去核的痛點。
喜茶的「自動去核機」,就是針對這類水果,一鍵處理,快速去核,同時儘量保證「出肉率」。
自動去核機
此外,需要捶搗的檸檬茶,以及需要切丁處理的桃子、芒果、草莓類產品,也是新茶飲菜單上的明星水果,往往需要投入不少人工。
為此,喜茶同時配套推出了自動捶檸檬機以及自動切丁機提高鮮果製備效率。
去皮、去核、捶搗、切丁,4台機器幾乎覆蓋了新茶飲的核心水果,為門店中最高頻的需求提供了高效、便捷的解決方案。
而且我發現,在智能設備設計上,喜茶還處處考慮店員操作細節。
門店吧檯上的自動捶檸檬機和智能出茶機
比如,為了防止門店員工誤操作受傷,喜茶在許多設備中加入了雙啟動按鍵模式、紅外線安全保障。
為方便日常清潔與食安管控,設備與原料有直接接觸的地方,使用無螺絲連接結構等等。
精細化更進一步
最快4秒完成原料添加
如今,茶飲門店的設備智能化,大多已經來到了自動泡茶機、自動奶茶機、自動點單的階段,實現了部分環節的效率提升,但完成出品全過程,還需要大量人工來操作。
經過系統化考量,喜茶對門店從原料製備到茶飲出杯,整個操作流程進行了數智化改造提升。
比如,在喜茶發布的自動化設備中,除了涉及原料製備外,智能稱與智能出茶機,就負責原料管理和最終出品環節,而且能直接提升出杯的「精準度」。
智能稱的使用
其中,「智能稱」主要對門店的原料製備、效期列印、原料報廢等進行數智化管理。
它可以運用算法,預估推薦門店每天不同時段需要製備的原料數量,再通過打通門店訂單系統,從而實現原料製備的預警功能,實時提醒門店員工需要及時製備哪些原料。
它的價值在於,告別傳統人工經驗,把原料預估交與機器,用周密的數據算法,降低門店損耗,控制產品售罄率。
而「智能出茶機」,最快4秒就能完成一杯飲品的原料添加。同時,還能在雲端後台遠程更新機器配方,讓產品上新更加便捷。
高效的智能出茶機
不僅如此,這款智能出茶機還自帶冷藏、自動攪拌、自清潔、智能庫存等功能,滿足更複雜的應用需求。比如,「自動攪拌」能夠將液體中的果肉纖維均勻輸送到飲品中;「智能庫存」可以讓員工及時精準掌握原料消耗情況。
但是,出品全部交給「機器」,風味能保證嗎?
為了達到飲品最佳口感,喜茶的做法是,先讓設備工程師懂茶飲,以保障產品風味為前提進行設備創新。
在設備研發以及應用階段,工程師需要長時間到門店深度體驗,參與喜茶制茶的每一個環節,掌握門店對於智能設備的具體需求以及改進方向。
並且,每一款設備的誕生,都有茶飲產品研發人員參與,智能設備必須通過茶飲研發人員的成品測評後,才能進入門店應用。
通過7款智能設備,不僅解決了現制飲品工序與門店效率之間的矛盾,也兼顧了飲品的口感與最佳賞味期,讓門店操作從「單點智能」,走向「全流程智能」。
從打造爆品到設備競賽
喜茶開啟「品質下的效率革命」
喜茶此次門店全流程智能化設備的應用,本質上是在保證產品穩定標準供給與現制屬性的前提下,通過技術升級與革新,進行降本增效的一次探索。
在行業發展早期,不少品牌憑藉著強勢爆品快速崛起,共同成就了新茶飲的「爆品時代」。
喜茶作為新茶飲引領者,打造了如多肉葡萄家族、烤黑糖波波牛乳等多款經典口碑產品,幾乎每個產品都風靡一時,成為行業上新風向標。
烤黑糖波波牛乳
茶飲來到下半場,是產品、品牌、規模、效率、品質、性價比的綜合競爭。
有了規模和效率,才能在保證品質的同時,穩住價格,提高性價比,獲得更廣泛的用戶。
可以說,在產品和品牌優勢的前提下,規模、效率、品質、性價比,決定了茶飲未來2年的競爭格局。
這對當下的品牌來說,是場全新的考驗。喜茶的做法是,在開展事業合夥業務的同時,不斷向高端製造發力,用科技解決效率與精準化問題。
有資料顯示,自2021年8月起,喜茶組建了專業智能設備研發設計團隊,並搭建了專業的智能設備實驗室,截至目前,已申請了70多項自主智慧財產權專利,開闢出一套既能滿足自身需要,又可向外輸出的智能門店模型。
如今,門店全流程智能化機會點已經到來,喜茶這一舉動,讓茶飲行業看到了茶飲全智能化出品的可行性與出路,也再次為行業按下了加速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