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金餘額規模下降4千億,下半年如何解?

2022-06-17     華道視界

原標題:消金餘額規模下降4千億,下半年如何解?

圖片來源:網絡

上半年,在疫情等多方面的影響下,全國消費貸款和個人經營貸款整體規模持續收縮。4月的行業首逾普遍下降,但是5月因疫情影響略有上升,各家風控策略普遍收緊。在6月疫情反覆的當下,行業風險上升態勢值得警惕。

數據顯示,全國個人消費貸款,截至4月末1年以內的消費貸款餘額8.97萬億,從2021年11月高點9.38萬億,下降了4089億元;一年以上消費貸增長停滯。而個人經營性貸款在4月也打破了此前穩定增長的態勢。為此,央行印發《關於推動建立金融服務小微企業敢貸願貸能貸會貸長效機制的通知》,也意在保證相關信貸規模的穩定。

01

為什麼規模很重要?

信貸規模對於行業的發展速度與質量具有較高的重要性。

注1:本表統計全國範圍的銀行和非銀金融機構的全量數據。

從圖表中可以看到,消費貸款(1年以內)餘額8.97萬億元,已經從2021年11月高點9.38萬億元下降了4089億元。

而在4月份,1年內的消費貸款餘額規模下降946億元;1年以上的消費貸款,餘額規模下降701億元。

4月份,1年以內的全國個人經營性貸款餘額下降907億元至8.35萬億元。

個人消費貸款和經營性貸款規模下滑的影響正在顯現,次級客群大機率會受行業擠壓或發生大規模斷貸。

原因是次級客群的多頭借貸較為嚴重,行業規模收縮時,次級客戶的借新還舊難以為繼。各家消金平台紛紛收緊額度,擔心接「最後一棒」,導致進一步收緊規模,拉斷次級客群資金鍊,導致逾期風險再次上升。

另外,在信貸行業,當規模下降時,由於期間成本和費用具有滯後性,導致營業成本和費用居高不下。公司營業費率升高,經營效率降低,利潤快速下滑,公司的營業將在未來遭遇重創,潛在影響較大。

首要原因是消費金融行業,尤其是網際網路消金行業具有「規模效應」,隨著貸款規模的增長,各種成本和費用的比例會下降,邊際收益增加,貸款規模越大平均成本越低。

下圖是某頭部助貸平台的營業費率表。

目前整個消費金融行業,除了銀行和頭部消金平台外,多處於小而分散的狀態,規模普遍不足千億,經過2021年行業大增長後,整體規模500億元以上的平台也是屈指可數。此前典型的「坍塌式」規模潰縮的案例包括佰仟等機構。

從整個行業看,相比2021年,2022年行業隨著規模和定價下移,催收回款未見好轉,行業批次放款盈利空間下降約50%+。

而未來一旦規模持續下降,加之期間成本和費用具有滯後性,將會導致營業成本和費用居高不下,營業費率進一步升高,利潤進一步降低,整個行業存在較大風險。

02

正在行動起來

分析各大企業的動作,主要有兩點,一是重心轉移至「老客戶」,減少新客戶的投放和獲取;二是提高經營效率(裁員和改革)。

部分平台自去年底已經開始收緊崗位,並進行了人員優化,這也是行業承壓階段的無奈之舉。

行業普遍重心轉移至「老客戶」,拉升件均和戶均,提高期限時,部分金融機構卻在力推合作「新客」策略,在行業動盪期肯定會導致合作資產風險上升。

目前上市的4家助貸平台數據來看,復借率進一步提高至84-88%,各平台新增首貸戶降至近8個季度最低。樂信更是旗幟鮮明提出「聚焦老客戶」戰略,其他360數科、拍拍貸、小贏科技等平台的復借率上升,也表明「聚焦老客戶」已成趨勢。

03

展望下半年

綜合來看,當下行業需要關注的是規模持續收縮這一重要問題,避免「坍塌式」的規模收縮帶來衝擊。

好在利好因素正在增多。

展望下半年,疫情影響逐漸消退,監管態度緩和,支持政策出台等,行業規模收縮趨勢將會放緩甚至扭轉,銀行機構與平台逐漸恢復增長態勢。

消金界也了解到,目前部分助貸平台的負責人對2022年的放款目標依然堅持,這也表明了大家一方面對下半年的經濟復甦保持信心,另一方面也表明對規模縮減的風險認識已經在加深。穩健經營的意義與重要性,還需要重新理解與重視。

文章來源:消金界

作者:JM老師

免責聲明:本文、圖片均轉載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網際網路消費金融ABS有望回暖 美團、京東已發行多款消費貸ABS產品

消費金融採購熱,中郵、中信、中銀、馬上、招聯等引發招標潮

大家都在看

信用卡最新動作 搶占這一消費場景

各大銀行首席信息官,都是什麼來歷?

27家上市城農商行員工工資大揭秘

36家銀行科技人員支撐係數的分析與思考

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迎來「新掌門」,哈爾濱分行行長李志濤正式加入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ea9e82eb436c4e5ab84e10472acce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