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李嘯天
2023年已接近尾聲,又到年度盤點時,具體到好萊塢,沒人能夠想到票房表現最好的前兩部電影,居然是《超級馬力歐兄弟大電影》的13.6億美元與《芭比》的11.9億美元,它們也是年度僅有的票房過10億的兩部。排名第三的是《銀河護衛隊3》的8.45億美元,與前兩名差距明顯。
前幾年傲視好萊塢的迪士尼,終於迎來了潰敗的一年,自己出品的作品一敗再敗,沒有幾個賺錢的。迪士尼CEO鮑勃·艾格也認識到了自家公司所面臨的窘境,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未來的迪士尼將更加注重電影質量的提升,同時避免在作品中過度融入政治正確元素。
讓電話還原為電影,減少政治正確的表達。
這個觀點看起來很荒誕,似乎更應該由中國的電影公司的老闆來說,怎麼變成了美國的電影老闆來說。
不是說美國更自由,更開放嗎?
政治正確害死人。黑人版《小美人魚》簡直就是一個笑話,拉丁裔超英《藍甲蟲》撲街撲到無形,《驚奇隊長》里的穆斯林肥胖版「驚奇少女」以及黑人女英雄莫妮卡·蘭博隊長,更是刷新了觀眾容忍度的下限。
《超級馬力歐兄弟大電影》與《芭比》的亮眼表現,就充分印證了電影之所以是電影的本質。
「超級馬力歐兄弟」是一個古舊款經典手游,它們的玩主目前都是有消費能力卻沒有太多時間進入電影院的中年人,要想將他們拽回電影院,那麼這款遊戲的大電影就必須要擁有足夠的懷舊感,而且故事要好看,品質還不能差。《超級馬力歐兄弟大電影》明顯全都做到了,即便我群挑剔的大公,看完後都震精不已,擦著內牛滿面的激動淚,用顫抖的手寫下了《:有史以來最成功的遊戲改編電影,沒有之一!》一文。
沒有別的,就是《超級馬力歐兄弟大電影》讓曾經的遊戲玩主夢回童年,大大滿足了他們的懷舊感。
電影,是成人童話,就是要讓人的夢想在大螢幕上實現。
《芭比》之所以成功,也是成功讓現在的少女以及曾經的少女們找回了她們壓在心底的公主夢。幾乎每一個女孩,曾經都希望自己能夠住在一個夢幻般的粉色房子裡,擁有各種漂亮的鞋子,還有各種漂亮的裙子,有超級大滑梯,過著公主一樣的夢幻生活。《芭比》,讓這一夢想完美呈現。
《超級馬力歐兄弟大電影》與《芭比》在2023年里成為了兩個成功的樣本,它們清晰的定位,為後來的電影起到了標識性意義。
《旺卡》出在了《超級馬力歐兄弟大電影》與《芭比》之後,尤其與《芭比》的類型極其相似,橫向一對比,立馬出真識,誰比誰尷尬,一目了然。
《旺卡》作為《查理與巧克力工廠》的前傳,與正傳相比,縱向來看更清楚。
要知道,本質上《查理與巧克力工廠》是一部兒童文學作品,作者是挪威作家羅爾德·達爾,除了這一部,還有續集《查理和大玻璃升降機》。此外,羅爾德還有《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好心眼兒巨人》《瑪蒂爾達》等知名作品。
《旺卡》沒有選擇拍攝續集《查理和大玻璃升降機》,而是自編故事,選擇拍攝了《查理和巧克力》工廠的前傳。利用的是蒂姆·波頓執導的2005版《查理和巧克力工廠》里提供的一些零散的信息,補綴編纂成了一個新故事。就像《彎刀》來自於《恐怖星球》一片里一段「偽預告片」。正片出來後,編導看大家對其中的片段感興趣,需求即市場,乾脆整出一部新電影來好了。
由於羅爾德·達爾童年時期,姐姐與父親相繼去世,他跟隨母親長大,童年生活並不是那麼愉快。這些好的與不好的經歷,都被他融入了自己的作品之中,所以羅爾德的作品帶有一些暗黑的元素,《查理與巧克力工廠》就是其中的典型。
