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2023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在深圳寶安舉行。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EO湯道生表示,騰訊將邁入「全面擁抱大模型」時代:「以大模型生成技術為核心,人工智慧正在成為下一輪數字化發展的關鍵動力,也為解決產業痛點,帶來了全新的思路。騰訊產業網際網路將通過智能增強、數據增強、連接增強,持續助力產業增強。」
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騰訊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EO湯道生
大會上,騰訊集團高級執行副總裁、騰訊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CEO湯道生宣布,騰訊自主研發的通用大語言模型——混元,正式面向產業亮相。
騰訊混元大模型擁有超千億參數規模,預訓練語料超2萬億tokens,具有強大的中文理解與創作能力、邏輯推理能力,以及可靠的任務執行能力。
目前,混元大模型已經接入騰訊50多個業務並取得初步效果,包括騰訊雲、騰訊廣告、騰訊遊戲、騰訊金融科技、騰訊會議、騰訊文檔、微信搜一搜、QQ瀏覽器等業務和產品。湯道生表示,千行百業也可以通過API調用混元,或者將混元作為基底模型,為不同產業場景構建大模型應用。
他同時強調,騰訊已經和1萬1千家生態夥伴展開緊密合作,推出了覆蓋100多個產業場景的行業解決方案,共同服務千行百業。去年,生態夥伴收入占到騰訊雲整體收入的三分之一,收入增速是騰訊雲增速的4倍。「在探索未來的道路上,騰訊願與夥伴攜手,共同探索大模型等全新行業機遇,持續拓展下沉市場,堅持打磨『好產品』,擁抱『被集成』,搭建『數字化大舞台』,請夥伴當好主角,共建產業智能未來。」
以下是演講全文:
尊敬的各位領導、嘉賓、媒體朋友們:
早上好!歡迎大家光臨騰訊數字生態大會,非常高興再一次相聚深圳寶安,在這裡,我也特別感謝深圳市政府、寶安區政府,一直以來對我們的大力支持。
從上一屆合作夥伴大會到現在,雖然只有一年的時間,但我們與寶安的合作,進展迅速。騰訊雲工業網際網路總部基地,已經助力了300多家寶安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大灣區人工智慧創新中心」和「智能網聯技術創新聯合實驗室」先後建成,全面擁抱人工智慧時代。
這是爭分奪秒的深圳速度,也是全國各地、各行各業加速擁抱產業網際網路的真實寫照。產業數字化,越來越多從構想走向現實。騰訊對實體產業的助力,覆蓋越來越廣,場景越來越深,能力越來越強,我們與合作夥伴的定位與協同,分工越來越清晰,生態也越來越繁榮。
我們深信產品為王,堅定做紮實的技術,構建性能卓越、自主可控的雲產品體系。
五年來,騰訊的研發投入超過2300億,在核心數字科技的許多領域,實現了性能的突破。比如在音視頻領域,騰訊編碼器在MSU世界大賽中,一次性包攬了全部15個世界冠軍。又比如,結合了騰訊雲高性能的星星海伺服器、深度優化的作業系統Tencent OS與自研資料庫TDSQL,騰訊雲在最近一次TPC-C性能測試中,創下了每分鐘支撐8.14 億筆交易的世界紀錄。此外,我們在人工智慧、雲原生、音視頻通訊、區塊鏈、網絡安全等領域,在全球獲得專利授權3.3萬件,申請總數超過6.6萬件,位列中國企業第一名,全球第二。
我們聚焦產業場景,以解決痛點為目標,推動前沿創新加速落地,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在製造領域,騰訊工業網際網路平台WeMake連續三年,入選國家級雙跨平台,幫助60多萬家製造企業,實現了更好的生產管理。在出行領域,我們與45家頭部車企合作,通過騰訊生態車聯網TAI,為超過800萬車主,提供便捷舒適的車上數字生活。在零售領域,我們用雲和連接能力,助力600家頭部零售企業,提高銷售成績,助力品牌發展,其中60多家企業,在微信私域裡銷售額突破10億。在醫療領域,我們的AI導輔診覆蓋全國1000多家醫院,為患者提供更準確的諮詢、更詳盡的解答。
我們讓夥伴「唱主角」,共建高質量的數字經濟新生態。
我們和1萬1千家生態夥伴展開緊密合作,推出覆蓋100多個產業場景的行業解決方案,共同服務千行百業。我們提出聚焦產品,在生態體系中做好數字化工具的提供者,將集成、交付、銷售等環節,更多交給生態夥伴,請夥伴「唱主角」。彼此定位清晰,分工明確,角色互補。去年,生態夥伴收入占到騰訊雲整體收入的三分之一,收入增速是騰訊雲增速的4倍。
騰訊的冠軍產品,廣泛適配和被集成到夥伴的系統中,成為夥伴破局的「尖刀」。例如,我們的資料庫TDSQL,就與250多家合作夥伴的業務系統適配,覆蓋金融、政務、能源、工業等關鍵行業。
立足過往,展望未來,我們也正在迎來全新的機遇。正如騰訊董事會主席馬化騰先生所說,「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增強,讓企業獲得一種越來越重要的生產工具,將數據中潛藏的『信息能源』,源源不斷地轉化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以大模型生成技術為核心,人工智慧正在成為下一輪數字化發展的關鍵動力,也為解決產業痛點,帶來了全新的思路:大語言模型讓人機互動體驗變得更簡單,理解意圖與操控系統的能力也更強大,大幅度提升數字化在產業中的可用性、易用性。企業的核心中樞,也從由人來驅動,走向由人和機器協同驅動,大大提升決策的質量、響應的速度與執行的效率。
騰訊產業網際網路也將全面擁抱智能時代,我們將通過三個「增強」,助力產業建構「智能引擎」,挖掘數據價值,連接場景應用,實現高質量發展。
第一,我們以「智能增強」,構築產業發展「新動能」。
今天我們也非常高興地告訴大家,騰訊自主研發的通用大語言模型——混元,正式面向產業亮相!
