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女孩堅持遠嫁中國,媽媽詛咒:你們孩子長大後,一定自盡而亡

2022-08-26     小花的生活

原標題:英國女孩堅持遠嫁中國,媽媽詛咒:你們孩子長大後,一定自盡而亡

尋找一份屬於自己的愛情,是我們每個人心中的夢想,古往今來,無數美好的愛情故事勾起人們對愛情的無限嚮往。

「願得一人心,白首不分離。」如果能攜愛人之手度過餘生,那便不會辜負此生。

雖然每一段感情都是來之不易的,但是並不是每份珍貴的愛情,都能夠得到家人和朋友們的祝福,上個世紀在我國,就發生了一段這樣悽美而動人的感情故事。

故事的男女主人公來自不同的國家,在很多人心中,跨國戀是無比浪漫的,但是在那個保守封閉的年代,跨國戀卻會遭到很多人的唾棄。

戴乃迭和楊憲益

這段跨國戀情的男主人公叫做楊憲益,女主角則是來自英國的戴乃迭。他們鼓足勇氣愛上來自異國他鄉的彼此,但是這段愛情卻得不到他們親戚和朋友們的祝福。

戴乃迭的母親曾經惡狠狠地對她說:「你們生出來的孩子,長大之後一定會自殺的」。

戴乃迭和楊憲益用六十年的時光,向人們證明了這段跨國戀的珍貴,也向父母親戚們,證明了他們並不是一時興起。

究竟戴乃迭和楊憲益是怎麼走到一起的呢?他們又是怎樣攜手度過那段黑暗時光的呢?

1919年,戴乃迭出生於我國北京。

戴乃迭(右一)

她的父親是英國人,是一位暫住在我國的傳教士,所以戴乃迭從出生開始到七歲,這七年的童年時光,一直在我們老北京的胡同中度過。

由於從小有過一段在中國生活的美好經歷,所以戴乃迭骨子中,始終流淌著對中國文化的熱愛。

七歲之後,戴乃迭隨父親一起返回英國,回到英國的學校里,接受和同齡的英國孩子一樣的教育。

在學校里戴乃迭學習刻苦,認真讀書。也許是憑藉一腔對文學的熱愛,又或許是在文學方面天賦異稟。

戴乃迭

十八歲那年,戴乃迭憑藉優異的成績考入了世界名校牛津大學,攻讀法國文學。

牛津大學作為首屈一指的世界高校,自然吸引了無數優秀的學子,這其中就包括中國留學生楊憲益。

1915年,楊憲益出生在我國天津市。他的父親是天津市一家銀行的行長,所以楊憲益家條件十分富裕。

因為是家中的獨子,楊憲益從小便集萬千寵愛於一身,想要什麼都能夠得到。

不僅父母對他寵愛有加,就連親戚朋友們也十分寵著他。

楊憲益小時候

父母和親戚們的無限溺愛,造成了楊憲益早年間紈絝子弟的作風。雖然這種富家少爺的風氣讓父母十分頭疼,但是這也間接造就了他浪漫的文學氣質。

雖然楊憲益表面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但是他卻對文學類的著作非常感興趣,對別人來說很晦澀難懂的文學書,在楊憲益這裡卻是值得珍藏的寶物。

除此之外,他還在語言方面非常有天賦。

曾經有一段時間,五個月的時間裡,楊憲益就掌握了拉丁文,和希臘語兩門外語,被大家稱為語言天才。

楊憲益

父親認為,楊獻毅還是要去更大的世界看一看,無論家裡有多少錢、家裡有多麼豐厚,父親認為讀書,才是完善一個人思想品格,最重要的一件事。

所以在1934年,父親將楊憲益送到英國牛津大學讀書。

起初,楊憲益並沒有對牛津大學有很大的憧憬,在他心裡所有的大學都是一樣的。

他只是遵從父親的決定,乖乖來大學討得一個好學歷,滿足父親的夢想。

楊憲益

可是後來他的想法慢慢改變了,牛津大學的文學氛圍濃厚,校園裡到處可見讀書的青年。

這樣的氣氛感染到了楊憲益,他也想和其他學生一樣專注學習,研究文學,所以他選擇了歐洲文學專業。

此時的楊憲益想法十分簡單,就是在這裡研修他熱愛的文學。

可是,這時的楊憲益做夢沒想到在校園裡,他會邂逅陪伴自己走過一生的真愛。

雖然同在牛津大學,但是學校很大、人來人往,兩個人能夠遇到的機率還是很低。

戴乃迭和楊憲益

但是,就是這麼低的機率,兩個興趣相投、品味一致、家世相配的年輕人還是走到了一起。

就像是命中注定一樣,一次偶然的機會,戴乃迭認識了楊憲益。

楊憲益十分喜歡戴乃迭的率真和洒脫,由於曾經在中國生活過一段時間,戴乃迭的舉手投足之間,散發的氣質,都讓楊憲益感到十分親切,在這個異國女孩身上他感受到了,熟悉的家的味道。

