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便秘只能靠喝水、吃蔬菜?飲食中不妨加點它試試,很管用

2022-08-02     孕育島

原標題:孩子便秘只能靠喝水、吃蔬菜?飲食中不妨加點它試試,很管用

對於家長來說,家裡孩子有任何風吹草動,父母都像是經歷一場「兵荒馬亂」一樣,尤其是像一些治療許久都沒有效果的「慢性病」,不僅孩子難受,大人也會焦慮不已。

最令家長們苦惱的問題:孩子總是便秘怎麼辦?

說起孩子便秘,估計每位帶過娃的父母都感同身受,便秘在孩子的生長過程中,可謂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小島對孩子便秘的情況也是記憶猶新。

還記得自己當初帶娃的時候,最害怕的就是看到孩子的排泄物不正常,無論是乾的,還是稀的,或者是顏色上有異常,都會讓我驚慌不已。尤其是孩子排便困難時,憋屈得小臉通紅,自己更是滿眼的心疼。

而對於治療便秘的方式,很多人都有「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等常識,不過很多媽媽按照這樣的方式嘗試一番後,發現效果並不如意,那麼為啥喝水和粗娘,也不能解決孩子的便秘問題呢?

孩子總是便秘,可能是這種成分攝入少了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只要是便秘,就要吃很多的粗糧和喝水,不過在經過一段時間這樣的飲食方式之後,發現並不能改善便秘問題。

這是因為粗纖維食物在一定程度上,確實會利於糞便的排出,但是這需要腸道本身有一定的「推動力」。而腸道是否有這樣的推動力,更多靠的則是腸道里的「油脂」。

如果孩子長期不攝入油脂,腸道里的脂肪成分會逐漸變少,再吃粗纖維的食物,也會吸走腸道里的大量水分和脂肪,最後的結果就會導致排泄物越來越乾結,堵塞在腸道內,也就是便秘的情況。

所以說,家長發現孩子有便秘的問題,除了多喝水、吃纖維類食物之外,還要注意孩子腸道蠕動的動力是否足夠。畢竟推動腸道蠕動的動力是依靠足夠的水和脂肪,加上脂肪的潤滑,也能很大程度上幫助排泄物的排出。

因此,在孩子日常的飲食中,「優質脂肪」是不能缺少的,其實從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適當地攝入脂肪就很有必要。畢竟在輔食的製作過程中,能用到油的機會是很少的。

所以媽媽更要注意多給寶寶吃一些富含脂肪的食物,進而來預防孩子便秘情況的發生。

脂肪對緩解便秘有積極作用,如何正確地給孩子補充?

一提到脂肪,很多媽媽不免眉頭一緊,脂肪這類東西往往是和「肥胖」掛鉤的,所以對脂肪更多的還是牴觸情緒,但實際上,脂肪和蛋白質、維生素一樣,都是人體發育所需要的必要成分。

主要是掌握了所處年齡階段所需要攝入的脂肪含量,就不會有肥胖的困擾。

  • 6-12個月的孩子:每天需要攝入食用油量5-10g;
  • 2-3歲的孩子:每天需要攝入食用油量15-20g;
  • 4歲以上的孩子:每天需要攝入食用油量20-25g。

所以,從孩子可以吃輔食開始,不妨在孩子飯菜里添加一些植物油,或者選擇一些油脂多的菜式,像「麻油拌菠菜」等。

另外,像一些肉類、蛋類、奶類和堅果類也含有相應的脂肪,在孩子平時的飲食中,也可以適當地加入,增加體內脂肪的含量。

想要避免便秘,保持「水油平衡」很重要

綜上所述,便秘和我們日常的飲食結構有很大的關係,甚至可以稱之為「吃出來的病」。

想要避免便秘,足夠的膳食纖維是不可或缺的,但同時,排泄這件事也要「水油平衡」,也就是說,吃肉對於排便也是有促進作用的。

老人常說:「吃肥肉可潤腸」,這並不是他們貪嘴的一種說辭,確實,肉里的油脂能增加腸道的潤滑度,可助排泄。所以說,吃適量的肉類是不會導致孩子便秘的。

不過,吃的肉太多,也有會導致孩子便秘的可能,這是因為孩子胃容量有限,肉類進食得多,蔬菜水果吃得就少,攝入的膳食纖維就少,自然就容易便秘。

另外,肉類在消化的時間上需要更長的時間,很容易讓腸胃有「疲憊感」,也容易讓孩子有積食的情況發生。

而且,吃的肉類不對,也不會緩解便秘有積極作用。像一些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炸雞、漢堡等,這些「油炸類」的食物也都要避免。

小島想說:

在孩子出現便秘的問題時,媽媽不妨從日常的飲食結構出發,看看是否缺少了某種成分,這樣有針對性地改進,才能儘快地改善孩子的便秘情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a4303cf3f9a2cdba2142ae257cf37b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