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朋友跟華子說,她母親最近一段時間表現很怪,有時會說自己心慌、胸悶、渾身難受,但是帶著去醫院檢查幾次,都沒有找到具體的疾病。但有時,又變得不愛搭理人,情緒低落,說幾句話才能得到一句回應,這是怎麼了?
華子說,如果醫院檢查排除了器質性的病變,有這些症狀的老年人要提防抑鬱症。因為老年抑鬱症比較隱匿,老年人會把情緒上的痛苦,以軀體症狀的方式述說出來。
一、老年人是抑鬱症的易發人群
抑鬱症是一種「看不見、摸不到」的精神類疾病,人群中發病率大約為11%,而老年人群發病率更高。但抑鬱症不像心腦血管疾病、「三高」慢性病那樣顯而易見,所以容易被人忽視。抑鬱症對人的影響卻不可小視,老年人的自殺率要顯著高於其他年齡段。
老年人抑鬱症易發的原因有3種:
1、原發性抑鬱症:原本就患有抑鬱症的人,隨著年齡逐漸進展,在老年時加重。
2、長期疾病導致抑鬱症:老年人容易出現重大的器質性病變,比如說腦卒中、糖尿病足、慢阻肺、心力衰竭等致殘率高的疾病,長期忍受疾病的痛苦就會出現抑鬱。
3、衰老導致抑鬱症:衰老導致腦血管硬化,供血下降,神經遞質(去甲腎上腺素、5-羥色胺等)分泌減少,也會出現抑鬱。
二、老年抑鬱症的診斷是個難題
抑鬱症是一種精神類的疾病,老年人很難理解這種疾病,但疾病帶來的痛苦又會一直存在著,就有可能表現為反覆的胃腸不適、心悸胸悶、呼吸困難等軀體症狀,而實際上,這些都是情緒痛苦的軀體表述。
有些老年人,可能會意志消沉、情緒低落,對外界刺激的回應減少,給人的感覺好像是「老糊塗」;也有老年人會經常需求子女陪伴,或是感覺自己患了重大疾病,要求子女帶自己去醫院檢查,又查不出病因,但還是會反覆要求去做檢查,給人的感覺像在無理取鬧。
老年人不承認自己患了「精神病」,只會反覆就診心內、消化、神內等科室,而不去精神專科,就導致了老年抑鬱症的誤診率極高。
三、老年抑鬱症可以治療
老年人在出現情緒上的改變,或是反覆就診仍找不到病因的軀體症狀時,建議去心理門診進行診治。如果確診為抑鬱症,則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要注意的是,抑鬱症的病程較長,可能會反覆發作,所以需要長期治療。
在老年抑鬱症的治療上,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較常用,如舍曲林、西酞普蘭、帕羅西汀等藥物。如果SSRI效果不好,也可以使用雙通道抗抑鬱藥(SNRI),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藥物。
但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基礎疾病多,用藥複雜,在選擇藥物時要注意與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
總結一下,老年抑鬱症是一種隱匿的疾病,通常老年人難以自知,但可能會通過情緒變化、軀體症狀表現出來,就需要身旁的親友多加註意,對老人多些理解和寬容,很可能老人不是在無理取鬧,只是病了。如果去其他科室找不到病因,可以去心理門診試試看。
藥物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對用藥有疑惑,請諮詢醫生或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