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1月的第一天,茅台便宣布漲價的消息,瞬間引起一場行業大地震。
面對大哥的漲價,市場關注度也很快來到了「茅五瀘」的另兩位玩家身上。對此,五糧液在媒體採訪時稱,目前沒有漲價的計劃,會靜觀其變。
不過漲不漲價,這要取決於消費者願不願意為其買單。
在這一點上,老二五糧液顯然還是比較被動。
畢竟當下,五糧液正面臨營收凈利潤增速放緩、庫存積壓、價格倒掛、股價低迷等種種問題。
當資本市場與消費市場對其有些信心不足時,五糧液恐怕也很難輕舉妄動。
最近,五糧液剛公布了企業前三季度財報。
財報顯示,今年前三季度,五糧液實現營業收入625.36億元,同比增長12.11%;實現凈利潤228.33億元,同比增長14.24%。
看似企業營收與凈利潤都實現了兩位數增長,但實際上無論是對比自己還是對比同行,五糧液的財報實則難言出色。
縱向對比來看,把時間線拉長,財報顯示,從2018年起五糧液的營收增速開始持續下滑,今年前三季度12.11%的營收增速,實是近6年來同期增速的最低值。
橫向對比來看,今年前三季度營收過百億的白酒企有7家,而在這7家酒企中,五糧液的營收增速則是其中最低的。對比之下,大哥茅台前三季度營收增速達到了17.3%。
若統計更多酒企數據,根據iFinD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20家A股白酒企業實現總營收合計3111.62億元,同比增長15.91%;五糧液依舊沒有跑贏行業平均值。
從凈利潤角度出發,五糧液在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228.33億元,同比增長14.24%。
但同樣的,近年來五糧液的凈利潤增速也在整體下滑,今年前三季度14.24%的凈利潤增速實則也是近6年來同期增速的最低值。
行業來看,根據iFinD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季度,20家A股白酒企業合計歸母凈利潤1189.8億元,同比增長18.92%,五糧液的凈利潤增速同樣也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儘管要要求五糧液這樣的頭部酒企營收凈利潤的持續高速增長並不現實,但從增速持續放緩以及落後於行業競爭對手,這都不難看出五糧液在經營層面的種種問題。
分區域來看,企業半年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五糧液在東部、西部、中部三個區域實現了營收的增長,分別同比增長了11.07%、9.22%、26.89%,但在南部、北部區域卻都在下滑,同比分別下降了8.69%、6.73%。
此外,五糧液的業績壓力,還體現在合同負債以及存貨壓力等多方面。
財報顯示,五糧液在一季度合同負債為55.4億元,對比年初的123.8億元下降了55%。半年報告期末合同負債為36.49億元,對比一季度末55.4億元下降了34%;三季度合同負債為39.48億元,環比有所回升,微增3億元。
所謂合同負債,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酒企產品動銷情況。因為通常情況下,經銷商會對白酒企業先打款,產品交付前經銷商的貨款便計入企業的合同負債里。
也就是說,合同負債越高,說明經銷商對產品銷量越樂觀;反之,五糧液合同負債整體減少,則說明經銷商對產品並沒有太大積極性。
而從庫存情況來看,截至今年上半年報告期末,企業旗下五糧液產品的期末庫存量為2062噸,同比增加7.73%;其他酒產品期末庫存量2.31萬噸,同比增加3.98%;均有所增加。
歸根到底,銷量增速下滑、凈利潤增速回落、庫存壓力仍在,五糧液的業績在一眾酒企中依舊難言出色。
市場表現為何如此,這或許還需要回到五糧液的層面展開分析。
從營收結構來看,從2022年開始,五糧液將其產品劃分成了五糧液產品與其他酒產品量兩類。
首先是五糧液的主品牌,價格倒掛是其近幾年最明顯的問題。
其中五糧液最核心的產品——第八代普五,官方指導價已漲到1499元,但是實際成交價一直在千元左右。
比如在今年雙11期間,一瓶500毫升52度的第八代五糧液,在天貓官方旗艦店中實際購買價格為1079元,而在拼多多的百億補貼活動中,同款產品的售價已經來到了900元以下。
