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線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姚路路:用產業帶動鄉村振興

2023-03-10   新財經新聞客戶端

原標題:連線第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姚路路:用產業帶動鄉村振興

加拿大紅楓林傳媒北京報道 劍雲 風明 王群

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天地,在那裡是可以大有作為的——毛澤東。

毛主席的這段話,放在當今這個時代,依然適用。姚路路女士不僅是這麼想的,更是這麼做的。作為一名八零後女生,姚路路把事業的重心、關注的重點、未來的發展、職業的規劃,全部放在了三農領域,因為她堅信:廣闊天地,大有可為。

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是第一要義

在此次全國兩會上,姚路路準備了3份與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進程相關的建議。其中包括鄉土人才的「引、培、用、留」的機制建立、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都是當下農村的熱點問題和人民群眾熱議的問題。

在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方面,姚路路認為,隨著城鎮化進程地加快,農村大量的宅基地和住房被閒置,這些是農村巨大的資源,如果可以盤活利用,不僅可以把這些閒置資產變成發展的資金,也能吸引更多的項目落地農村,從而促進集體經濟發展,讓農民在家門口就可以就業,更能改變村容村貌,提升鄉村環境質量,讓鄉村更美、村民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更強。

除了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方面的提案以外,姚路路最關注的是鄉村振興中的產業發展。在她看來,鄉村振興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鄉村再創業,是要靠好的思路、好的平台、先進的模式和良好的政策支持等全產業帶動的。

她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農業是一個門檻低入行容易的行業,但是要想把農業產業做大、做優、做強,保持長久的產業生態是非常不易的。農業產業面臨的發展瓶頸是現代化程度整體滯後。農業生產率相對較低。科技支撐力量薄弱,產業化經營水平不高,農產品營銷體系不完善、品牌意識還需提升。

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亦落後於城市,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姚路路認為,首要要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推進生產方式轉型升級,要大力推行生態循環的種養結合模式,深入開展土壤改良行動,減少化肥農藥的使用量,增加有機肥的使用,加強科技支撐加速綠色科技成果轉化。與此同時,政府要加強監管,凈化綠色農產品市場環境,嚴厲打擊違規添加以次充好行為。

但正因為落後,農業產業才有厚積薄發的發展潛力。黨的二十大提出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戰略部署,以此為契機,農村能提供的不僅僅是用於耕種的土地資源,而是豐富多樣化的農產品資源和生態資源,更是可以將農產品加工、養老休閒、文化旅遊、教育培訓等多產業融合的創業機會,農業農村一定是中國經濟發展的下一個風口。

姚路路認為,農業現代化首先是產業思維的現代化,其次是產業模式的現代化。她以宿遷為例,對這個理念進行了說明。宿遷作為京東創始人的故鄉,有著得天獨厚的地利和人和條件。京東的客服中心、華東數據中心、京東雲小鎮都建在了宿遷。

宿遷之前一些地方特色農產品沒有知名度,農民守著富庶的物產卻難以轉化為實際收入。在電商營銷的推動之下,藉助京東等電商平台,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助推經濟轉型升級,提高農民收入,以「電商+企業+農戶」的模式,幫助農戶大大拓寬農產品銷路,電商成為助力鄉村產業振興的強力引擎。

2018年,宿遷市政府發布了「宿有千香」作為宿遷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與京東深度合作,共同開展「宿有千香·霸王蟹」的品牌打造。政企合力下,2021年京東11.11期間,「霸王蟹」銷量同比增長600倍,2021年全年銷量同比增長173倍。「霸王蟹」的成功出圈,加速了宿遷當地螃蟹養殖業的集群化發展。如今,「霸王蟹」成為繼「項王故里」、「中國酒都」、「水韻名城」宿遷的「又一張名片」,亦成為網際網路時代政企合作助力鄉村產業發展的典範。

鄉村振興,人才是發展第一資源

習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全黨要把青年工作作為戰略性工作來抓」。這一論斷深刻提示了青年工作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中的戰略性地位。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人才是第一資源。在姚路路看來,青年富有朝氣和夢想,有理想和擔當,特別是80後和90後這批在改革開放後成長起來的青年,具有學歷高、知識豐富、信息化水平高的特點,吸引各類青年人才返鄉創業,是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的必然舉措,進一步推動專業人才服務鄉村,讓青年在鄉村振興中建功立業,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有力人才支撐。

鄉賢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見賢思齊、崇德向善、誠信友愛等特點。新鄉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當代鄉土的守護者,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新農村的倡導者和踐行者。姚路路表示,江蘇宿遷在全國率先成立的鄉賢協會,對鄉村傳統文化和功能的傳承和發揚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對國家和民族的傳統文化的延續、對鄉村振興人才模式的發掘和培養都大有裨益。

作為一個返鄉創業的八零後年輕人,姚路路自認為返鄉並沒有特別的契機和原因,只是出於對農村農業的熱愛,從始至終堅信農村農業大有可為。

她進一步解釋稱,國家為青年返鄉創業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農業不在是傳統意義上的種地,三農領域必將迎來歷史性變革。農業三產的融合,農村電商網購的深入發展,農業數字化、現代化的發展需求,農村居家、互助式養老產業的發展,和美鄉村的建設等等每一個方向帶動的都是一系列的產業機遇,希望廣大有志青年抓住歷史機遇踴躍的投入到鄉村振興的時代洪流中來。

姚路路坦言,儘管困難時刻都有,各種各樣的困難有時候讓人壓力山大,但是她選擇不低頭、不逃避,直面困難,解決困難,每一個困難都將成為一個人成長的階梯,一份事業不斷上升的永恆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