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咖破圈,到冰震濃縮的升級回歸,星巴克今年夏天很拼。
今天(7月18日),備受喜愛的星巴克臻選威士忌桶釀咖啡,首次在星巴克全國3000多家門店同步上新。
此次新品是星巴克歷時5年的成果:使用單一產地咖啡豆、量身定製的烘焙曲線,在橡木桶中數周發酵,每個環節都經過無數次測試配比。
星巴克開始「卷豆子」,會為行業帶來那些影響?
銷量提升36%
星巴克3000家店集中上「桶釀」
今年夏天,火熱的咖啡賽道湧現出數不清的創新。
相比於去年的鮮果復配、小料添加、跨界聯名,今年的咖啡創新開始上升到豆子,更注重從產地、處理、烘焙等方面,去做更加高維的創新。
在這些產品中,有一款產品特別值得關註:星巴克的桶釀咖啡,這是一款被消費者選出來的產品。
從2020年第一次在星巴克臻選上海烘焙工坊喝到桶釀咖啡,很多顧客就對這種有威士忌酒香的咖啡念念不忘,桶釀咖啡迅速成為烘焙工坊的熱銷單品。
2021年,桶釀產品走出烘焙工坊,在全國各地的臻選門店上線了,社交平台上,出現了大量顧客的熱情安利。
2022年,這個產品進一步登陸上海所有星巴克門店,在咖啡和雞尾酒文化都盛行的上海,有獨特酒韻的桶釀咖啡,銷量節節攀升。
今年,星巴克通過供應端的努力,實現了桶釀咖啡在3000+家門店的覆蓋。這些門店,包括星巴克臻選門店,及上海、北京、深圳、成都、蘇州、杭州的幾乎所有門店。
同時,產品也做了升級,除了以往的經典款桶釀冷萃外、這次還增加了桶釀冰拿鐵,以及兩款桶釀創意特調:迷迭香熱辣瑪麗、流沙青瓜美式。
據了解,今年的桶釀產品,在首批部分臻選門店上市首周的銷量,對比去年有36%增長,創下了歷史新高。
公開數據顯示,面世4年,星巴克中國威士忌桶釀咖啡的採購量幾乎連年翻倍,今年更是上市以來最大規模的一次回歸。
進入中國20多年,星巴克的產品曾一直引領了咖啡行業的創新,誕生了冷萃、馥芮白、星冰樂等經典爆款。
但我發現,今年夏天,以桶釀咖啡為主的幾款產品,甚至呈現出一種「突破體量束縛,實現源頭創新」的態勢。
從生咖到冰震濃縮,再到桶釀咖啡,星巴克今年的突破性變化,給行業傳遞哪些信號?
從生咖到桶釀
星巴克的創新,透露市場新趨勢
星巴克2023財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本財季末,星巴克在全球擁有門店36634家,其中在中國門店數超6200家。
超級體量,給星巴克帶來了超強的品牌勢能,但體量有時也會成為產品創新上的一種束縛:可規模化的生意,難以複製的靈感。靈活、敏捷地捕捉產品趨勢/消費需求成為一種挑戰。
今年4月,星巴克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下文簡稱舒爾茨)在北京大學演講中提到:「星巴克面臨的挑戰之一是,不能使規模成為劣勢。儘管我們在世界各地有超過36000家門店,但我們仍然要聚焦一家店、一位顧客、一位星巴克夥伴和一杯很棒的咖啡。」
今年夏天星巴克的產品突破,從豆子出發,似乎找到了體量與創新的平衡,以桶釀為例:
- 工藝創新:與傳統威士忌過桶釀造的工藝結合,使用單一產地瓜地馬拉咖啡豆和波本威士忌橡木桶搭配,且只用只釀造過一次的波本威士忌酒桶。
- 手工與匠心:在豆子發酵的數周時間,需要多次手工翻桶,才能讓橡木香氣和酒韻恰到好處被生豆吸收,確保生豆均勻、飽滿地吸收酒韻。
