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萬+會員、復購率超40%,西安咖啡品牌把店開進京滬!

2022-10-17     咖門

原標題:5萬+會員、復購率超40%,西安咖啡品牌把店開進京滬!

最近,我發現了一個很特別的咖啡品牌:

被網友稱為「漫畫風咖啡館」,疫情期間,他們把門店開進北京SKP-S、上海淮海755熱門購物中心。

仔細了解發現,這其實是一個西安品牌,而且開店10年,培養了5萬+會員,復購率做到了40%+。

他們是如何做到的?又是如何塑造品牌的?

最高日銷500杯+

西安品牌把門店開進京滬

前段時間,我在上海一家品牌集合店裡發現一個咖啡品牌,外帶「小黃杯」十分吸睛,口味方面也有驚喜。

了解後才發現,這其實是西安精品咖啡連鎖品牌M+CAFE,開店已近10年,伴隨了西安一代咖啡愛好者的成長。

近兩年,M+CAFE走出西安,把店開進了北京SKP-S;上個月,上海的淮海755店開業,疫情影響下,最高日銷杯量達到了200杯+。

目前,M+CAFE已開出7家門店,主要分布於SKP、賽格、中大國際等高端熱門商場。翻看大眾點評,除新店外,門店的評分均在4.5分以上,且多個門店出現在咖啡廳好評榜的前列。

觀察發現,M+CAFE以小店型為主,「一店一風格」的設計,吸引不少年輕人打卡。社交平台上,搜索關鍵詞,多是「好喝又有趣」、「服務態度好」等標籤。

而產品方面,M+CAFE提供經典咖啡、創意咖啡、手沖等30多個飲品單品,同時配套甜品、咖啡零售、以及聯名文創周邊,單杯咖啡售價集中在30~40元之間。生意好的門店,日均出杯量200+,活動期銷量可達500杯+。

不久前,成都SKP也邀請了M+CAFE入駐,門店已在籌備中,將於11月與大家見面。

熱門購物中心為何會關注到這個品牌?他們是如何賣咖啡的?我和M+CAFE的創始人李婧聊了聊。

3個思路,做出咖啡品牌感

了解後我發現,M+CAFE主打小店型,多開在商場的連廊、中廳等公共區域,位置雖不占優勢,卻很能打出品牌感:

1、「超吸睛」主題色,小物料也不放過

「明快色彩、有趣裝飾,看到就想進店探個究竟」、「進門心情就會變好的店」——這是大多數人第一次走進M+CAFE的感受。

M+CAFE以高飽和度明黃色為主題色,但並沒有大面積應用於門店,而是根據不同空間設計出不同店型,在細節處用主題色提亮。

比如,位於北京的SKP-S店以「太空艙」主題,不鏽鋼吧檯,搭配了黃色流動曲線客座區。

再比如,咖啡機上永遠擺放著一排排小黃杯。此外,還會通過黃色的沙發、織物、海報等做裝飾,連杯墊等小物料也不放過。

高飽和度色彩的運用,帶來強烈的視覺衝擊之餘,能讓人心情愉悅,同時也能打造品牌差異化,增加記憶點。

2、產品打上「西安」標籤,更有記憶點

真正能留住顧客的,永遠是一杯有記憶點的好產品

在現制咖啡上,M+CAFE門店配置辣媽KB90咖啡機,自有烘焙工廠出品豆子,以保障咖啡風味的穩定性。

為做出產品差異化,M+CAFE將咖啡與冰峰、黃桂稠酒等本土特色結合,把產品打上「西安」標籤。

稠酒髒咖(左上);冰峰美式(左下);柿柿如意(右)

