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島上的心臟科醫生
今天,和兒子一起聊《奧本海默》。
二戰期間,奧本海默主持了美國科學界的一號工程,曼哈頓計劃,最終搶在納粹德國之前研製出了原子彈,被稱為「原子彈之父」。而核武器造成的22萬人死亡的巨大災難和對人類的巨大威脅,也讓他後半生也沉浸於悔恨之中。
我和高一的兒子一起共享了3小時的電影盛宴。我問兒子,「很奇怪,有的人只要聊上5分鐘,就感覺枯燥乏味,想掉頭就走。而這3個小時,卻不知不覺,使人沉浸於其中,全程讓我們不斷感受,思考。你想成為像諾蘭那樣的人嗎?」
兒子進入了思考之中。
我計劃把諾蘭所有的電影重看一遍,和諾蘭生在同一個時代是我的幸運。優秀的諾蘭給我和兒子有了一個很好的溝通。
奧本海默的故事,給了我們眾多的啟發。
1.種善因,必結善果?
科學家,臨床醫學家,為了理想,事業而不僅是生計,不斷攀登醫學的高峰,但須知,善良的願望不一定帶來美好的結果,我們的干預可能造福患者,也可能有不可預知的後果。我們需要更加強大,更加睿智,也需要更加謙卑,我們需要增加人文的修養,不斷反思科研的社會意義,積極的或者危險的。
種善因,但若不得善果,那結善因的意義在哪裡?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很少有哪種職業的成功是對人類100%有好處的,不必陷入善惡糾纏的。醫生是的。
饒毅先生曾講到,醫生的職業集高尚、有趣和實用為一體,我經常想,患者將健康和生命交給我們,這是怎樣的一種信任!能成為醫生,能一生為人類健康和生命打拚,又是何等的幸運。
一直以來,我努力做有情懷、有厚度、有溫度的人民健康守護者。
為能成為醫生中的一員,而感到深深地自豪。
2.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奧本海默是將量子理論帶到美國的拓荒者,已經是公認出色的科學家。這時候,從專家轉型管理者,有可能有新的成就,也有可能就遇到了嚴重的水土不服,管理搞不好,專業也荒廢了。還有同仁諷刺的將他稱為:「科學家中的政治家!」而他專注於把事做好,為了研製原子彈披荊斬棘,完全不顧自己,也不顧及其他人的感受,這是他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樣也為英雄悲劇的落幕埋下伏筆。
影片對於反派原子能委員會主任施特勞斯,不一定公平。影片控訴,聽證會是施特勞斯對奧本海默的設局陷害,但這一指控也停留在上帝視角,自圓其說,缺乏有力證據,有用力過猛之嫌。
50年代初的美國,麥卡錫主義盛行,以奧本海默的背景和社會關係,沒有施特勞斯,也會有其他人去關注和誹謗他。
原子彈之父奧本海默的成就,是時代的成就,他的悲劇,也是時代的產物。
一段時間來,自覺到處磕磕碰碰,但又不得不前進。衝撞的對象,有時候是人、是利益,有時候是工作、文化、甚至是時代。只要前進一點,就會在很多方面產生摩擦,無法筆直前進。面對挫折與誤解,我也在想,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努力?
須知:困難在人生中本是常態;無憂無慮、皆大歡喜的結局只存在於童話之中。人生窮乏處,提醒自己,堅毅已在進化中嵌入基因,事能不能辦成,在於努力和堅持,在於運氣和資源等多因素作用的結果,不必憂心忡忡,患得患失,只要正道直行,達觀自愛,堅持到底,總能樂在其中。
張樂知點評:
老爸的文章說教太多,木秀於林風必摧之,說的很好,我覺得奧本海默成為時代的盜火者-普羅米修斯不妥。奧本海默的挫折和他鋒芒畢露的性格有很大關係,與時代關係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