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日本的傳統職業

2021-12-31     帶你走進日本

原標題:聊聊日本的傳統職業

每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的文化,因文化的不同,也會出現各式各樣具有本國的特色的職業,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有的被傳承下來,有的卻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而這些職業無一不重視傳統和規則,只有經過刻苦修煉方能獨當一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來認識一下日本的傳統職業吧!

舞妓,藝妓

藝伎和舞伎都一樣是對於表演藝術的女性的稱呼,而舞伎可以說是藝伎的見習階段。舞伎則是在經過5年的學習後便可正式成為藝伎。簡單來說呢,舞伎的外表看上去更加得華麗一些,而藝伎卻偏向於端莊素雅。她們主要在宴席中表演唱歌、跳舞和彈「三味線」等技藝,以此助興。日本藝妓產生於17世紀的東京和大阪。最初的藝伎全部是男性。18世紀中葉,藝伎職業漸漸被女性取代,一直沿襲至今。藝伎並非妓女。除為客人服侍餐飲外,很大一部分是在宴席上以舞蹈、樂曲、樂器等表演助興。在過去,藝伎是一個終身職業,必須女承母業。藝伎業是表演藝。行業規定,藝伎在從業期內不得結婚,否則,必須先引退,以保持藝伎「純潔」的形象。她們有著獨特的著裝,從服飾到頭飾等,有著嚴格的規定。雖然收入不菲,但藝伎一般過著深居簡出的生活,她們之間會有自己的一個小圈子,一般人很難窺探她們的生活。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一行業已經成為一種夕陽產業。日本的藝伎一直延續到現代,而且成為日本傳統文化的載體和象徵之一。

宮大工

指親手建造寺院、神社、神轎等日本古代木製建築的木匠。他們使用的建築材料多為大件的高價木材,除了新建工程,還負責珍貴文物的拆卸和維護,可以說是一種責任重大的工種。日本傳統的建造物,從很早以前就符合日本本土國情。日本是地震大國。因此,日本的建造物也必須能承受地震的搖晃。以前的修建宮殿的木匠,幾乎不使用釘子建築。這是因為木內釘撞擊比木相結合的方式,少了耐震性。另外,在石頭建造物的基礎上,豎起柱子。這樣做是即使受到地震的搖晃也能防止建築物的倒塌。另外也防止木材吸入地面的潮氣而腐爛。這集結了先人的智慧和努力,極大地發展了木造建築的技術。現在科技的進步也使得工作效率提高不少。同時也出現一些「弊端」,那就是匠人技術的退化,人們認為現在的宮廷木匠的技術已遠不如從前。

表具師

表具師,即是裱糊匠,就是製作掛軸、匾額、隔扇和屏風的工匠。登場於平安時代。這種職業隨著佛教的傳入一同進入日本,與佛教有著深厚的淵源。主要是對佛教中使用的經本捲軸,或佛堂禮拜描繪的佛像畫等的製作,並在自古就寺院神社眾多的京都地區得到發展。之後,從鎌倉時代到室町時代為止,日本獨自的室內風格的「壁龕」文化完成,壁龕裝飾作為裝飾品掛軸傳開了。這和同時期屏風和隔扇拉門作為很受推崇的東西。明治以後,由於日本畫的發展,裱糊匠的工作在美術拉門和美術屏風等方面的工作範圍也擴大了。裱糊匠的工作是把好幾張日本紙用糨糊粘貼在一起,反覆加濕和乾燥來修復東西。這項工作涉及多方面。每個步驟都需要足夠的經驗和熟練的手藝。處理寶貴的美術品事也有,所以細心是必要的,當然美術相關的知識和材料,形式,配色的設計時的感覺也是不可缺少的。裱糊匠的工作,自古以來,在日本人的生活文化紮根很深,到今天也被很好的繼承。尤其是京裱的技術很高,這也是日本人自豪的一點。

花火(煙花)師

在國內,不論是製造煙花還是燃放煙花似乎都沒有達到可以稱之為花火師的地步。日本的花火師就是從事煙火的製造和發射,並負責煙火大會的準備、運營等工作的工匠。他們在冬天進行煙火製造的踏實作業,為夏日絢爛的煙火大會做好準備。花火師在日本是很受尊重的職業。工作危險係數高,從業人數也較少,一般都根據煙花製造公司的需要來進行。比如每年的花火大會會需要大量的發射工作者和有經驗的花火師。關於花火師的年齡,也會根據煙花製造公司規定的情況不同而不同,但越高年齡越難成為花火師。為了成為花火師必須具備的資格是沒有的,但是相關的知識資格還是要有的,比如火藥類辦理保安責任;煙火消費保安手冊;發射資格等。花火師作為能夠10年獨當一面是必要的,所以被認為是難度較高的職業。花火師的年收入是由所屬公司規定的。1000萬日元以上的高收入的焰火師也存在著。日本的煙花技術在世界上也很出色,這也是焰火師們長年的努力和重複鑽研的結果。

侍(武士)

侍即是武士。武士的雛形是在日本平安時代律令制下產生的武官,最初是日本桓武天皇為了鞏固政權而設立的。日本武士理論上必須是文武雙全的人,除了要擅長劍道、馬術、射箭等武藝,也須讀書、習漢文、練書法、做文章;尤其兵法、韜略更是所須精通。品行、操守、勇氣也都是被評鑑的範圍,武士的道德被稱為武士道。武士小學年紀就需現場參觀死刑的執行,甚至上戰場作戰,日本戰國時代,失去君主的武士會變成浪人。直到明治維新,武士都是統治日本社會的支配力量,這種情況在明治維新後改變。日本歷史上,只有武士才能佩長刀,一般平民是無權使用的。武士佩刀一長一短。武士以自己的刀為榮耀,碰撞武士的刀鞘,會被視為不禮貌。這也是為什麼日本人行走都是靠左邊。剖腹是作為武士最崇高的死亡方式,用來證明自己的忠心。

忍者

日本忍者是自江戶時代開始出現的一種特殊職業身份。忍者們接受忍術的訓練,通過特殊的超越人體極能鍛鍊,有男女忍者,主要從事間諜活動。像日本武士的武士道一樣,忍者也遵循一套自己引以為榮的專門規範忍術。這種人需要運用忍術,潛入敵方陣地,進行密探、干擾等間諜活動。其中,主要活躍於戰國時代的伊賀、甲賀的忍者組織尤為著名。按照階級,忍者又分上、中、下忍三種。忍術分為陰忍和陽忍。忍者盛行於日本戰國時代,效力於大名及封建貴族,執行刺殺等秘密任務。直到德川幕府將其納入正式編制後,進入最興盛的年代。忍者經常穿著黑色和深藍、深紫色的服飾,因為容易隱匿於星夜之中等等。忍者的特殊能力也常常被誇張,如隱形、變成動物。也正是這種誇張的表現手法才讓人們感覺忍者是一種神秘的職業吧。忍者除了使用短型武士刀外還有幾種特殊武器對抗敵人,最出名的應該是苦無手裏劍、 卍字型手裏劍和鎖鐮。相信看過「火影忍者」的朋友對忍者這一職業也有所了解吧。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513561127_121194359-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