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雖然已經解體多年了,但它的很多故事還是那樣引人關注,比如神秘不可測的克格勃群體。人人都知道,克格勃在蘇聯一度是國家安全的象徵,但他在海外的名聲可不怎麼好。事實上,哪怕是在國內,有些人對克格勃這個名字也感覺不適。為什麼?因為它矛盾性質的本身,雖然很厲害,但同時也很讓人感覺可怕。
在講克格勃的可怕之處時,我們有必要了解一下它的厲害之處。畢竟,有些東西本身就是雙刃劍,如果沒有厲害的一面,那可怕的這一面倒不明顯了。
克格勃有多厲害?普京曾經說過一句話:「一個克格勃成員相當於一支軍隊」。這是不是有誇張的成分暫且不說,只是這種霸氣就足以說明:克格勃成員絕對有能力。而賦予克格勃成員這種能力的,正是引導人們革命的列寧同志。
當年,「十月革命」成功,但蘇聯國內的反革命分子無處不在,而且蠢蠢欲動。於是,列寧同志要求菲利克斯·捷爾任斯特別成立一個「用非常手段同一切反革命分子作鬥爭的機構」。
於是,這個組織很快就成立了,它被命名為「契卡」。契卡成員確實能幹,不但可以搜羅情報,而且對國內安全、邊境保衛等工作做得都非常出色,最後甚至還有了前期偵查和預審的權力。很快,契卡就成了蘇聯中央政治局特別的一個職能部門,權力遠大於黨政軍部門。
雖然當時契卡行動倍受國內人的指摘,但列寧都不在意。所以在他之後,蘇聯的中央部門又按需求與發展,將其改為克格勃,從而由肅清反革命分子的部門變身為保證國家安全的情報機構。
正因為如此,蘇聯的克格勃讓國外很多國家都忌憚不已,英國情報機構將其稱為「世界上空前最大的搜集情報的間諜機構」。用史達林的話說,他們完全可以與美國進行情報共享,因為他自信美國知道的事情,蘇聯都知道。為什麼這麼自信?因為他們有克格勃。由此可見,克格勃的厲害是名不虛傳。
有人說,阿爾法小組之所以如此厲害,是因為他們訓練都是用真人。當然,他們不是自己打自己,而是用集中營的犯人練手。也正因為如此,阿爾法小組的成員出手快、准、狠,完全就是冷酷、無情、殘暴的代名詞。
克格勃如此強大,按理說是件好事,至少對於國家是很有利的。可是,它的名聲卻一點都不好,以至於人們甚至蘇聯人自己一提及克格勃,就會給其扣上惡名的帽子。這是為什麼呢?很簡單,當一隻隊伍受中央集權者使用之後,它就改變了為國家存在的意義,而成了某些人的工具。比如暗殺、獲取情報,他們都是不擇手段的,只要能完成任務,所有行為都不算「違法」。
有人說克格勃在蘇聯本身就是法律,其成員完全可以用自己的推斷去懷疑任何人。只要有疑點,管你有沒有證據,直接抓走,進行審訊。這是不是很黑暗很可怕?但當年列寧、史達林等人物在大清洗時,就完全用了克格勃成員,什麼是證據?克格勃成員的話就是證據。
對此,克格勃是不會反省的,因為他們的存在只聽從於領導人一人,如果史達林說一個人有錯,那不管是不是真的,克格勃都會想方設法讓這個人犯錯,成為「法律」制裁下的罪人。
舉個例子:當年史達林接見過喬治亞代表團後煙斗找不到了,就讓貝利亞去找代表團問一下。貝利亞一會兒就回來了,史達林正拿著煙斗,告訴他煙斗找到了。可貝利亞卻說:「太晚了,代表中一半的人都招認自己加入了利用偷煙斗而組成的暗殺史達林同志組織,直接槍斃了。」
史達林聽了說:「還好,有一半沒死。」結果,貝利亞卻說:「那一半在接受審訊時沒扛住,已經死了。」看看,這就是克格勃的行事:快、狠、毒。管你是不是有這件事,只要他說有就是有。如此惡名想要讓人不恐懼都難,自然名聲好不到哪裡去了。
事實上,克格勃的真正臭名昭著可以用其內部成員的一句話可以形容:「國家的安定建設必須在反革的屍體之上,對敵人的傳遞就是對領袖的犯罪。」這是克格勃的一位當家人葉若夫說的,能夠說出這樣話的當家人,足可以想見其內部成員的真實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