在成年人看來,《查理與巧克力工廠》是一部淚中含笑的悲傷童話;在兒童眼裡,《查理與巧克力工廠》則是一部妙趣橫生的成長童話。不同的人,不同的立場,都可以這個故事裡找到自己想要的點,使得這部暗黑童話擁有了多重可解讀性。
按無論如何,《查理和巧克力工廠》滿足了孩子們做夢都想擁有一座巧克力工廠,裡面充滿了奇思妙想,而且任何東西都可以吃,任何東西都是糖果做成的。這個想法就像是每個女孩都想在《芭比》里過一把公主生活一樣。
《旺卡》作為前傳,最大的不足是忘記了正傳真的是一部童話,無論黑暗還是魔幻,總歸還是一部童話。而《旺卡》所有的努力,都用在如何將故事編圓上,卻又沒有能夠再往前稍稍走出一小步,忘記了故事的根本屬性,搞得《旺卡》有些不倫不類。
說它的故事是成人故事吧,它處處透著幼稚,處處透著不成熟,還有很多的莫名其妙。而說它是童話吧,它的各種設計又明明對孩子們不夠友好,整部影片都挺莫名其妙的。
就好比大家看完了《指環王》,想去看看前傳的《霍比特人》。兩者之間的關係是在《指環王》里出場並不多的人物比爾博·巴金斯。那麼,既然是講霍比特人比爾博·巴金斯的故事,那麼整個故事都圍繞著他展開就好了吧?
其實,並不。
《霍比特人》中真正出彩又富有亮點的,其實是13個小矮人,他們占去了絕大多數笑點,也占去了大部分笑點。
《查理與巧克力工廠》的主角是查理。「查理和巧克力工廠」、「查理和大玻璃升降機」,這個起名方式不是與「哈利波特與密室」、「哈利波特與火焰杯」不是一個路數嗎?查理是當之無愧的第一主角,威利·旺卡只是巧克力工廠的工廠主,只是一個配角。而且,還是一個並不算太討喜的配角。
《旺卡》將威利·旺卡升為了男主角,那麼作為童話故事,就一定要圍繞旺卡,擁有格式好玩的人物,來填補旺卡自己魅力不足的問題。就像13個小矮人圍繞在比爾博·巴金斯身邊一樣。
《旺卡》的身邊,的確圍繞了幾個小夥伴,可是不是為了填補旺卡魅力的補助,而是填補政治正確的不足。因為,這幾個角色,分別是黑人小女孩,年邁的會計,不善言辭的拉丁接線員,邋遢的喜劇演員,基本上代表了老弱病殘,還有白黑拉丁各色人種,他們的存在,不是為了讓孩子們覺得他們好玩,覺得他們有趣,而是在童話里加上政治表達,為了彰顯自己最整整正確。
丟你老母嗨!
忘了自己究竟在幹嘛了吧?
為什麼要在這樣的影片里,非要塞進去政治觀點呢?更何況,非要說的話,奧帕倫帕人的存在可是典型的種族歧視哦。真是臉都不要了。
《旺卡》里的小夥伴們非要這樣,其實還有一個挽救的辦法,那就是那個聽有些滑稽搞笑的橘面人奧帕倫帕人的身上,其實是可以玩出新花樣,可以非常好玩的。就像《神偷奶爸》里的小黃人一樣,出其不意的小配角,結果卻格外精彩,以至於擁有了自己的故事。
但是,休·格蘭特飾演的奧帕倫帕人,一點都不討好,對兒童來說,休·格蘭特的扮相實在是太沒有吸引力了,甚至還驚悚。
話說,本片請來了休·格蘭特、「憨豆」羅溫·艾金森兩位咖的加盟,結果他們身上的優點一點都沒有挖掘,真不知道請他們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就是為了怕他們找不到工作,友情送錢麼?
威利·旺卡身為魔術師的特性,也沒有好好挖掘。
歌曲創作了不少,可是真正好聽,又足以流傳的,又一首都沒有。搞毛啊!
整部影片,明明可以看到有很多可以吸引兒童的招數,可是都沒有用,卻爛招頻出,將自己搞的稀碎,真是好沒道理。
總之,對《查理和巧克力工廠》感興趣的觀眾,再來看《旺卡》,一準是失望的,其實是沒有達到預期。
就,挺可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