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日本人的婚姻觀

2022-01-09     帶你走進日本

原標題:聊聊日本人的婚姻觀

婚姻,從傳統意義上來講,是一個人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到現在,結婚對於國人來說也是人生的重頭戲,認為沒有婚姻的人生是不完美的。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思想也在慢慢發生轉變,雖然在國內到了該結婚的年齡結婚是大勢所趨,但是仍有一部分人認為婚姻並不是生活的必需品,而這種「不夠傳統」的思想在我們的鄰國日本竟然成為主流!下面就跟著小編來看一下吧!

數據告訴你日本人對待結婚的態度

從1973年以來,日本NHK每五年都會就「日本人的意識」做一個全國性調查。NHK就關於日本人結婚傾向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只有27%的人認為「結婚是理所當然的」,而回答「可以不結婚」的占68%;其中有60%的人認為「即使結婚,也可以不要孩子」。高達7成認可不結婚的比例,創下了25年來的最高紀錄。日本厚生勞動省旗下的國立社會保障與人口問題研究所在2017年4月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日本「生涯未婚」(到了50歲夜仍未結過婚)的男性比例達到23.37%,女性則為14.06%。這個數據也從1970年的1.7%和3.3%,在45年間分別翻了14倍和4倍。該研究所每五年也會針對日本國內結婚生育動向做一個全國性的抽樣調查。根據最近一期2015年版的報告顯示,日本平均初婚年齡男性為30歲左右,女性為29歲左右,平均戀愛交往時間4年左右。如今大家都不太接受傳統的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安排的相親結婚,自由戀愛式結婚從2000年以來就一直占九成左右。日本平均結婚年齡和交往期調查而通過對18-34歲的適婚青年調查發現,69.8%的男性及59.1%的女性處於長期單身狀態,其中各有半數表示並不想脫單。換句話說,在低慾望世代里,你以為日本人只是不想結婚,其實他們連談戀愛都不想,獨身主義盛行。

日本婚姻文化衍生家庭主婦「行業」

在日本,女性結婚後做家庭主婦的占比很大。日本在平均壽命、教育、收入等指數上都位列世界前茅,但是女性的社會就業率和參與程度卻被認為是在已開發國家中最低的。不要以為家庭主婦過的很瀟洒,要當好主婦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日本主婦不但是丈夫的賢內助,還是精明的投資者。日本是全球消費最高的國家之一,而日本主婦卻幾乎個個是節儉高手。丈夫的工資每月匯到銀行帳戶,每個月扣除掉住房、汽車貸款之後,如何合理用剩下為數不多的錢,是日本主婦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如何讓把飯菜做的營養搭配合理又美味可口,如何把丈夫、子女一年四季的穿著用度打理好,如何在節假日讓一家人能夠享受度假旅遊的樂趣,同時又要控制開支,為此日本主婦可謂是煞費苦心。

此外,主婦們還會把從生活費中節省下來的錢進行家庭投資、理財。她們的投資理財主要以購買股票、基金、外匯等為主。在日本很多銀行、證券公司的常客是女性。之所以女性在金融投資上扮演重要角色,一個當然是因為主婦的可自我支配時間較多,再有就是因為日本的主婦對家庭投資有著決定權,如果回到江戶時代,將軍妻子最主要的職責即使管理家中大小事務。今天也一樣,買房子、投資之類的事,在很多家庭里都由主婦掌控。

日本人沒有房也可以結婚

在日本,孩子結婚是不需要父母親準備房子的。東京都大學生生活協會做過這樣一個調查,20-30幾歲年輕人結婚,租房子結婚的比例高達85%,還有10%是在單位宿舍里居住或者與父母同居,只有5%的人是買房結婚。從這一個調查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在日本租房子結婚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也就是說,孩子結婚時,婚房不是雙方父母親必須考慮的一大問題。孩子有多少收入,就租什麼檔次的房子,量力而行即可。這一點也正是小編所欣賞的,要知道在國內,沒有房子基本就可以說是沒有婚姻的。所以很多婚姻開始變得不再純粹,並不是因為愛情,更多的是各取所需罷了。

而在日本的這種社會背景下,雖然房子並不是結婚的必須品,而在日本無論是父母還是年輕人自己都不會將是否有房有車來作為可否與對方結婚的判斷標準,但是他們同樣是希望對方有著穩定並且不錯的收入來源的,試想結婚之後倘若對方收入不佳,而你又要作為家庭主婦用那非常有限的工資來打理家裡上上下下,想想就覺得很艱難。所以現在的日本人越來越抗拒結婚,因為婚姻的本質是為了幸福,結婚後兩個人的生活質量還不如一個人的時候,又有多少人願意結婚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15319910_121194359-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