騰訊混元大模型擁有超千億參數規模,預訓練語料超2萬億tokens,具有強大的中文理解與創作能力、邏輯推理能力,以及可靠的任務執行能力。目前,混元已經與騰訊的產品,進行了廣泛的對接和集成,在騰訊雲、騰訊廣告、騰訊會議、騰訊文檔、微信搜一搜等多個業務線應用,為用戶提供更貼心的智能服務,提高工作效率。
同時,我們也誠意邀請各行各業接入體驗,企業可以通過API調用混元,或者將混元作為基底模型,為不同產業場景構建大模型應用。
我們始終認為,大模型需要基於產業場景,與企業數據融合,才能釋放出最大的價值。AI通過對企業生產、銷售、服務各個環節的影響,助力產業生產效率提升、服務創新。
因此,我們推出了「騰訊雲MaaS服務」,在騰訊雲行業大模型精選商店中,我們不僅提供混元大模型,還上架了20多種行業最新、最流行的開源通用大模型,以及覆蓋金融、文旅、零售、政務、醫療、教育等20多個領域的行業大模型。
企業可以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模型,然後藉助騰訊雲智能的TI平台,導入企業專有數據,做進一步的訓練與精調,快速生成更有針對性的專屬大模型,滿足企業個性化需求。
同時,我們也將大模型與騰訊的行業解決方案、企業級應用結合,在生產、營銷、售後服務、辦公等多個環節,實現能力提升,達至降本增效。
通過智能生產,我們以創新方式破解場景痛點。例如,在能源領域,我國有大量的電網設備,散布在偏遠地區,依靠人工巡檢方式,故障隱患無法及時發現和處理,影響電力生產安全。我們通過訓練電力視覺大模型,一個模型可以有效適應不同電網場景,具有高檢出率、低誤檢率、支持少樣本訓練、泛化能力強的優勢,助力電網生產經營和減負增效。
我們通過智能營銷,提升服務效率。在營銷分析中,企點分析·AI助手,基於行業模型,讓銷售人員用自然語言提問,就可以獲取準確的商業分析,幾秒鐘可以獲取一份PPT,不再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學習複雜的軟體、製作看板。新一代的騰訊企點智能客服,基於行業模型,結合客戶業務需求進行訓練與精調,可以提供更精準、更詳細的回答,複雜問題的解決率,比之前提升了30%。
在上海仁濟醫院,我們將數智人,與醫療大模型結合,合作開發了「數智人醫療智能客服」,通過這個「虛擬護士」,患者可以用語音,無障礙諮詢,看哪個科室,找哪個醫生,做什麼檢查?系統的回覆也更準確、更人性化。即保障患者高效就醫,也避免了三甲醫院專家資源的浪費。
同時,我們也通過智能辦公,助推高效協同。現在,騰訊會議、騰訊文檔、企業微信、騰訊樂享等應用,已經全面接入大語言模型能力,助力工作效率大幅提升。例如,我們的企業社區產品——騰訊樂享,擁有培訓學習、知識管理、文化建設等多元能力。在騰訊內部使用過程中,沉澱了150萬篇員工創作的各類技術、經營文檔,每月平台瀏覽量超過5千萬次。騰訊樂享搭載大模型能力之後,通過AI助手,可以幫助大家在複雜的資料庫中,快速檢索和提煉對自己有用的信息。在數字化培訓中,AI還能在線進行課程答疑,一鍵生成測試題庫,助力更有效率的企業培訓。
第二,我們以「數據增強」,夯實企業數字化基石。
很多人注重大模型,但對數據關注不夠。數據已經成為社會和企業運行的關鍵生產要素,隨著智能時代的到來,數據將發揮更大作用,甚至成為企業競爭的核心壁壘。在「數據爆炸」的時代,解決好數據的處理、挖掘、安全等問題,將成為企業和開發者必須翻越的山峰。
數據處理能力有多強,決定了業務發展天花板有多高。我們持續增強資料庫、大數據等能力,滿足企業運行中對海量數據的存儲、讀寫、調用和彈性管理需求。
騰訊雲資料庫TDSQL,單實例存儲規模達到PB級別,單實例日請求次數超百億次,在Garner報告中,OLTP(在線事務處理)及輕量級TP能力得分均為國內第一。
我們也推出AI 原生的向量資料庫 Tencent Cloud VectorDB,這是國內首個從接入層、計算層、到存儲層全面AI化的資料庫。當你想在大模型中找到一張帶「貓」的圖片,騰訊雲向量資料庫能在1百毫秒內,從10億張向量化的圖片中,返回查詢結果。
