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樹人,善用紅色教育資源 ——專訪全國人大代表、新安小學校長 張大冬

2023-03-10   新財經新聞客戶端

原標題:立德樹人,善用紅色教育資源 ——專訪全國人大代表、新安小學校長 張大冬

加拿大紅楓林傳媒北京報道(記者:劍雲 風明 王群)

作為新入職的全國人大代表,淮安市新安小學校長張大冬先生難掩內心的激動。到了北京之後,他依然一遍又一遍地翻閱著自己重點準備的兩份建議。

兩份建議,凝結基層教育拳拳之心

這兩份建議,傾注了張大冬先生巨大的心血,凝集了基層教育工作者的心聲、對教育發展的拳拳之心和殷殷期盼。他沉下基層,與一線教師和學生對話,傾聽基層教育工作者的心聲;在全區教育一線深入調研、走訪,掌握最生動鮮活的一手材料;他夜以繼日地搜集意見、整理採訪內容,不斷完善建議……不僅如此,他還走進課堂和同學們一起上課,走進新旅紀念館為孩子們講解新旅事跡。孩子們有很多的話想對習爺爺說,他把這些心裡話錄成小視頻,帶到了北京。

這兩份建議,一份是《關於地方教育資源賦能青少年學生思政教育的建議》,針對地方教育資源的規劃、課程的開發、教學方式的創新等還不夠完善的現狀,建議圍繞地方教育資源,開發思政教育教材,將地方教育資源融入校園文化建設,運用地方教育資源助力構建大中小學一體化思政教育體系;另一份是《關於將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納入國家課程體系的建議》,建議針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問題,建立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組建專業教師隊伍,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納入課程設置方案,強化教育保障體系建設,積極實施特殊學生護衛行動。

淮安市新安小學是新安旅行團的母校,有著深厚的紅色傳承,繼承著紅色基因,賡續著紅色血脈。新旅「聽黨話跟黨走」的堅定信念、愛國愛民的崇高情懷、不怕困難的鬥爭精神、自主自立的頑強品質,是新安小學最寶貴的紅色精神財富。

一封回信,賡續新安小學紅色基因

2021年5月30日,新安小學五(8)中隊的少先隊員們收到一份珍貴的兒童節禮物——習近平總書記的親切回信。總書記在信中充分肯定了「新安旅行團」愛國奮進的精神風貌,勉勵孩子們結合自身成長實際學好黨史,以英雄模範人物為榜樣,從小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的決心,刻苦學習,樹立理想,砥礪品格,增長本領,努力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全校上下備受鼓舞,掀起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的熱潮。

得益於得天獨厚的新旅教育資源,新安小學構建了「學新旅」三個課堂——實境課堂、體驗課堂、實踐課堂,充分挖掘獨特的校史資源。

張大冬先生解釋稱,打造「學新旅」實境課堂,改造提升新安旅行團歷史紀念館,突出紅色主題,引領廣大青少年在生動的場館體驗中走近新旅光輝歷史,接受紅色精神的洗禮;「學新旅」體驗課堂,以課程化方式整合新旅紅色資源,在唱講演說中體驗新旅紅色文化;打造「學新旅」實踐課堂,貫徹生活教育理念,引導學生走進社會大課堂,在訪學研學中弘揚新旅紅色精神。通過「學新旅」三個課堂,新安小學構建「紅色認知-紅色體驗-紅色踐行」三位一體的紅色育人路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教育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通過在新安小學的紅色課堂教育實踐,張大冬先生對於教育改革,也有著自己的見解和認知。他在接受加拿大紅楓林傳媒連線採訪時明確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要善用紅色教育資源,為學生成長培根鑄魂。在教育實踐中,新安小學綜合運用整合、融合、結合三種方式,打造紅色育人的「大思政」格局。

張大東先生說,在下一步的教育實踐中,新安小學將積極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要全面整合淮安地方和校本的紅色教育資源,構建紅色教育場域,形成場景化、實境化、一站式的育人新陣地。

新安小學新旅歷史紀念館作為紅色教育場域的核心,是目前紅色教育的重要基地。未來,紅色教育將以新旅紀念館展陳提升工程為契機,整合周恩來紀念館、周恩來故居、中共華中分局遺址、車橋戰役紀念館等紅色資源,構建「一核多點」的青少年思政教育基地,在整合中放大紅色資源的育人效應。

張大冬表示,要將紅色教育資源與校園文化建設、與課程、教材建設有機融合,讓紅色育人資源進校園、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形成常態長效的紅色育人機制;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新旅育人資源,構建新旅文化課程,開展「新旅故事、歌曲進課堂」活動,編寫新旅故事讀本,開展「小好漢永遠跟黨走」校園主題文化創建,將紅色教育融入日常、化作經常。

在運用紅色資源育人過程中,新安小學注重將認知、體驗、踐行結合起來,形成知情意行完整統一的育人全過程。充分利用新旅育人資源,打造「學新旅」三個課堂,讓孩子們在場館體驗中形成對新旅歷史的認知,在形式多樣的活動中將對新旅的認知轉化為具體的生動體驗,在訪學遊學中將認知和體驗轉化為實踐行動,完成知行合一、螺旋上升的全過程育人。

面對新時代,紅色教育亦需要與時代結合,仍須不斷挖掘紅色資源的時代內涵和時代價值。為此,新安小學開展了「我與新旅爺爺奶奶比童年」「童眼看家鄉」「做新時代的小好漢」等主題活動,開展《新旅光榮傳統涵育新時代小好漢的實踐研究》,為新旅精神賦予全新的時代內涵。

紅色教育是新安小學的特色,在一年多的教育實踐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已然產生了紅色示範效應,張大東先生認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新安小學走出了一條紅色教育的特色之路,經得起歷史和現實的考驗。

張大冬同志簡介

張大冬,男,漢族,1971年2月出生,現任淮安區教體局黨委委員、淮安市新安小學校長。辦學實踐中,他把傳承新旅光榮傳統與立德樹人相結合,創造性地打造學新旅「三個課堂」(即實境課堂、體驗課堂、實踐課堂),構建「三小育人」(即敢為小先生、能做小主人、爭當小好漢)模式,探索「黨史+校史」的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新路徑,讓新旅光榮傳統真正融入師生的成長過程,受到習近平總書記親切回信勉勵。收到回信後,張大冬認真貫徹落實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推齣兒童劇《新安旅行團》,實施新旅歷史紀念館展陳提升工程,創建青少年思政教育基地。2021年當選江蘇省第十四屆黨代表,2023年當選全國人大代表。先後榮獲全國陶行知研究工作先進個人、江蘇省第五期「333工程」高層次人才培養對象等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