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大西洋漂流133天,喝鳥血續命,過往貨船看到他的臉斷然離去

2022-03-09     千彥水

原標題:他在大西洋漂流133天,喝鳥血續命,過往貨船看到他的臉斷然離去

《醒世恆言》中說道:「人有逆天之時,天無絕人之路。」馮夢龍的意思是說人會因為一時的頭腦發熱做出有背天意的事情,即便如此,老天也會給人活路。在任何的絕境之中,都要有堅持下去的信念,上天有好生之德,心存希望,希望即是指路的羅盤,帶人走出困境。只要尚存一線生機,就得有人定勝天的決心。

地球是浩瀚無垠宇宙中的藍色星球,因為地球上71%的面積都是水資源,海洋占據地球近四分之三的面積。人類通常都是生活在陸地之上,海上無法提供居住的客觀條件,在海洋上生活條件十分艱苦,因此很少有人選擇在海上生活。但在十九世紀就出現過這樣一個人,他在一望無際的海上生活133天,為何會如此。

潘濂在大西洋漂流133天,靠喝鳥血續命,過往貨船看到他的臉斷然離去,只因他是黃皮膚的中國人。潘濂出生於中國海南一個貧困的農村家庭,他的父親是走街串巷的武師,靠收徒弟傳授技藝賺取微薄的錢養家餬口,生活很拮据。出於在海邊成長的原因,潘濂從小水性就好,還從周圍的人那學到了不少海上生活的經驗。

1936年,潘濂年滿18周歲,已經成長為一名大小伙。因為家庭原因,他受過很少的教育,沒什麼文化,為使兒子能有一技之長養活自己,父親四處託人找工作,最後有親友將潘濂順道帶去香港工作。抵達香港之後,在親友的幫助之下,潘濂找到一份工作,開始在輪船「坦達」號上當學徒,學習各種技能。懂得吃苦耐勞的潘濂面對辛苦的工作任勞任怨,化痛苦為成長進步的動力。

三年之後,工作經驗豐富的潘濂選擇走向更高的地方,他成功應聘上一艘英國郵輪「貝洛蒙」號,並與之簽約,在這艘船上,他成為一名二等侍應生,服務於更高端的顧客。然而不幸的是,隨著二戰的爆發,大量英國船隻被緊急調用來運送物資,「貝洛蒙」號也沒有逃脫這個安排,潘濂無奈之下開始險象環生的旅途。

1942年11月23日下午兩點時分,「貝洛蒙」號正平穩地行駛在大西洋的海面上執行運輸任務。十分鐘後,「貝洛蒙」號被德國軍隊的潛艇發現,德軍第一枚魚雷精準發射,傳來巨大的爆炸聲。潘濂潛意識之中嗅到危險的氣息,他利用船下沉的時間,不顧一切穿上救生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跳入大海之中。

就在這千鈞一髮之際,德軍的第二枚魚雷發射出來,郵輪被擊中瞬間炸開,潘濂已經游出一大截的距離,成功逃離危險的郵輪。除他之外,郵輪上的五十四名船員存活的可能性很低。如果稍微猶豫一剎那,潘濂也難逃此劫,好在他十分果斷,沒有錯過最佳逃命時機。

無邊無際的大海沒有停靠的地方,潘濂隨波飄蕩兩個多小時,一度陷入絕望之中。突然他眼前一亮,不遠處出現一艘救生筏,是一艘木筏,木筏長約6尺,寬約3尺,旁邊還有兩個小隔間。除此之外,船上還有兩個金屬箱,箱子裡有140升的淡水和罐頭、巧克力等補給品以及信號彈、手電筒等物品。東西雖然不多,但足夠潘濂解決燃眉之急,事到如今能夠活下去已經很不容易。

即使省著吃東西,食物還是即將消耗殆盡,潘濂絞盡腦汁獲取食物。他使用手電筒製作魚鉤釣魚,用木筏上的木板釣魚,經過練習,他從小魚釣到大魚,將魚做成魚乾儲存,以備不時之需。萬萬沒想到的是,潘濂看到鯊魚也沒逃跑,而是想方設法抓它,經過艱難的戰鬥,他如願以償抓到一隻鯊魚,並喝它的血解渴。為活命,他也抓過海鳥喝它的血。

造化弄人,潘濂有兩次可以獲救的機會都沒有被救,只因過往的貨船看他是中國人不願出手相救。長期處於惡劣的海上環境,他的身體許多部位發生浮腫,劇痛難耐,但他依舊不肯屈服於命運。時間一天天過去,終於有一天,潘濂發現海水顏色發生變化,他知道自己即將靠岸。果不其然,經過133天的漂流,潘濂被巴西漁民相救。

他的經歷打破救生筏海上漂流的世界紀錄,英國國王喬治六世給他頒發大英帝國尋找以示鼓勵民國行政院給他頒發榮譽獎換,美國也因他英勇的經歷對他的移民申請給予特殊照顧。可以說潘濂是現代的魯濱遜和少年派,用不可思議的毅力和堅持度過重重危機生存下來,他的精神值得學習。

堅持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堅持也許會輸,但是一直堅持就會贏得勝利。堅持是最有效的信念,能夠帶領人走出困境。《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著名的一句話就是最重要的是不要絕望,是的,只要生活和人生還有希望,就沒有放棄的理由。一時的沮喪總會過去,收起難過,迎接明天的太陽,相信明天會更好。

參考資料:

《醒世恆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5bc69aec175eb14fd6cae57dffa0b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