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米粉慎吃,吃不對後果很嚴重......

2022-06-06     壟上行

原標題:這樣的米粉慎吃,吃不對後果很嚴重......

很多人無法抵擋嗦粉的誘惑

天越熱

嗦得越起勁兒

可就是這晶瑩剔透

「duai~duai~duai」的粉

卻可能吃出人命!

近日

#廣東人最近需慎食濕米粉#的話題

衝上熱搜

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也同時發布提醒

濕米粉保質期一般為24小時

超過保質期請勿食用

濕米粉包括

河粉、腸粉(卷粉)、陳村粉、

粿條、米線(米粉)、瀨粉、涼皮等

從網友評論中能看出

確實有很多人不知道

為啥濕米粉只能保質24小時

濕米粉營養豐富

水分含量高

是天然的微生物培養基

很容易發餿變質

因此

建議24小時內食用

濕米粉以及泡發的銀耳、木耳等

在高溫潮濕環境下

容易受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種污染

產生致命毒素——米酵菌酸

米酵菌酸雖然名為「酸」

其實是一種脂肪類物質

2020年黑龍江省雞西市致9人死亡的「酸湯子中毒事件」,「罪魁禍首」就是米酵菌酸。據統計,2010~2020年10年間,全國發生此類中毒14起,84人中毒,37人死亡。

椰毒假單胞菌來源於土壤

怕熱

正常烹飪就能將其殺死

但是被它污染的食物

在適宜的溫度和濕度條件下

長時間放置容易產生米酵菌酸

而米酵菌酸的耐熱性很強

120℃高溫下1小時仍可保持毒性

容易引起食物中毒

米酵菌酸的急性毒性很強

進食後即可引起中毒

對肝、腎、心、腦等重要器官

均能產生嚴重損害

且暫無特效解毒藥物

一旦中毒

致死率高達40%~100%

濕熱天氣

椰毒假單胞菌很活躍

此類食物中毒

也多發生在夏、秋季

誤食米酵菌酸怎麼辦?!

三個字:去醫院!

米酵菌酸中毒發病急促

潛伏期一般為30分鐘~12小時

少數為1~2天

米酵菌酸中毒會造成

消化系統、泌尿系統和神經系統損傷

主要症狀有

上腹部不適、噁心、嘔吐

(重者的嘔吐物呈咖啡色)

和輕微腹瀉等

重症病人多呈肝昏迷

中樞神經麻痹

並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病情、愈後情況與攝入的毒素量有關

此外

吃了同樣食物的人

即使沒有中毒症狀

也應立即就醫

如何避免米酵菌酸中毒?

穀類發酵製品、濕米粉

長時間泡發的木耳、銀耳

糯米、小米、高粱、馬鈴薯等

變性澱粉類製品

食用不當

都會引起米酵菌酸中毒

穀類發酵製品包括

北方的臭碴子、酸湯子、格格豆

南方的湯圓、發酵糯小米、

吊漿粑、糍粑、醋涼粉等

預防米酵菌酸中毒

要注意

家庭中有害微生物很難控制

<應儘量避免自製發酵米麵製品>

如需自製

則要保證原料安全

過程通風、衛生

及時晾曬或烘乾

不要直接接觸土壤

防止污染

<正規場所購買>

選購濕米粉

要選擇正規商家

並仔細閱讀產品標籤

留意產品感官性狀

選擇外形規則、色澤正常

且沒有霉變的食品

還要關注生產日期、保存期、儲存條件

市場監督管理局要求

散裝濕米粉的銷售者

需在儲存容器外

或貨架、貨櫃等顯著位置

用公示牌或標示牌標明

食品名稱、生產日期或生產批號、保質期

以及食品生產經營者的名稱

地址、聯繫方式等

<超過保質期切勿食用>

濕米粉的保質期一般是24小時

並且需要低溫儲存

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麵亞種

最適產毒溫度為26~28℃

濕米粉需要在低溫下貯放、運輸和銷售

因此,建議現買現吃

同時要關注其存放溫度

<木耳浸泡時間不宜過久>

長時間泡發的木耳和銀耳

容易產生米酵菌酸

因此,建議現吃現泡

不要過夜浸泡

如木耳表面發黏、無彈性、有異味等

不論是新鮮的還是泡發的

都不要食用

來源 | 科普中國、央視三農

編輯| 夏倩

編審 | 許蓓

監製 | 楊斌

壟上行視頻號

歡迎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61ae8111a714e3d6c0ef244a7a9ea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