俾斯麥號戰列艦作為海軍史上圖騰般的存在,它短暫的戰鬥生涯一直為人津津樂道,今天我們就從另一個視角來,看看這艘高傲的戰艦。
俾斯麥號一生中唯一一次實戰,就是萊茵演習行動,當時它準備與僚艦歐根親王號一起突入大西洋,襲擾盟軍海上交通線,同時分散英國皇家海軍的兵力。
俾斯麥號戰列艦繪畫
這種任務除了俾斯麥號之外,當時海上還有多艘其他戰艦也在執行,不過大西洋上的德軍有一個致命弱點,那就是缺乏海外港口,不管是水面戰艦也好,還是U艇也罷,出海執行任務後都需要冒險返回母港進行補充,嚴重製約了艦艇的海上作戰能力。那麼沒有海外港口補給的俾斯麥號,它能攜帶多少彈藥出海,能支持它多長時間的交戰呢?
俾斯麥號的火炮配屬
該艦的主炮為4座雙聯裝380毫米炮塔,另有6座雙聯裝150毫米副炮,其餘雙聯裝105毫米高炮8座,雙聯裝37毫米高射炮8座,四聯裝20毫米高炮2座,單管20毫米高炮12門。
俾斯麥號戰列艦
在俾斯麥最後一戰中,在主炮塔被毀的情況下,水手們操作105毫米高射炮繼續反擊,可見該炮具備高平兩用能力,至於其他更小口徑高射炮,連防空都不太夠用,更不要說用來炮戰了。
僅從大口徑火炮配屬來看,俾斯麥的火力布置中規中矩,同時期英軍威爾斯親王號的主炮為10門355.6毫米炮,外加16門5.25英寸副炮,雙方側重點各有不同,從火炮數量與口徑來看,還在同一個級別。
俾斯麥號戰列艦
俾斯麥能攜帶多少彈藥,作戰持續能力如何
俾斯麥號能夠攜帶960發主炮炮彈,1800發150毫米副炮炮彈,6720發105毫米高射炮炮彈,32000發37毫米高射炮炮彈,20毫米炮彈若干,以及24枚533毫米魚雷。
以此來看,戰艦主炮每門可以分到120發炮彈,副炮為150發, 105毫米高射炮為420發。以此來看,戰艦的炮彈還是非常豐富的,拋開單發試射等消耗,主炮允許100次左右的齊射,以德軍水手精確的射擊能力,大概在第三輪齊射就能讓對手好好的「喝一壺」,這樣的彈藥投送能力和投送量,哪怕是遭遇大和號這樣對手,相信也能依靠射速優勢扒對方一層皮。
建造中的俾斯麥號
僅從紙面數據還不能很直觀的反映問題,我們可以通過實戰分析,來看看俾斯麥號的彈藥消耗情況。
與胡德號交戰時,俾斯麥號第三次齊射命中胡德號,第五次則將胡德號送入海底,至此消耗主炮彈藥40發,隨後與威爾斯親王號的戰鬥中消耗彈藥不明,不過考慮到戰鬥時間並不長,先後命中了對手4發380毫米炮彈,也只打出了幾輪齊射,因此彈藥消耗也不會太多。
威爾斯親王號戰列艦
最後圍殲俾斯麥號的海戰中,前一刻鐘的戰鬥里因為射擊角度問題,俾斯麥號只能用前主炮作戰,4門主炮在打出了3輪齊射後,被英軍戰艦的第四、第五輪齊射命中,導致主炮損毀。
在調整姿態後,俾斯麥號使用後主炮作戰,在第四輪齊射中命中英軍喬治五世號,原本可以趁此機會拉一個墊背的,可惜俾斯麥號的艦橋和觀測設備接連受到打擊,失去了指揮能力。之後殘存的火炮只能零散的射擊,在最後關頭D炮塔的左炮還打出了2發炮彈,而原本損毀的A炮塔經過修復,意外地打出了一輪齊射,嚇了英軍一跳。
俾斯麥號的主炮
接下來殘存的主炮和副炮接連受到摧毀,德軍士兵開始從裝甲室裡面出來,到裸露的高炮陣位上展開反擊,據稱在沉沒的時候,艦上的部分105毫米、37毫米高射炮仍然在射擊,雖然對於龐大的英軍戰艦來說,能不能打得中都是個疑問,但是戰與不戰,則是作為軍人的原則問題。
從實戰來看,俾斯麥號的主炮其實沒打出多少輪齊射,尤其是與威爾斯親王號、胡德號的戰鬥中,總共只打出了十次左右的齊射,在覆滅之戰中,因為前後主炮分開射擊,實際消耗彈藥也不多,對於單門火炮120發的備彈量而言,消耗的彈藥大致在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之間。
主炮射擊
結語
戰艦主炮彈藥攜帶量,單門火炮配額一般在80到100發左右,如俾斯麥號這樣120發的屬於較多的,能夠支持主炮多幾輪齊射,對於維持作戰能力非常重要。不過俾斯麥號的覆滅顯然是一次特例,它遭遇的是史無前例的海上群毆大戰,以單艦對抗英軍艦隊,這種情況下炮彈儲備量已經不再重要,它根本沒有機會全部發射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