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迪艾倫是一個有始有終的創作者,如果你經常看他的作品的話,就不難總結出來他的故事的一致性。什麼一致呢?那就是故事的框架。我們之前所說的伍迪艾倫三板斧也大都來源於此,作為一個創作者,伍迪艾倫幾十年如一日的進行創作,且對於一個故事不斷地進行各種版本的演繹,通過演繹,拍出來了很多很多的作品,且並沒有被觀眾們感覺到厭倦,這就是能力。當然,這種能力看多了之後,自然也會有審美疲勞,有時候就會在思想上發問?究竟是什麼導致了伍迪艾倫對於出軌的熱衷?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影片《里夫金的電影節》講述的依舊是伍迪艾倫熟悉的故事,依舊是講述出軌。一對美國的夫婦去參加電影節,然而在這個浪漫的時間段內,兩夫妻雙雙出軌,他們對於眼前的一切的解釋各有不同,但對於目的地的解釋卻出奇的一致。在這個時間段內,這對夫妻對於婚姻,對於愛情的定義開始有了變化。
《里夫金的電影節》本身並不稀奇,因為在很多伍迪艾倫的作品中,本片並不算是上乘,而且本片所演繹的故事也是老生常談,對於伍迪艾倫來說,自打他找到了拍攝的模板之後,對於模板就開始了幾十年如一日的固化,此後,多少年沒換過模板的伍迪艾倫總會對於自己熟悉的故事輕車熟路,這種熟悉也造就了他對於出軌的眷戀,似乎一部他所拍攝的電影當中,如果沒有出軌的話,就不完整。
我們沒法完整的了解伍迪艾倫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但是卻能通過他的作品來看到他的一種理念自始而終。本片中的男主對於婚姻本身並沒有報太大的希望,因為經過了時間的流逝,這種婚姻維繫下來的秘密就是兩個人心照不宣。未來無所謂,現在無所謂,僅存的過去也在時間的流逝之下慢慢的消失了痕跡。
當婚姻進入到了疲倦期,兩個參與者自然而然的想要去尋找新的刺激,好在當今世界在物質觀至上的理念的加持下,人們對於親密關係的維繫變得越來越不在意,因為覺得不合適了就可以肆意的更換,而這對於這對夫妻來說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因此,出軌的前提有了。
因為想要刺激,因為現有的生活無法給他們刺激,於是,出軌就是唯一的他們所能做的選擇。本片中所表達的人們的行為被慾望指使之後,自然無法靠道德的約束來結束。因此,在相互厭倦之後,他們各自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目標。
然而本片的糾結之處就在於兩個人目標的不一致性,而這種不一致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夫妻二人對於慾望的定義。丈夫是一個研究經典電影的人,他對於婚姻或者是愛情的定義來源於與自己所鍾愛的影片中的一部分,當這些影片以一種形式出現的時候,他們是可以在現實中有所映射的,丈夫期待著尋找一個可以完成自己想像的映射的人。這是一種理想化的尋找。而妻子卻有所不同。
妻子需要的是激情,是自己面對著一張白紙一樣沒有任何慾望的丈夫之外的另一種活力四射,因此,妻子很容易找到了更加年輕的對象來完成自己慾望的轉移。而就這一點來說,丈夫在影片中失敗了,他所期待的一切並沒有很好的投射到自己所期待的人的身上,即使是面對著自己期待的姑娘,最終,依舊是用失敗堵上了自己的嚮往。
或許慾望最好的部分總是藏在求之不得之中,這對於丈夫來說或許比得到更加舒心。當然,這其中還包含著一種虛偽的狀態在裡面,丈夫所期待的一切並沒有如眼前的那樣出現且發展,而當自己從經典電影中走出來之後,只不過是單純的尋找慾望的時候,這一切就又都適時的出現在了自己眼前。這或許是一種諷刺吧。
而本片中演繹的這段關係,這段兩夫妻都雙雙出軌的關係實際上是一方對於另一方的反擊。當得知自己的妻子出軌了之後,丈夫並沒有想像的那樣的驚怒,而是用一種平靜的心態接受,這並不是因為丈夫有多麼的高雅,而是丈夫之前在內心中潛藏著的某種慾望終於可以得到釋放。之前的道德觀禁錮著的人生終於可以肆意的狂歡了。這對於丈夫來說天時地利了。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當丈夫認為自己已經穩操勝券且可以大膽的追求自己的感情的時候,一切並沒有如願,他所期待的姑娘依舊是僅僅活在自己的想像里,臨別時侯也沒有以身相隨。丈夫在想像中依靠著自己的意念抱得美人歸,而妻子則是結結實實的找到了一個年輕的肉體。這種差距,表示了春心萌動之後的兩種截然不同的結局,但每一種結局都不是那麼美。
……
你好,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