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產種苗餌料行業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仍將持續增長
1、行業技術水平及特點
水產配合飼料是根據水生動物的營養需求,將原材料按一定比例均勻混合,精加工而成一定形狀的飼料產品。水產飼料按照用於水生動物的生長階段可以分為種苗開口飼料、種苗飼料和育成飼料等。
在水產養殖行業中,同一水產品種在不同生長階段的養殖技術、資金投入、風險、環境要求等差異較大,因此養殖戶一般只專注其中一個生長階段進行養殖而非全生命周期養殖,整個行業呈現出從魚苗養殖到成魚養殖的鏈條,成魚養殖戶需從上游養殖戶購買生長至一定階段的魚苗繼續喂養,直至達到成魚出售階段。其中開口期魚苗養殖難度高、風險大,苗種的孵化率低、前期開口死亡率高等問題,制約了苗種的規模化、批量化生產,從而加大了整個水產養殖鏈條的成本。
在胚胎正常發育成魚苗階段中,提高孵化率是人工繁育獲得成功的重要環節。在該階段中,開口的含義即仔魚在卵黃囊即將吸收完畢時,開始主動攝食外界餌料生物的現象,種苗開口飼料主要飼喂水生動物包括魚類仔、甲殼類幼體等,被稱為種苗的「嬰兒奶粉」,是技術含量最高的飼料類別。以石斑魚為例,其受精卵在孵化後開口,隨著卵黃囊逐漸被消耗,內源營養轉變為外源營養,若此時無法攝食食物,仔魚就會因飢餓而死亡。水產開口配合飼料可用於從卵黃囊期仔魚到幼魚的發育階段,在該階段生長波動較為劇烈,仔魚開口後,需要從外源補充大量能量,攝食適口種苗開口飼料可促進其良好、快速生長,提高魚苗體質,若在該階段飼料不適口,則仔、稚魚攝食艱難,從而導致魚苗器官發育不全、體質差,甚至引發仔、稚魚絕食,孵化成功率將大大降低,從而影響魚種質量。
開口階段對飼料種類的選擇指標主要有餌料粒徑、可捕性(游泳速度、分布水層)、相對丰度和適口性等,其粒徑和配方均需要根據飼養品種的發育階段進行相應改變,既要滿足在水中營養元素不易流失、易被消化、粒徑大小要與飼喂個體的口徑吻合的特徵,具有一定的漂浮性等營養、物理性質,還需進行原料細微粉碎、細小顆粒成型的生產工藝,因此無論從配方技術、還是從生產技術,種苗開口飼料為高端水產飼料。
2、行業發展趨勢
(1)微膠囊飼料助力我國特種水產開口配合飼料市場進一步推廣
微膠囊技術是指通過特定方法和設備將成膜材料包覆固體、液體或氣體材料形成微小粒子的技術,形成的微小粒子稱為微膠囊,其粒徑範圍一般在1-1,000μm。微膠囊通過包裹物料改變其物化特性,可滿足水產種苗開口餌料水中穩定性和懸浮性的特殊要求。同時利用微膠囊餌料代替橈足類等生物能進一步提高魚苗的孵化率和活性,有效降低發病率,避免水質惡化,從而提高後續養殖的成功率和降低養殖成本。
目前雖然石斑魚等特種水產品種人工繁育已獲得成功,但苗種的孵化率低、前期開口死亡率高等問題,制約了苗種的規模化、批量化生產,從而加大了特種水產品種的養殖成本,因此提高特種水產品種孵化率是降低水產養殖成本的主要途徑。目前國內水產種苗開口飼料尚未形成規模,但隨著水產養殖精細化程度、技術性要求的不斷提升,種苗開口飼料需求將進一步釋放。隨著微膠囊飼料的優勢逐漸被廣大養殖業主認可與接受,以及包括越群海洋在內的水產飼料企業對微膠囊生產過程中的噴霧乾燥技術等核心工藝技術的掌握,將會逐步提高國產特種水產開口配合飼料的市場占有率,因此發展微膠囊先進生產工藝對推動我國國產化特種水產種苗開口飼料市場規模的進一步擴大有重要意義,將助力國產品牌產品占據國際水產種苗開口飼料的主流市場。
(2)差異化發展助力企業前行
伴隨下游養殖行業對專業化、高檔水產飼料的需求不斷增加,水產飼料企業在各細分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現階段我國水產飼料產品同質化現象較為明顯,一方面,與國外大型水產飼料企業相比,我國水產飼料行業的市場主體規模相對較小,在企業水產產品技術含量、產品研發、生產規模、營銷組織管理等方面尚待完善;另一方面,下游養殖行業的整體技術偏低限制了飼料企業對更高技術含量的產品的投入,使中小型飼料企業偏離了以技術為主線的行業競爭軌道。
