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茶咖啡、煤球咖啡,一大批「城市咖啡館」正在占領熱門榜!

2023-09-11     咖門

原標題:涼茶咖啡、煤球咖啡,一大批「城市咖啡館」正在占領熱門榜!

發現了嗎?連鎖品牌卷價格的同時,最近全國各地都在興起一種「城市咖啡」:

首先就是城市特色明顯,比如廣州番鬼涼茶,咖啡碰撞的「老廣味」;煤球咖啡,一聽就是「山西風味」;在山城咖啡,顧客能擁抱重慶的「熱辣」……

城市咖啡,踩中了旅行熱和City Walk的風口,成為眾多網友的打卡必選。

這波熱度要不要跟?我迅速了解了一下——

涼茶咖啡、煤球咖啡

全國湧現出一大批「城市咖啡」!

在內卷嚴重的咖啡賽道上,一批帶有明顯本土特色的咖啡品牌做得有聲有色。

位於廣東的番鬼涼茶,就是最近被咖啡圈朋友推薦的一家。

這家店主打廣式涼茶+咖啡的產品組合,店內裝修非常復古,騎樓、雞公碗、中藥煲等嶺南特色都能在這裡看的到。

正如店名番鬼涼茶一樣,產品上真的是涼茶+咖啡的跨界創作,主要有涼茶、黑咖啡、白咖啡、糕點等品類,像羅漢果冰美式、茅根竹蔗糕拿鐵、龜苓膏煉乳拿鐵等產品,只聽名字都感覺清熱解毒,而且堂飲還提供雞公碗、書法藝術杯,真的有種「喝中藥」的錯覺。

進一步了解後,我發現,番鬼涼茶在當地的人氣特別高,開在佛山、廣州等地的門店都位居大眾點評咖啡店熱門榜前列,吸引了很多人打卡。

在山西太原,「煤球咖啡」也是一個亮眼的存在,極具山西特色的咖啡產品簡直是山西的咖啡形象代言。

招牌產品「煤球咖啡」,在杯蓋上方做了一個煤球式的小蛋糕,原料上也運用到了黑芝麻元素。還有陳醋咖啡、滿杯沙棘等極具山西風味的咖啡產品,被很多來山西旅遊的遊客種草。

重慶的山城咖啡,延續了這個城市的火熱性格,花椒、辣椒、山茶花和老鷹茶等特調系列的研發,突破了咖啡本身的風味局限,創造出一份山城專屬的風味。

今年,在大連鎖的進攻下,很多區域中小咖啡品牌都活得艱難。

而另一面,「報復性旅遊」的風潮下,一批極具城市特色的咖啡館,憑藉獨特的口味特色、文化風格,漸漸被市場關注,甚至為城市的「門面擔當」。

城市特色,是不是咖啡館突圍的好思路?盤點了各個城市中人氣比較高的咖啡館,我發現他們有著一些「人氣共性」——

高人氣的「城市咖啡」

都是靠什麼火起來的?

1、趕上旅遊+City Walk風口,高度契合城市文旅主題

今年火起來的「城市咖啡」,很多都踩上了「報復性旅遊」和City Walk的風口。

他們中間有很多門店,把自己打造成了頗具當地特色的「景點」,甚至能成為城市旅遊的一站。

比如蘇州的Kun coffee,就是把崑曲和咖啡結合在一起。不僅用「昆」的拼音「KUN」作為店名,而且店內隨處可見有關崑曲的書籍介紹,三款特調咖啡以崑曲「牡丹亭」為靈感進行調製,特調小卡片附有歌詞,掃碼就能聽曲,吸引了眾多粉絲以及崑曲愛好者前來打卡。

四川人愛打麻將是全國有名的,四川省甚至被稱為「麻省」。在成都,麻將咖啡一定不會少,比如「麻省後院」,就是涵蓋藝術、咖啡館、餐廳、棋牌等休閒娛樂於一體的別墅集合店。