「尤其是稠酒髒咖,把它帶到北京、上海後,都有不錯的反饋,也由此讓大家知道我們是一家來自西安的品牌。」李婧說道。

此外,M+CAFE還會根據季節做產品上新,比如近期推出了「柿柿如意」及同款主題甜品;以及雲南的味道系列,「松露拿鐵」與「玫瑰乳扇拿鐵」。

3、借力聯合IP,突破「有趣」的消費心智

為了加深品牌記憶,M+CAFE選擇在「有趣」上下功夫。

比如,與冇意思共同打造聯名IP"黃RICH",將生動的漫畫形象作為主要元素進行延展,品牌一下子鮮活起來。

同時,M+CAFE還與烈叔、左咸敦道、超級植物公司等「會玩」的品牌聯名,把打卡裝置、小型展覽搬進咖啡店。

通過形象、產品、渠道,在用戶心智中創建「有趣」的認知,當顧客進店消費時,發現「讓咖啡變得好喝,讓好喝變得有趣」這句slogan傳遞出的價值信息是可被驗證的,也就逐步攻破了消費者的心智。

超40%復購率

把商圈流量「開發到極致」

「跟著購物中心開店,是一個相對不太容易出錯的選擇,也是效率最高的方法。」李婧告訴我。

開發商圈的流量價值,M+CAFE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拓客思路:

一方面,通過多元的產品覆蓋大眾,建立會員系統,把顧客留下來。

商場店客群更多元,產品設計會照顧到非咖啡群體。比如,不含咖啡因的「椰子芝士」、「小咸檸」同樣具有較高人氣,甜品線的設計也滿足了不同人群下午茶場景的需求。

造型精緻的甜品也是顧客照片里的「常客」

此外,M+CAFE還建立了會員系統,並針對會員推出限時飲品半價、甜品買一贈一、儲值得現金券等活動,讓顧客感受到實實在在的優惠。

「現在已經積累了5萬多名會員,高活躍度會員占比20%。」李婧告訴我。

另一方面,提前1小時營業,做「鄰居們」的生意。

李婧特別提到,數千名商場員工其實也是門店的客群。比如,位於西安SKP的門店,會比商場早1小時營業,為場內的工作人員提供咖啡。

顧客與專櫃導購時常會「相互安利」,專櫃的工作人員,也會買來作為下午茶或伴手禮,贈送給客戶,由此產生口碑效應,目前品牌的復購率在40%以上

再者,與餐廳、品牌集合店打造「店中店」,共享客源。

比如,位於西安賽格國際中心的門店,與「一坐一忘」雲南菜餐廳合作,品牌京A精釀也加入其中,三個品牌合力打造出「早C晚A」的全時段經營模式,延伸消費場景。

又如,位於上海淮海755的門店,同樣採用「嵌入式」,入駐品牌集合店止癢商店,與多個潮流趣味品牌共享空間。

尋找與自己品牌調性相匹配的異業品牌合作,既可以分攤租金成本,同時又能帶來更多精準客源。

「高情商」的品牌,能走得更遠

梳理完髮現,讓M+CAFE走進用戶心中的,還有品牌的「高情商」。

對於消費者,他們做到了恰到好處的共情。

焦慮是當下年輕人的痛點,M+CAFE便策劃了如「煩惱清除中心」等創意活動,推出帶梗的文創周邊,在增加門店趣味性的同時,也提供了一份積極向上、溫暖治癒的力量。

「走心服務」同樣是M+CAFE的標籤之一,點評平台上不乏「熱情、耐心、熟悉品牌」等針對員工的好評。

  • 店員會認真介紹每一款產品,做出合適的推薦;
  • 點單發放餐牌,將飲品送到座位上;
  • 在顧客就餐過程中,時刻關注是否需要加水或冰,為逛街的顧客提供最大程度的耐心與便利;
  • …… ……

而在這背後,也離不開品牌對內的關註:鼓勵咖啡師創新,參加咖啡節;配置咖啡機時考慮咖啡師上手柄的角度,延長職業壽命;在工裝上花心思,以至於員工們直接把工裝當做了私服

照顧好員工的情緒,在激發其熱情和創造力的同時,也保障了後方團隊穩定。

不論是把有趣注入品牌靈魂,維護客群形成復購,還是細節把握,都是對「品牌情商」的考驗。

歸根結底,很多咖啡館,做的是「人情味」生意。用心經營,品牌才是水到渠成的結果。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deb8188c1d84818bf08184472bc28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