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低價內卷,門店增收近20%,有咖啡品牌找到突破點?

2023-09-07     咖門

原標題:逃離低價內卷,門店增收近20%,有咖啡品牌找到突破點?

整個飲品圈,9.9元的戰火還在持續,中小品牌如何避免淪為炮灰?

在西南地區,有一個100多家門店的平價咖啡品牌,在價格內卷中似乎找到了一套生存之道:

瞄準新中式、拓寬價格帶、創新奶咖產品……一系列動作,讓陷入增長瓶頸的門店重現生機。

他們是如何做的?一起來看看這個品牌的「突圍策略」。

逃離低價內卷

有區域品牌已找到突破點?

9.9元/杯的瑞幸、8.8元/杯的庫迪、5元/杯的幸運咖……將價格打到10元以內,似乎成為當下咖啡賽道的主旋律。

不少咖啡創業者都感受到實打實的壓力:

「自從頭部接連推出8.8/9.9元,各個門店平均日出杯量下降了100多杯。」

「推活動、拉單量,店裡從早忙到晚,利潤卻少得可憐……」

「自5月開始業績下滑得厲害,再不發動態,別人可能以為店倒閉了。」

在咖啡萬店時代到來,價格戰愈演愈烈的當下,降價拼不過大品牌、靈活性比不上獨立小店的區域中小型連鎖品牌,到底該如何破局?

最近我關注到,誕生於成都的平價咖啡品牌爵渴,似乎找到了一條「逃離低價內卷」的路。

他們將目光鎖定新中式咖啡,拓寬價格帶,並打出「東方味,花果香」的Slogan,從產品、視覺、文化等多維度進行品牌升級。

爵渴相關負責人透露:「對比去年8月,門店數已從35家拓展到170家門店(含簽約門店近250家),私域會員數量從6萬增長到了35萬。」

門店銷量上也有不錯表現,如成都鉑金城店、棗子巷店,四川雅安蘆山店、東北遼寧營口店,日銷量基本可以穩定在500杯以上,最高日營收1.5萬+。

那麼,他們有哪些做法值得關注?

創新奶咖、拓寬價格帶

在價格激戰中「錯位競爭」

1、做出「一口喝出不同」的爆款奶咖,點單率超60%

提高品牌競爭力,產品創新是最直接的武器。

不過,爵渴沒有選擇直接推翻現有的產品體系,而是在原有的產品基礎上做奶基底的創新。

根據美團美食聯合咖門發布的《2022中國現制咖啡品類發展報告》,拿鐵仍是中國咖啡市場廣譜性最強的產品。

「雖然我們沒有教化市場的能力,但是大連鎖的產品普及,能夠幫助我們做產品孵化。」爵渴負責人表示。

於是在今年夏天,爵渴推出了「冰博克JK卡布」系列。即用冰博克為基底,輔以淡奶油,在豐富產品口感醇厚度的同時,補足後段的奶香,由此勾勒出全新的奶咖框架。

「通過更濃郁飽滿的香氣,與大連鎖形成風味上的差異化,從而讓消費者能夠一口喝出不同,打造品牌辨識度。」爵渴負責人介紹道。

據其官方數據,自創新奶基底應用以來,相關產品的銷售占比由5%增長到17%,部分門店冰博克系列的點單率超60%,上架2個月一共賣出了30萬杯。

2、將價格帶拓寬至5~18元,有門店增收近20%

價格帶決定生態位,「平價」是今年咖啡上新的核心關鍵詞,也一直是爵渴發力的方向。

「平價低利潤的經營模式在前期能夠快速積聚人氣,但平價咖啡大量入局,也確實造成了一些門店出現盈利少,回本周期長的問題。」爵渴相關負責人表示。

在他們看來,低價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卷死加盟商」,品牌不可能一味地用價格來侵略市場。只有逃離價格內卷,讓加盟商賺到錢,才能實現品牌良性發展。

於是,爵渴將用戶重心,放在一批追求品質但又對價格敏感的咖啡消費者身上,重點去維護「更懂產品」的用戶,把價格帶從5~12元調整為5~18元。

「讓顧客覺得划算,才能真正建立起口碑。」在客單價整體提升3~5元後,門店盈利模型反而得到了優化,個別門店出現了20%左右的增收。

3、探索「一城一味」,用新中式咖啡做差異化

將新中式文化作為品牌基因,也是近兩年咖啡的流行趨勢之一。

爵渴也看中了這一趨勢,結合「東方屬性」,為品牌找到新的文化內涵:用具有中國特色的茶、果、花、堅果呈現特調風味,由此打造出新的品牌認知。

同時,爵渴還設計了「一城一味」主題,目前已推出「爵渴中國行,雲南花果香」「爵渴中國行,四川更有味」兩個系列,打造出折耳根美式、雲咖·茶生花等多款特色飲品。

爵渴認為,中國咖啡未來的走向和出路,茶咖是繞不開的一環。

其相關負責人透露,未來一年,將重點圍繞茶咖進行研發。為了做出差異化,在茶葉的選擇上,會考慮更純粹的茶底風味,規避噴香茶等復合茶底,同時挖掘更豐富的茶底品種,小眾茶,地方茶或是未來的首選對象。

4、IP、視覺全面升級,提升品牌辨識度

為了契合「新中式咖啡」的定位,爵渴還將門店形象進行了升級。

據了解,全新的門店形象將以原木色為主色調,結合上「瓦楞」這一東方特色,再以經典的克萊因藍進行點綴,給人以清新、自然的感受。

不僅如此,為了讓品牌更加生動,爵渴全新的IP形象取自悟空造型,是一個俏皮的金絲猴,其「百變大咖」的性格特徵,這也與「一城一味」品牌路徑相契合。

咖啡已從價格之爭

轉向品牌差異化的競爭

總體來看,不論是創新奶基底、還是植入東方文化,亦或是提升品質拓寬價格帶,都是爵渴打造自身品牌特色的有效探索。

可以感受到,咖啡賽道的「擁擠」,正在倒逼品牌進行差異化創新,一批曾經以平價為主打的咖啡品牌,開始尋找新的出路。

走過咖啡剛需普及的初期階段,經歷了大連鎖的「價格洗禮」,如今的品牌,已很難僅通過低價標籤來實現彎道超車。

對於消費者來說,在消費一杯咖啡的過程中,低價是福利,沒有人會拒絕,但低價的咖啡,也要先滿足好喝才行。

被低價吸引來的消費者,最終還是要靠品質、顏值、綜合性價比留下來。否則,再具有誘惑力的價格,也只能帶來短期的熱鬧。

更何況,如果品牌自身不具備規模化降低成本的實力,價格之爭,本就是一場無效的競爭。

相比以上游整合能力形成價格壁壘的頭部品牌,中小品牌在供應鏈、現金流並不具有優勢,不論是跟風入局還是被迫捲入而導致的低價行為,都會讓品牌陷入泥潭。

爵渴的突圍也讓我們看到,對於當下的中小品牌來說,相比純粹的低價競爭,更為迫切的是要儘快找准自己的客群,打出自己的獨特標籤,推出具有高性價比的差異化產品,打磨出良性的門店盈利模型。

隨著咖啡市場走向成熟,消費者對於一杯咖啡的需求必將走向個性化、品質化,多元的消費需求也在為品牌帶來新的生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05af34f6c35f117e80c774b567289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