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哭易怒要重視,家長可以試試這樣做,孩子會發生巨大改變

2022-09-30     孕育島

原標題:孩子愛哭易怒要重視,家長可以試試這樣做,孩子會發生巨大改變

「哭」是人的本能,「哭」也是孩子表達情緒最趁手的工具。

月齡小寶寶哭的時候,家長喂幾口奶、在懷裡抱一抱就好了。

但是隨著孩子年齡越來越大,家長發現,孩子「哭」很讓人頭疼。

孩子愛哭,其實力堪比老演員

有的家長也會禁不住的抱怨,自己的孩子好像林黛玉轉世,動不動就嚎啕大哭,哭起來沒完沒了,有時候真心忍無可忍。

部分孩子把「哭」作為滿足心愿的工具,哭的方式也真是五花八門,各種場景各種哭,堪比演技精湛的老演員。

孩子要強,「哭」可不是正確的表現方式

前段時間女兒舞蹈考級,由於班級人數較多,排隊的時候老師就按照來的先後順序排隊,結果不久一個隊尾的小女孩哭出了聲音。

她開始是那種默默的啜泣,然後發現家長和他人關注自己之後,哭的聲音越來越大,嘴裡不停的說「我要站在第一名」

家長聽到這裡,表情略略尷尬,和其他家長解釋自己的孩子要強,凡是都喜歡第一名。

然而女孩兒站到第一名的位置之後,立馬就不哭了。

看到這裡也許很多人不禁會想,要強和哭有什麼關係?排隊站哪裡不可以?至於哭麼?

現在大部分家長對孩子的哭都有自己的解釋,但是能夠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為什麼哭的卻少之又少。

只有弄清楚孩子為什麼哭?才能找到合適的應對辦法。

孩子為什麼哭呢?這些原因家長別忽視

日常缺少陪伴和關愛的孩子喜歡哭,孩子對父母的陪伴需求非常高,但現在很多家庭對孩子的陪伴卻遠遠不足,家庭角色的缺失,讓孩子沒有安全感。

所以當孩子所經歷的事情中,如果感覺心裡不舒服,孩子首先想到的不是如何解決遇到問題,而是選擇用哭泣隱藏內心的恐懼和尋求幫助。

用哭泣或撒潑打滾的方式,試探家長的忍耐底線。

獨生子女主導的當今社會,孩子也越來越金貴,家長對孩子難免溺愛。

很多人覺得孩子小懂得少,在對人性的把握上,孩子往往會採取最簡單的方法,以便於獲得最大的利益。

比如,有的孩子一犯錯,沒等家長開口,就開始哭了起來,這個時候家長往往是高高抬起輕輕放下。

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試探,孩子會發現無論自己犯多大的錯,只要哭一哭,可能就會免除懲罰。

時間久了,孩子就會發現,哭原來可以變成自己的保護傘。

孩子性格內向敏感脆弱,家長要格外關注。

有些孩子恰恰和以上兩種相反,他的內心會非常的敏感和脆弱,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

通常這樣的孩子共情能力非常的強,別人的喜怒哀樂對其都可能造成影響。

還有性格內向敏感脆弱的孩子,很容易陷入自我否定和自我攻擊,因此特別容易陷入到壞情緒中。

而哭成為其表達自身消極情感的方式,因此如果是這種性格的孩子,在孩子哭的時候家長要注意保護孩子的情緒,給足孩子安全感。

孩子喜歡哭泣,家長要學會正確引導!

家長要學會冷靜看待孩子哭這件事,有的家長孩子一哭,便跟著焦慮。

當孩子哭的時候,家長首先要問明白孩子問什麼哭,特別是孩子哭鬧不停的情況下,家長更要冷靜自若。

只有家長冷靜了,才能想清楚如何解決孩子哭鬧的問題。

家長冷靜了之後,哭鬧的孩子也會逐漸冷靜。所以孩子無論何時何地哭鬧,家長要做的就是先讓自己冷靜下來。

家長要給予一定的回應,孩子不分場合的哭鬧,家長頭疼是很正常的,但是不能因為「頭疼」,就放任不管。

孩子哭,無論原因是什麼,都是有一定目的的。

家長不能一味的漠視,這並不是長久的解決辦法,所以家長要學會給孩子一定的回應。

要切記適當回應不等於放縱,讓孩子感覺你在關注他,又要讓孩子明白你的底線是什麼。

家長要給予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很多愛哭的孩子,性格都敏感脆弱,極其缺乏安全感,很容易產生心理問題。

家長高質量的陪伴,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孩子在家長身上能看到關注和鼓勵,遇到事情的時候會冷靜很多,不會一味的哭泣逃避問題,家長的帶孩子之路也會順暢很多。

父母要給孩子起到榜樣作用,家庭教育是孩子的第一課,孩子會在日積月累中將家長的行為復刻下來。

在孩子認知不怎麼成熟的時候,家長要言行一致,讓孩子在規則之下感受生活的變化。

不要遇到事情動不動就發脾氣,不要一不如意就懟天懟地,微笑生活一天是一天,痛苦生活一天也是一天,何不選擇一個讓自己輕鬆的活法呢?

孩子在鬆弛的家庭關係中成長會變得更健康。

結束語:

「人之初,性本善......」孩子愛哭不可怕,可怕的是家長不了解孩子。

孩子猶如白紙,家長如何勾勒,孩子的成長藍圖就會變成什麼樣。

孩子愛哭,家長要有耐心和責任心,找出孩子哭泣的原因,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今日話題

當你的孩子無理取鬧哭泣的時候要怎麼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9c5b424cd9c9363dc549847d7907c4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