因此水產種苗餌料企業要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脫穎而出,就必須全面創新,戰略布局差異化發展策略,發展高端水產種苗餌料,把握客戶和市場的差異化需求,建立產品優勢,形成核心技術競爭力。
3、行業格局
我國水產養殖業與已開發國家相比基礎較為薄弱,水產飼料工業的發展與漁業發達的美國、挪威、日本等國還有一定差距,如高效人工配合飼料、幼魚種苗開口飼料等仍需進口才可滿足水產養殖業的需求。歐美、日本飼料企業由於業務起步較早、技術儲備雄厚、規模較大、品牌影響力較高,在國際水產飼料行業占據優勢競爭地位,同時,相對於國際水產飼料起步較晚,我國水產種苗飼料的普及率較歐美等已開發國家低。
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水產飼料生產國,水產飼料的生產和消費均居世界首位,我國水產飼料企業經過多年的技術沉澱和服務優勢,部分產品已可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以廣東海大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通威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粵海飼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等為代表的中國企業在水產配合飼料領域占據了一定的市場份額。同時,技術研髮型水產飼料企業憑藉與開口料和種苗料相關的多項核心技術和核心產品,填補了國內外多種特種水產種苗養殖飼料空白,打破國外企業壟斷局面,實現產品國產化和品牌民族化。伴隨我國水產養殖技術逐漸提高,重視環境保護和食品安全問題,我國水產飼料企業積極研發高端水產飼料,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產品的附加價值,促進飼料產業健康、持續發展。
4、特有經營模式及周期性、區域性、季節性
(1)周期性
水產種苗餌料與水產種苗養殖業直接相關,當前國內水產品市場需求總體處於上升階段,促進了水產養殖的平穩發展,帶動了水產種苗餌料市場需求不斷增長。因此,水產種苗餌料行業未來較長一段時間內仍將持續增長,不存在明顯的周期性特徵。與此同時,水產種苗餌料行業體現出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的趨勢。儘管水產養殖業的技術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受到災害性天氣、水產養殖病害複雜化、水產品價格波動加大等因素的影響,我國水產種苗餌料的需求量仍會出現一定波動。
(2)區域性
從區域發展來看,我國水產種苗餌料行業的產業區域主要集中在東部沿海和中西部長江沿江地區。不同區域的養殖品種和養殖特點均有一些差異,沿海地區養殖品種相對較多,對蝦、金鯧魚、海鱸魚、石斑魚、藍子魚、大黃魚、黃顙魚等特種水產多分布在沿海地區,內陸省份則以草魚、鯉魚、鯽魚等淡水品種養殖為主。
(3)季節性
水產種苗餌料銷售受到水產養殖季節性的影響,而水產養殖季節性特徵則受到水產動物生活習性的影響,除鱘魚、鱒鮭等少量冷水魚外,大部分魚蝦的最佳生長溫度在20℃-30℃之間,因此每年的5-10月為水產養殖動物的最佳生長期,也是水產種苗餌料的銷售旺季。
5、行業門檻及壁壘
更多行業資料請參考普華有策諮詢《2024-2030年水產種苗餌料行業細分市場調研及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同時普華有策諮詢還提供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諮詢、項目可行性報告、專精特新小巨人認證、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認證、十四五規劃、項目後評價報告、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諮詢等服務。(PHPOLICY:L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