戴乃迭也十分喜歡楊憲益的貴公子氣質,因為在北京呆過一段時間,她對這個天津闊少感到十分親切。

戴乃迭

楊憲益的風趣幽默十分吸引她,她喜歡聽他講話,也喜歡和他討論文學。

為了能夠離楊憲益更近一些,戴乃迭把自己原來修的法國文學,換為了中國文學。兩個年輕人經常聚在一起討論自己喜愛的作家和作品。

漸漸地,他們發現不僅是在文學方面,在人生觀和價值觀方面,兩人也都十分契合。

無論是才華還是靈魂,兩人都是靈魂伴侶般的天作之合。在朋友們的眼裡,他們是令人羨慕的「神仙眷侶」。

戴乃迭、楊憲益和友人

長時間的融洽相處,讓兩人的感情基礎變得更加牢固。楊憲益的風趣幽默,深深吸引了戴乃迭,戴乃迭的才女氣質,也吸引到了楊憲益。

所以,認識不久之後,兩位年輕人就走到了一起,確定了戀愛關係。

一開始,戴乃迭不叫戴乃迭,而是叫Gladys.B.Tayler。後來,和楊憲益在一起之後,楊憲益就為他取了一個中文名字:戴乃迭。

這個名字不僅包含著楊憲益滿滿的愛意,還是他們愛情的見證。

戴乃迭

在異國他鄉有一個陪伴自己的人實屬不易,何況是像戴乃迭和楊憲益這樣的靈魂伴侶。

大學四年間,他們彼此依偎、彼此擁抱,成為對方的保護傘和知己,就這樣度過了四年的大學時光。

畢業之後,兩人遇到了很大的難題,那就是是繼續留在英國,還是回到中國為祖國做貢獻。

其實,在楊憲益心中早就有了答案。

剛進入牛津大學的時候,他的心裡是迷茫和彷徨的。當時經過這四年的學習和積累,知識的沉澱讓他變得更加成熟。

戴乃迭

他心中早就有了答案:回到中國。

楊憲益的這個決定得到了戴乃迭的支持,即使心中有萬般不舍,戴乃迭也明白,楊憲益的根在中國,他一定是要回到中國去的。

楊憲益自然也放心不下,戴乃迭一個人留在英國,所以他想要帶戴乃迭一起回到中國。

誰料這件事,遭到了戴乃迭母親的強烈反對。

戴乃迭的父親和母親,都不能夠接受自己的寶貝女兒,跟著一個不知底細的人,去到一個陌生的國家。

戴乃迭

一開始,母親還對戴乃迭好言相勸,可是看到女兒去意已決,母親的態度來了個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她用惡狠狠的語氣詛咒女兒和女婿:你們一定不會長久,很快就會離婚,你們的孩子將來一定會自殺。

