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湖北 惟楚有材
什麼蔬菜能算作蔬菜界的一哥?
提起這個問題,就不能不提「土豆」了!
土豆絲、土豆片、炕土豆、炸土豆、土豆燉牛肉,
隨隨便便就可以列舉出土豆的N種做法。
可萌可御,經典百搭的土豆,
真可算得上是蔬菜界經久不衰的「神仙單品」。
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一位土豆中的「明星選手」:
恩施硒土豆!
恩施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稱恩施)位於鄂、渝、湘結合處,東連荊楚,南接瀟湘,西臨渝黔,北靠神農架。境內絕大部分是山地,平均海拔高度1000米。「雲遮幽岫千重邈,瀑掛翠屏萬仞懸」的景象在境內屢見不鮮。「八百里清江,八百里畫廊」,作為恩施的母親河,清江橫穿恩施,養育了恩施人民。
恩施年平均溫度在13~16℃以下,相對濕度80%~85%,年均降雨量1400毫米,每年的5至10月,有近半年的時間均為土豆收穫季節。海拔高,氣候涼爽,風速大,病蟲害少,是土豆優良的天然繁殖基地。
恩施被譽為「世界硒都」
恩施市是迄今為止"全球唯一探明獨立硒礦床"所在地,境內硒礦蘊藏量居世界第一,是世界天然生物硒資源最富集的地區,被譽為"世界第一天然富硒生物圈"。
硒有延緩衰老、增強免疫的神奇功效,每一顆從恩施出來的土豆,都富含滿滿的硒元素,都是來自大自然的饋贈。
恩施硒土豆
「早上金蘋果(指馬爾科品種肉色金黃)、中午馬爾科、晚上洋芋塊塊打湯喝」,從恩施這句流傳甚廣的俗語中,可以看出土豆在恩施人民的生活中的分量。
在恩施農村,基本家家戶戶種土豆,手工播種、農家堆肥,絕對的純天然綠色食品。
恩施種植土豆歷史由來已久,據記載,300多年前,來自安第斯山脈的土豆,開始在恩施種植。
1983年,「中國南方馬鈴薯研究中心」成立。此後數十年,該中心選育出鄂馬鈴薯3號等10多個國家或湖北省審定新品種,累計推廣面積4億多畝。
恩施土豆獲「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稱號
2017年11月,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恩施馬鈴薯"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
2018年7月,「恩施炕小土豆」作為楚菜代表登上外交部藍廳湖北全球推介會的舞台。
「恩施炕小土豆」登上外交部湖北全球推介會舞台
「恩施硒土豆」含硒量遠高於其他品種土豆,維C含量也極高,為蘋果的數倍,富含8種人體必需的胺基酸。口感軟、糯、香、綿,只需白水煮熟,便是一道美味!
恩施硒土豆
勤勞浪漫的恩施人民,把土豆做成了諸多吃法:炕土豆、炸土豆、蒸土豆、煮土豆、土豆飯。要是來到了恩施,當地人招待你吃一桌「土豆宴「,那可是至高禮儀了!
恩施土豆宴
2022年,恩施土豆常年種植面積約160萬畝,總產量150萬噸以上,綜合產值超80億元,栽培面積占湖北省「半壁江山」,居全省第一位。
恩施土豆
現在恩施土豆已經走出了大山,
來到了千家萬戶的餐桌上。
可愛又美味的恩施土豆,
正在作為美麗恩施的一張名片,
散發著無限魅力!
END
來源 | 湖北農業品牌研究院
作者|肖揚
編輯 | 宋嘉誠
編審 | 李春花
監製 | 丁小平
壟上行視頻號
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