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關專家根據模型預測,今年新冠第二波疫情高峰或會在6月底出現,新增感染人數會漲到約6500萬/周。此外,病毒學專家也表示,新冠病毒傳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更高,每年易感人群規模也更大,因此最終多數人不可避免地會被多次感染。
面對這樣的疫情形勢,有孩子的家庭無疑更加慌張,一方面擔心孩子被新冠病毒找上門,另一方面也擔心孩子感染後情況更嚴重。那麼,孩子感染新冠後到底會有哪些症狀?高熱是不是意味著重症?家長又該如何用藥,何時送醫?我們一起往下看。
孩子感染新冠後會出現哪些症狀?
其實,孩子感染新冠後的表現和成人相似,主要是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包括發熱、咳嗽、咽痛、聲音嘶啞、鼻塞、流鼻涕等,一般發熱持續2到3天。
一部分孩子會有消化道症狀,還有極少部分孩子會有神經系統和心臟症狀,包括抽搐、意識障礙、胸悶、氣短等。
目前大部分兒童新冠病毒感染都是輕型,即只是上呼吸道感染,無肺炎表現。
孩子感染新冠後發高燒是重症嗎?
大家不能單純地以體溫高低來判斷病情輕重。
孩子感染新冠病毒後的重症和危重症病例確實會有一些預警指標,比如患兒體溫持續高於40℃,應用退熱藥仍無緩解,這是重症病例的預警指標之一。
然而,高熱並不等同於重症,如果孩子高熱使用退熱藥後體溫有下降,且熱退後精神好、呼吸平穩,一般無須過分擔憂。
孩子感染新冠後該如何用藥?
目前針對孩子感染新冠的治療手段比較匱乏,全球獲批的幾款抗新冠病毒藥物都是適用於12歲以上、體重超過40公斤、有發展成重症風險的人群,而12歲以下的新冠患兒很長一段時間都沒有明確有效的藥物可以使用。
不過,一篇刊登在國際性植物醫學期刊Phytomedicine(影響因子:6.65)上的研究給出了一些用藥參考。
該項研究對2808名無症狀或輕症新冠病毒感染患兒進行回顧性分析,發現服用連花清瘟的患兒核酸轉陰時間要比基礎治療組快1天,總的住院天數也比對照組要少1天。而且服用連花清瘟組核酸轉陰率較高,尤其是在用藥的第3-6天,連花清瘟組患者累積核酸轉陰率較基礎治療組高63%。
此外研究團隊還發現,服用連花清瘟的患兒使用退熱鎮痛藥的比例只有基礎治療組的一半,且無症狀患兒轉為有症狀的比例也較低。種種研究數據說明,連花清瘟治療兒童新冠確有療效,因此孩子感染新冠病毒後,家長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及時給他們服用。
孩子感染新冠後何時需要送醫?
首先,如果孩子精神差、嗜睡、煩躁不安、難於安撫,甚至出現精神狀態改變、意識障礙或者抽搐等,需要及時就醫。
其次,如果孩子呼吸加快,出現喘息甚至發憋;聲音嘶啞、犬吠樣咳嗽,甚至無法發聲;呼吸費力,如鼻翼扇動,點頭樣或聳肩樣呼吸;口唇青紫,面色蒼白或發灰等情況,也應儘快送醫就診。
再者,如果孩子出現喂養困難甚至拒食;頻繁嘔吐、腹瀉,或出現尿量減少等脫水的徵象;出現超高熱(≥41℃),或持續高熱不退,或發熱時間超過3天;發熱伴有新發的皮疹時,也要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