雖然得不到父母的許可,可是愛情的力量足以衝破一切束縛。克服了種種困難之後,戴乃迭還是跟隨楊憲益來到了中國發展。

1940年,楊憲益和戴乃迭在重慶定居。這對經歷了無數磨難的異國愛人,終於修成了正果,兩個人走進了婚姻的殿堂。

楊憲益和戴乃迭

回國之後,兩人把工作重心都放在了名著譯制上。

在牛津大學學習的四年,讓夫妻倆都養成了很高的文學素養,翻譯名著自然不在話下。其中,他們聯合翻譯的《紅樓夢》,成為了西方最為認可的版本之一。

婚後兩人就像其他的中國夫妻一樣,過著平平淡淡的生活,日子雖然不算大富大貴,但也算是有滋有味。

結婚不久之後,兩人愛情的結晶就誕生了。

楊憲益一家

楊憲益給孩子起名叫做楊燁,楊燁繼承了父親和母親相貌的優點,生得十分秀氣。作為一個混血兒,楊燁在一群小孩子中十分顯眼。

其實,在當時那個年代,混血是不被接受的,民風淳樸的中國對於異國戀,還不是很能接受,混血自然就要遭受很多人異樣的眼光。

除此之外,楊燁的同學們也經常欺負他。在學校里,沒有孩子願意主動和楊燁一起玩,每次楊燁都只能自己一個人坐在角落裡。

楊憲益和戴乃迭自然注意到了兒子的不對勁,於是對他進行了及時的心理疏導。

楊燁和兩個妹妹

在父親和母親的耐心幫助下,楊燁最終從陰影中走了出來,像其他孩子一樣健康成長。

不久之後,楊憲益和戴乃迭又生下了兩個可愛的女兒,一家五口生活在一起其樂融融,享受無盡的天倫之樂。

回國的日子裡,楊憲益和戴乃迭從來沒渴望過過上榮華富貴的生活,也沒想依靠自己的留學生身份獲得特權,夫妻兩人一直腳踏實地,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工作當中。

如果沒有出現意外的話,想必他們一家五口,一定會像之前一樣,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戴乃迭和女兒

可是生活就是這樣,你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

1966年,由於國內形勢的原因,金髮碧眼的戴乃迭,經常受到人們異樣的眼光。無論她走到哪裡,都能夠聽到人們對她的指指點點。

兒子楊燁就更慘了,不僅在學校里備受欺凌,就連高考都受到了影響。

成績優異的楊燁本來想要報考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可是由於家庭的原因,他根本沒有辦法進入到自己夢想的大學。

戴乃迭在中國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楊憲益一家在國內的生活,過得舉步維艱。無論他們走到哪裡,似乎都能聽到人們的竊竊私語。

這對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楊憲益,和戴乃迭來說無疑是奇恥大辱。

1968年,局勢愈演愈烈,楊憲益一家遭受到的迫害也越來越嚴重。在這一年裡,楊憲益一家被冠以了「英國間諜」的莫須有罪名,被抓捕入獄。

可是無論遭受到怎樣的非人待遇,楊憲益一家也從來沒有屈服過。

戴乃迭和孩子

他們拒絕莫須有的罪名,始終堅持自己的立場,無論經歷了怎樣的嚴刑拷打,他們始終如一。

然而,令大家都沒想到的是,楊燁由於在獄中遭受了過多的精神傷害,最終患上了精神分裂症。

在一次發病的時候,楊燁將自己渾身澆滿了汽油,自焚身亡。

這件事擊垮了戴乃迭緊繃已久的精神防線,曾經她不顧母親的阻攔,跟隨楊憲益來到異國他鄉。

戴乃迭和丈夫

原本只是為了追尋自己的愛情,沒想到最後落得了這樣的一個下場。

突然,戴乃迭想到了母親曾經的詛咒:「你們的孩子將來一定會自殺」。這句話徹底讓戴乃迭崩潰了,她覺得這一切都是冥冥之中註定死亡,她和楊憲益的婚姻註定失敗,註定是一場鬧劇。

如果母親說的話是對的,那將來兩個女兒的下場會怎樣,戴乃迭不敢想像,也不能想像。

她害怕自己擔心的一切,最終都會成為現實。

戴乃迭和丈夫

隱藏在心中已久的怒火爆發了,戴乃迭崩潰了,最終患上了老年痴呆症。

患上了老年痴呆之後,戴乃迭把一切事情都忘記了,就連曾經深愛的愛人楊憲益,現在在她的眼中也是一個毫無干係的陌生人。

只有每次喂飯的時候,楊憲益才能看到戴乃迭的笑容。

雖然戴乃迭不記得他了,但是楊憲益始終沒有放棄過戴乃迭,他還是像以前一樣幾十年如一日地照顧妻子。

無論戴乃迭發脾氣還是鬧情緒,楊憲益都樂呵呵的,一點也不跟戴乃迭生氣。

楊憲益和戴乃迭

1999年,戴乃迭離世了,最終愛情還是沒能打敗病魔。楊憲益和戴乃迭長達五十九年的愛情故事也走到了結尾。

在那個信息交流很不方便的年代,楊憲益和戴乃迭,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我們,愛情無關國界,只要足夠努力,愛情的力量足以衝破一切阻礙。

如今,傳遞信息的渠道大大拓寬,我們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夠時刻了解到地球另一端正在發生什麼,可無論科技怎麼發展,最珍貴的始終是那一份最純真、最純粹、最動人的感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3a9d7b6301c244bf20d91514724e259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