- 專屬定製:為了更好地保留酒韻和煙燻感,星巴克還為這款豆子量身定製的烘焙曲線:烘焙過程中精準控制溫度,充分展現咖啡豆的風味。
只用一次、數周發酵、手工翻桶、量身定製、無法量產——這些適用於小批量製作、以往經常在精品獨立小店出現的關鍵詞,如今出現在了星巴克的產品宣傳中,且能做到一次上新超過3000家門店,還是讓行業感到驚訝。
星巴克,正在嘗試突破體量的束縛。
相比於標準化、流水線式的產品,桶釀回歸豆子本身,注重匠心和手作,兼具稀缺和一期一會的情緒價值,更接近需求本質,也是跳脫於市面上」產品配方式「創新的更高難度的探索。
而這樣回歸豆子本身的創新,星巴克今年不是第一次做了。
前一段在社交平台頻頻出鏡的生咖系列,打破「咖啡豆必須烘焙才能喝」的鐵律,使用未經烘焙的咖啡豆,提取咖啡生豆原萃液,主打「輕提神」。
對於國內大量想嘗試咖啡,卻又喝不慣咖啡味的顧客來說,與水果搭配的生咖系列,又一次精準地踩中了消費需求。
再往前看,去年大規模破圈,今年又升級回歸的冰震濃縮,通過冰塊與濃縮咖啡液的大力震搖,讓濃縮咖啡呈現出一種綿密、順滑的口感,也是一種更接近咖啡本質的創新。
今年,冰震濃縮又加入了迷迭香、黃油啤酒等風味創新,回歸上架,給很多「老粉」帶來了驚喜。
而深入了解後我發現,近期星巴克多個產品系列的推出,不僅僅是創新嘗試,類似桶釀咖啡,其實是拿到了足夠的消費者數據和反饋後,才做出的決策。
這些產品的成功,本質上是:中國消費者對於咖啡喜好的愈發成熟,越來越懂得品鑑一杯好咖啡,在咖啡因之外,也有了更多品鑑的進階需求。
多年前,當星冰樂首次在星巴克上新時,也引發了大量討論,如今冰沙類產品已經是咖啡館的經典款,甚至很多新崛起的品牌,都在對標星冰樂打造自己的冰沙類產品。
4年前,當桶釀咖啡在烘焙工坊推出後,全國各地的精品咖啡館開始陸續出現桶釀產品,引發了酒韻風味的產品風潮。
當行業龍頭找到了準確的發力點,就可以突破束縛,一次次引領行業,找到讓消費者心動的產品。
第三空間之外
一杯咖啡,正承載更多情感訴求
最近2年,中國咖啡市場在加速疊代,產品、場景、模式的創新每天都在發生,消費需求瞬息萬變。
舒爾茨在4月份的演講中也再次強調,「我們的事業不在辦公室,我們的關注必須在市場中、在門店裡、在大街上。我需要對消費者趨勢有足夠的理解和敏感,這些趨勢不僅與咖啡有關,而是與顧客和消費者正在做的事情有關。」
回顧中國咖啡的發展史,從最初的第三空間致勝,到前兩年的產品為王,再到如今靠情緒價值破局——
一杯咖啡,要照顧消費者的每一個心理需求,從情價比、顏價比、創新玩法等方面,時時刻刻與他們聯結,參與到他們的生活中,扮演一個不可或缺角色。
回顧星巴克在國內的發展歷程,從第三空間在全球的大獲成功,到星冰樂、桶釀的產品創新,再到今年的沿街取,以及與B站合作的「賜我拋瓦」活動。
空間需求、產品創新需求、情緒價值需求,每一波消費者需求的重大轉變,星巴克都在快速跟進,一步步進化疊代。
而咖啡,始終是一個精神內涵十分豐富的品類,一杯咖啡,在咖啡因之外,消費者會有更多的情感訴求。
在滾燙的紅海競爭中,市場對每個品牌都提出了全方位的要求,任何一個品牌都很難通過其中一項獲得長久的成功,而是必須是每項都優秀的「全能選手」,在每一次需求疊代時緊緊跟上,才能在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