來源:天貓
此外,五糧液在2020年還推出的戰略性高端大單品經典五糧液,官方售價高達2899元/瓶,價格與飛天茅台的市場零售價接近,二者可定義為對標產品。
不過,市場依舊沒有給予這款2899元/瓶的超高端白酒太多認可。
目前雙十一期間,這款酒在五糧液天貓旗艦店售價2299元/瓶,而在蘇寧易購官方旗艦店內,這款酒的價格實則為1600元左右。
之所以價格倒掛,本質仍在於市場投放量超過了市場的消費能力。說到底,還是需求不足,讓銷售商面臨經營壓力,為了回籠資金而低價銷售。
除了主品牌外,五糧液的系列酒日子同樣不太好過,甚至有些拖垮了企業整體水平。
所謂其他酒產品,包含了五糧濃香酒、果酒、露酒、生態酒等酒產品,但目前主要還是以五糧春、五糧醇、五糧特頭曲、尖莊為代表的濃香系列酒。
然而,今年上半年財報顯示,五糧液的其他酒產品占企業總營收比不到15%,上半年營收增速僅為2.65%。
也就是說,目前五糧液德其他酒產品整體營收規模有限,同時營收增速較小,後期增長態勢並不明朗。
來源:企業財報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主要還是在於產品力不足,以及市場競爭的激烈。
以尖莊為例,在今年2月,五糧液在深圳舉行了發布會,系列酒旗下的尖莊品牌推出了新品「尖莊•榮光」,有500ml裝與100ml裝,建議零售價分別為59元/瓶和25元/瓶。
五糧液之所以重點布局光瓶酒,一方面是意識到光瓶酒市場未來可能空間潛力,另一方面也是希望找到一個新的業績增長點。
來源:天貓
不過行業整體來看,目前光瓶酒市場十分分散,幾乎各個地區都有地產性光瓶酒。
在一眾行業玩家中,目前牛欄山、玻汾、小郎酒、瀘州老窖二曲、老村長等品牌市占率靠前。此外,近幾年光瓶酒市場還湧現出了如光良、汾杏一類的新銳品牌;因此光瓶酒市場可謂是龍爭虎鬥,市場競爭十分激烈。
總的來說,五糧液當下的壓力,一部分來自主產品價格持續倒掛,不斷挑戰著五糧液在超高端白酒市場的品牌形象;另一方面來自其他酒產品業務發展較為受限,難以成為企業的營收第二增長曲線。
除了白酒,今年五糧液還因跨界,引來了廣泛關注。
4月18日,一家名為四川五糧液新能源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五糧液新能源」)正式成立,註冊資本為10億元,由五糧液集團100%控股。
隨後市場上關於五糧液準備進軍新能源賽道的猜測,此起彼伏。
對此,五糧液證券部回應媒體稱,此番投資與上市公司關係不大,主要是集團在做。目前集團確實在考察新能源領域,主要是光伏、儲能方面,暫時還沒有更具體的信息披露。
但市場都知道,集團與上市公司實際也是密不可分,畢竟如果集團做得好,也可以把這部分業務放到上市公司裡面。
事實上,這並非五糧液集團第一次嘗試跨界。
2018年,五糧液集團聯手宜賓國資以近25億元的價格,收購奇瑞子品牌凱翼汽車,兩者獲得51%股權
來源:網絡
股權穿透顯示,宜賓市政府下屬國有企業宜賓市汽車產業發展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持有50.5%股權,五糧液集糰子公司四川省宜賓普什集團有限公司持有0.5%股權。
不過後續來看,凱翼汽車整體市場卻不如預期。
目前,凱翼汽主要在售的車型有4款,既有SUV也有轎車。
其中銷量最好的是售價最便宜的炫界,最近半年月均銷量不足1500輛,8月銷量為1425輛。其他3款車型8月銷量排名依次是崑崙賣了624輛車、炫界Pro EV賣了89輛車、軒度賣了36輛車。
其實對於五糧液來說,跨界布局,自然也是想講一些除了白酒之外的新故事。
五糧液也曾直言:近年來,我國白酒總產量呈連年下降趨勢,而行業產業集中度不斷提升,存量競爭格局下的擠壓式競爭態勢越發明顯。
不過,市場上對此也不乏質疑的聲音。
畢竟作為傳統白酒企業,五糧液集團在新能源領域的技術、人才、經驗、管理水平等方面仍有不足,而當下整個新能源領域競爭激烈,五糧液的跨界依舊具備太多的不確定性。
「老大不好當,老二也不好當,當過老大的老二更不好當」,用五糧液前董事長李曙光的一句話,來形容五糧液當下的處境或許極為恰當。
畢竟如今老大再次將差距拉開,而身後的競爭對手們也在奮起直追;如今不管是從消費市場還是資本市場表現來看,夾在中間的「老二」確實有些力不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