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夜店娃」,為啥寶寶總是愛搖頭?背後的原因不一定都是壞事

2022-05-09     孕育島

原標題:家有「夜店娃」,為啥寶寶總是愛搖頭?背後的原因不一定都是壞事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隨著寶寶年紀的增加,小娃娃們會經常出現一些讓爸媽很難理解的動作,往往讓家長看得一頭霧水。像總是愛手舞足蹈,亂踢亂踹,甚至還經常「搖頭」。

家有「夜店娃」,沒事總愛搖頭玩,寶媽:隨他爸了

8個月的五牛最近掌握了一項新的技能——搖頭!時不時地就會晃起自己的小腦袋,即使周圍沒有音樂,也會搖得很起勁兒;而如果放一些有節奏感的音樂,便搖得更歡了。

五牛媽媽覺得孩子這是遺傳了爸爸,因為寶爸在年輕的時候就喜歡去一些夜店,導致孩子小小年紀,也具備了「搖頭」這樣的本領。五牛媽媽時不時地吐槽:這孩子長大不得經常去「嗨」啊~

對於五牛愛「搖頭」這件事,家裡人沒怎麼當回事,不過周圍卻有人說:孩子是不是生病了,怎麼總是「搖頭晃腦」的呢?一頭午睡的五牛媽媽也是滿心懷疑,帶著孩子去醫院檢查,在大夫表示孩子沒問題後,才把懸著的心放下來。

很多寶寶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出現一種狀況:睡著的時候喜歡搖頭,有時候醒著的時候也搖頭。

寶寶為啥總是「搖頭晃腦」?背後的原因家長要明白

其實,寶寶搖頭只是一種現象,並不是有什麼疾病。愛搖頭,一般是以下原因:

正常的發育現象:

有的寶寶經常搖頭,甚至還撞頭,在外表看上去有種「頭疼」的感覺。其實並非是寶寶難受,而是寶寶成長發育過程中的一種生理現象。

6個月以後的寶寶,他們的前庭系統開始發育,這個時候前庭到了敏感程度較高的階段,因為前庭是維持平衡的器官,而為了更好地發育,寶寶便開始搖頭,來需要尋求刺激。

一種情緒的表達:

半歲左右的寶寶,他們會有明顯的學習和表達能力。當自己有情緒的起伏時,就會有一些方式來表達。像拍頭、搖頭,這些可能都是寶寶的情緒異常興奮,像大人展示自己的好心情呢~

自我娛樂的方式是:

小孩子的音樂感是很強烈的,生活中很多孩子一聽到音樂,身體就會不自主地晃動起來,或者是搖頭,或者是擺動身體,或者是跺腳。

這個時候搖頭就是自我的一種娛樂方式,而往往大人也會對寶寶的行為給予回應,會讓寶寶覺得很有趣,就會更加賣力地「表演」。

對於大多數寶寶來說,像這樣的情況一般到了1歲到1歲半就消失了,但如果孩子一直到2歲以後還有這樣的情況,那麼家長就需要重視起來,及時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了。

寶寶總是喜歡「搖頭」,會影響正常的智力發育嗎?

很多媽媽看著自家娃每天都愛搖頭,甚至還把頭搖得像撥浪鼓一樣,這樣的行為在大人身上早就暈了,為此就會擔心孩子是不是不正常,甚至還會擔心孩子的智力水平。

寶寶總是搖頭晃腦,一般也不會影響到他的智力發育,這種和大人用「搖晃」的方式來哄睡不同。寶寶這種搖晃,大部分都是輕緩、小幅度的搖晃,一般不會對大腦的智力水平造成損傷。

這種有節奏地晃動身體,搖頭,或者是用頭撞擊物品甚至是敲打自己的方式,大多數都是在自己有意識的狀態下出現的,自然不會大力地搖晃,雖然孩子年齡不大,但自己難受不難受還是能分得清楚的。

其實從他們的小表情上,也能看出來寶寶在搖頭的過程中是自得其樂,自然也不會影響孩子的智商水平了。

遇上喜歡「搖頭」的小傢伙,家長應該怎麼辦?

寶寶愛搖頭是正常現象,這樣的現象會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逐漸地消失,家長不必過於擔心。

對於這樣的情況,也不要過分阻止,因為越是阻止孩子搖頭,孩子肯定會更加喜歡搖頭。在寶寶搖頭的過程中,家長可以觀察是否影響到了正常發育,或者是因為頻繁搖頭而形成了哪些壞習慣等。

家長如果實在不想讓孩子出現這樣的行為,可以嘗試利用玩具或者美食來讓孩子暫時忘記這樣的行為。

小島想說:

寶寶搖頭現象的行為,有的孩子會在短時間內消失,有的則可能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存在個體差異,所以家長實在無需擔心,不過如果孩子這種情況持續時間過長,最好還是帶娃去醫院檢查一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f90e174c6b1c68a0e43ef955762fac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