無論外地遊客了解文化,還是本地居民城市漫步,這些有想法的咖啡館,都把自己變成了一種「城市景觀」,從而也就有了足夠的到店理由。

2、咖啡加入「土特產」,在反差感上大做文章

提到「涼茶」,我們就會想到廣東;說起「辣椒」,那一定是重慶;而「陳醋」「煤炭」則是山西的標籤……要想把咖啡打上城市標籤,最直接的就是加入在地元素。

比如番鬼涼茶招牌羅漢果冰美式,將羅漢果、菊花、金銀花、枸杞、雞蛋花五款中藥材細火慢熬成羅漢果五花茶,乘涼後加入冰塊和咖啡液,比普通美式多了一份「廣式」風味。

而山城咖啡的花椒咖啡,加入了花椒元素,最後還有青花椒裝飾,入口清爽,沒有違和感;辣椒咖啡產品頂部有顯眼的紅辣椒進行裝飾,味道很有層次,後段微辣。

山西的煤球咖啡,在吸管上插了個煤球小蛋糕,非常可愛,還有陳醋咖啡、滿杯沙棘、汾酒特調等都極具山西特色。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門店在咖啡+上做文章,在營銷品類上添加了地方小吃,比如咖啡+螺獅粉、咖啡+胡辣湯、咖啡+腸粉等。

3、「就地取材」,視覺上也要足夠本土化

位於蘇州平江路的「草芥咖啡」,是白牆黛瓦的風格,從裡到外滿滿的姑蘇味道。手寫毛筆字的門頭logo、大公雞茶杯、紅紙手寫菜單、縫紉機、舊家具、油紙傘、暖壺蒲扇、小藤椅,還有牆上代表江南的詩詞,無一不在透露著「江南」。

青雲熹玥是一家隱藏在老北京胡同里的溫暖小店,它在原有四合院的基礎上改造而成,胡同小院兒明亮寬敞,室內保留了古舊的風格,直接將原本的磚格牆面呈現在眼前,磚格牆面中和磚瓦搭配的還有玻璃磚,設計時尚又古樸。

很多網友分享,青雲熹玥的菜單是一個奏摺,咖啡杯外壁是書法的《蘭亭集序》,很有古韻。

4、雞公碗、書法杯…亮點細節不能忽視

能走紅的「城市咖啡」,門店的每個細節,都是獨特的存在。

番鬼涼茶裝咖啡用的是廣東特色的雞公碗、書法藝術玻璃杯,連打包都是用的牛皮紙,拎起來像是去中藥鋪抓藥,很有個性。

嶺南傳統文化遍布門店,出片率也就隨之提高。

5、延伸文創產品,讓顧客有可以帶走的記憶

坐落在北京天壇公園裡的天壇福飲,將北京文化和咖啡相結合,這裡除了咖啡、中式飲品,還有大量的文創產品,比如原創袋子、杯子、貼紙、手帳禮盒、徽章等,都是大家的打卡最愛。

也許有一定局限性

但這是中小品牌的一個突圍思路

寫作這篇文章是咖門後台經常有用戶留言,希望推薦更多地域咖啡、城市咖啡的玩法。

在激烈的咖啡內卷中,同質化現象越來越嚴重,中小品牌、獨立咖啡館要想有立足之地,走出差異化是必然的。

各具特色的「城市咖啡」,帶有天然的差異化標籤。

城市文化具有獨特性、稀缺性等特點,咖啡品牌依託地域文化鍛造差異化優勢,可以給消費者帶來最直接的新鮮感,更容易打造爆品、成就品牌。

咖啡,自帶一定的情緒價值,在剛需屬性之外,喝咖啡本身就是一種帶有「鬆弛感」的體驗,無論旅途小憩,還是City Walk,它都能天然地融入其中,與城市文化結合。

實際上,頭部咖啡品牌,也在關注城市文化。

比如,擅長「因地制宜」的星巴克,就開出了廣州的西關風情星巴克、呼倫貝爾蒙古風情星巴克等門店。Tims天好咖啡在入駐新城市後,也會推出城市限定產品,比如在杭州推的「楓荷拿鐵」,北京的京韻澳白等,在產品上打上城市烙印。

當然,城市咖啡也有明顯的局限性,門店、產品,都像是一種「城市限定」,優勢難以複製,很難快速擴大規模。

而且,也不能簡單地將「地域元素」生硬複製粘貼在產品上,否則只能博得一時的眼球。

但定位獨特的「城市咖啡」,提升了咖啡賽道競爭的多樣性,開闢了一條差異化發展的道路,幫很多獨立咖啡館、區域小品牌找到了突破點,贏得了生存的機會。

還有哪些「城市咖啡」值得關注?歡迎在評論區推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41eebf7f9c9d13c7b3489a674aebc4b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