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街道上的「通學路」是什麼?竟可以放心讓孩子自己上下學!

2021-12-28     帶你走進日本

原標題:日本街道上的「通學路」是什麼?竟可以放心讓孩子自己上下學!

大家到日本旅行過程中肯定都有見過某些道路旁的電線竿或柱子上會貼著「通學路」的綠色標示吧,配上大大的「文」字,可以說是十分醒目。那麼這是什麼標識呢?就算不懂日語,光看漢字也能猜個差不多吧,其實「通學路」指的就是學童上下學所走的一條固定的路線,這條路線通常被規劃在靠近學校十到十五分鐘內路程的主要幹道上。日本的兒童從小學起就要自己走路上學了,對於國人來講,或許會覺得不可思議,畢竟我們目前為止小學期間還都是家長接送式的,而日本小孩從低年級開始就學著自己走路上學,這也充分體現了日本家長對於培養其獨立性的體現,當然這樣的獨立性培養也是建構在完善細緻的規劃、足夠高的安全係數以及獨特的日本文化包容下才得以實現的。

日本也有「學區」,但沒有「學區房」

與國內一個很大的不同點是,日本雖然也有所謂的「學區」,卻沒有「學區房」的概念。要知道在國內學區房可是樓市永遠炙手可熱的話題,若是小區周邊有知名學校,那麼這就算是「優質學區房」,那房價可想而知,立馬翻倍。而在日本卻很少看到這種現象。或許跟頒布相關法令有關吧。

國民學校令的頒布

1941年日本通過頒布「國民學校令」,在義務教育中導入了學區制度。公立小學、初中的就學區域是由市町村的教育委員會決定的,就是說中小學生原則上在所屬地域學區上學。這也是日本的學校教育法所規定的。

教育資源分配均衡

學校設置是按當地人口比例跟需求而建,只要是住在該區就有權利選擇就讀該區域內任何一所學校。正確來說,只要是居住在該區域,不需要買房或設戶籍,即便是借住也可以選擇就讀該區內的學校。另外,這與日本的教育資源分配也緊密相關,因為不論你是居住在哪一個縣市,所學的內容(義務教育)基本上是一樣的。至於學校,雖有公私立之分,但也甚少出現嚴重的地域差距,簡單來說在日本國內任何一間小學,學生所接受的教育內容以及可享受的教育設備及資源基本上是差不多的。所以說,一般情況下,適齡兒童都會被就近安排學校,沒人會捨近求遠,而且即便是因為各種原因想轉學,可以直接向當地教育部門申請,日本相關部門也不會對學生擇校上有任何限制。另外,學校也不鼓勵跨區就讀,所以日本的「學區房」自然炒不起來。因此日本人選擇購置房產的原因通常也都著重於附近環境的便利性及生活配套整體的健全性,較少會因為學校單一因素而特別在附近購置房產或搬家。

通學路加持

學生的上下學路線(通學路)都是由校方與家長會精心規劃而成,就是為了確保每位學生都能在徒步十五分鐘左右的路程內到達學校;若學生搬家後仍想就讀原來的學校,必須提出相關證明,證明學生可以自行步行或乘坐交通工具到達學校。

健全的「通學」體制與完善的交通規劃

或許很多人對於上下學的日本小學生,三五成群的獨自在街上亂竄會感到不可思議,認為日本家長心太大。但其實只要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這些小朋友並不完全是「獨自」在街上走。通學路基本上都是沿著該地區的主要幹道規劃,很少會設置在偏僻的小巷,為的就是避免學生落單。而且學生們會由高年級的學生帶領,同時學校也會沿途由老師站崗,清點人數。另外,偶而也會有一些熱心的叔叔和阿姨提醒小朋友要趕快回家或者到校,不要在路上逗留。所以看似隨意的通學路上,其實充滿了各方的配合以及細心的規劃。

另外,相信來過日本的朋友都會感慨日本道路的規劃完善吧!日本的道路平坦,雖然不像國內路那麼寬,但是路兩旁一定會設有人行道,讓用路人能走得安心。在通學路上沿途更是會增設標識或在地上噴塗警示字樣,告知此處會有小朋友經過,讓司機要多加留意,減速慢行。並且日本汽車遇到行人要過馬路通常都會主動減速或停車。良好的交通秩序也大大降低了行人走在路上的危險。

結語

雖然我國現在也有交通指示牌提醒學校區域請減速慢行、注意交通安全。但小學生一般還是多由家長接送,甚至有的學校放學後若無家長來接,學校是不會放行的。這些年的城市規劃也越來越人性化,都是為了給大家創造一個更好的步行環境,但說到要讓小學生自行上下學,恐怕大多數的家長一時半刻還是難以接受的。不論是中國的接送文化還是日本讓小孩獨自上下學的習慣,都是由各自長久以來的生活型態及價值觀所決定的。沒有必要操之過急地去學習另一種方式,唯有在硬體設施上逐步加強完善以及根據人文環境的因地制宜,這樣才能發展出我們自己的「通學路」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12359003_121194359-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