騰訊雲大數據,則通過不同的大數據分析引擎和相應的數據開發、算法開發服務,幫助企業實現數據倉庫、用戶畫像、精準推薦、風險管控等大數據應用服務。算力規模達到千萬核,每天實時計算量數百萬億次,規模量級位居國內第一。我們通過雲原生數據湖倉,將數據倉庫的高性能和管理能力,與數據湖的靈活性融合;實現存儲智能調優、無差別的數據訪問體驗,讓存儲和計算引擎無縫對接。
在數字化時代,企業的日常經營,高度依賴各種數字系統。數據需要在安全合規的情況下被使用。如果數字系統一旦被攻擊,用戶數據一旦被泄漏,對企業經營可能造成重大的損失,對企業信譽帶來長期負面的影響,因此企業必須高度重視與投入數字安全防護能力的建設。
騰訊具備業界領先的安全能力,在威脅情報、風控反欺詐、數據安全、雲安全託管服務、零信任等領域,騰訊安全多年來被權威市場分析機構,評為「領導者」和行業第一的位置,也服務了80%以上的金融行業客戶、90%以上的頭部能源企業、80%以上的頭部車企。
廣州農商行通過騰訊安全「SOC+安全運營體系」,以自動化策略攔截攻擊2千萬條。同時,日常威脅分析時間從原來的4小時,降到了30分鐘,在有效保障系統安全同時,大幅度提升了安全運營效率。
第三,我們以「連接增強」,激發場景創新。
做好產業數字化,還需要推動數據像水一樣,不斷滋養人、財、物等傳統生產要素,才能生長出像參天大樹一樣的、健康高效的企業經營管理體系。流動的水才有活力,而流動的數據才能發揮作用,「連接」就是數據保持流動的「河道」。
過去,我們通過QQ、微信等連接了超過10億用戶。今天,我們也將這樣的連接,拓展到產業場景中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的連接。企業微信連接超1200萬真實企業及組織,騰訊會議用戶數超過3億。
在產業網際網路中,我們仍然致力於連接用戶,把用戶身份貫穿多個企業應用,過程中也發現了企業身份ID管理上的許多痛點。在企業的數字辦公環境中,身份ID是員工進入業務場景的「工卡」。隨著企業內網與雲上的數字系統越來越多,如果不同系統各有自己的帳號"門禁",多重身份ID的維護成本很高,用戶無法在不同系統間自由切換,數據也打不通、不同步,給員工帶來許多不便,同時割裂的權限管理也大大增加了數據安全的風險。
今天,我很高興向各位宣布,騰訊統一身份ONE ID,正式發布。它能幫助企業統一管理員工的身份架構、登錄方式、應用權限,一處管理,各處身份一致。員工用一個身份,就可以順暢訪問各業務系統。One ID不僅與騰訊會議、騰訊文檔、騰訊樂享等,自研SaaS應用兼容,也將全面兼容第三方應用。One ID的統一身份能力,也可以讓業務系統,自由組成鬆散套件,讓企業客戶能夠自由選擇最符合業務需要的應用,有更好的業務聯動體驗。
在全真互聯的時代,我們以實時數字孿生,連接時間、空間、物體和人,基於AI、實時計算、仿真推演、大數據等技術對數據整合處理,實現物理世界在虛擬世界中可觀察、可分析、可預測、可管控。
騰訊與故宮合作打造「數字孿生智慧管理平台」,不僅在線上復刻了古建築的樣貌和結構,還打通了照明、濕度、倉儲、門禁等多個管理系統。可以根據絲綢、陶瓷、青銅等不同材質,自動調整燈光、溫濕度、二氧化碳濃度等參數,為文物提供最適宜的環境,最大程度減少損耗。同時,對煙霧、火災、入侵等危險情況,進行實時監測和預警,保障文物與建築安全。
各位嘉賓,各位夥伴!
過去五年,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數字科技已經深入各行各業,「上雲」已經從「共識」成為「現實」。在產業網際網路的征途中,我們已經開始全力攀登「智慧化」的階梯,開創產業升級新局面。
在探索未來的道路上,我們期待,與夥伴攜手,共同探索大模型等全新行業機遇,持續拓展下沉市場。我們將堅持打磨「好產品」,擁抱「被集成」,搭建「數字化大舞台」,請夥伴當好主角,唱好戲;以持續穩定的合作規則,讓夥伴與騰訊的合作分工更清晰、投入更有積累、收益更可預期。
我們將立足於未來,立足於實效,讓數字化工具在產業中用起來、用得好,以智能增強、數據增強、連接增強,持續助力產業增強。我們會繼續以創造價值為目標,堅定地投入技術與創新,不斷完善產品,提升服務體驗,與生態夥伴、產業客戶同心協力,共建產業智能未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