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篡位後,人心向漢,曹丕篡位時,人心不向漢?兩人有何不同?

2022-09-26     小花的生活

原標題:王莽篡位後,人心向漢,曹丕篡位時,人心不向漢?兩人有何不同?

王莽和曹丕建立的王朝都是取代的漢朝,可王莽建立的新朝很快被推翻,曹丕建立的魏朝卻延續了幾代,如何看待當時的人心向背?

《漢書》中的記載:

「是時,吏民以莽不受新野田而上書者前後四十八萬七千五百七十二人,及諸侯、王公、列侯、宗室見者皆叩頭言,宜亟加賞於安漢公。」

「王莽改制」的改革舉措,核心內容就是把當時普遍私有化的土地、鹽、鐵、酒、鑄錢及山林川澤的經營和所有權全部國有化,廢除奴隸制等等。 這些在現代看起來很平常的政策,在古代就是大逆不道,觸動了全天下的世家、豪強,以及依附在他們身邊的普通老百姓的實際利益,於是,人心向王馬上就轉變成人心向漢。

「王莽改制」,他建立的新朝就是代漢,他搞了這個,又得不到大多數人的支持,被推翻後,建立的新朝就變成了篡漢。 王莽也因最後的失敗,本人從萬眾敬仰的英雄變成了人人唾棄的逆賊,史書還把他剔除在皇帝列表之外,王莽身上的標籤從此打上了篡漢逆賊的稱號。 到三國時期的曹操時,因為曹操在一些政策上不願意向世家妥協,世家們不支持曹操稱帝,加之劉備和孫權兩大攪屎棍的存在。

「若天命在吾,吾為周文王矣」,終身未能代漢稱帝,連篡都不敢。 曹操死後,曹丕繼承了曹操的遺產,他想代漢稱帝,並馬上找到了問題的關鍵所在,能否人心向曹不向漢,取決於世家們的支持和認可。 在曹丕的妥協下,

「九品中正制」新鮮出爐了,曹丕把幾乎所有的選拔官員的大權,全部讓給了世家們,漢朝的舉孝廉和察舉制不要了,如何選官任官?你們自己內部玩去,寒門統統要給世家讓路。 於是,人心就開始向曹了,漢朝是什麼?世家們迅速的要把它忘掉,全力支持曹丕代漢,曹丕也如願以償的開國稱帝。 後來的司馬氏,本就是當時最大的世家之一,他們的世家血統比認宦官當祖宗的曹氏更加純正,取代曹氏其實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世家心向司馬氏,也就是人心向司馬氏。

所以,王莽和曹丕的稱帝,是屬於代漢還是篡漢,人心是否向背,完全取決於當時掌握社會資源主導權的世家、豪強和權貴們說了算,不觸動他們的既得利益,甚至給他們帶去更多的好處,就是代漢,就支持你玩下去,反之,就是篡漢,就要推翻你,這就是兩漢時期的人心向背。 本文為一點號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2aacf28fd10cc3aa3e7813d9f91305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