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最好的愛情片,非此片莫屬

2023-10-29     邑人電影院

原標題:2023年最好的愛情片,非此片莫屬

本文作者:李嘯天

很仔細地回憶了下近些年來好看的愛情片,極少。最好的莫過於《愛樂之城》,然後就再也找不到一部可以與之相媲美的影片了。

去年,日本有部《花束般的戀愛》,也很好,演盡了兩個陌生人從偶遇到相識,然後到相親相愛,最後又行同路人的愛情心路歷程,有種淡淡的憂傷,挺值得一看。

時間進入2023年,好看的愛情片依舊難得一見,但一部描寫中年人愛情的《過往人生》卻讓人揮之不去,不知不覺成為年度最佳。

不過《過往人生》的缺點也很明顯,就是它不是全年齡段的愛情,尤其是未經歷過愛情打擊的小年輕就很難充分體會片中的那種澀淡感。這是獨屬於中年人心酸的浪漫。

《過往人生》是一部韓語片,但不是韓國片,它是正宗的好萊塢出品,講的也是美籍韓裔的故事,類似《米納里》那種。就像《瞬息全宇宙》講的是華人的故事,但華人與中國人是兩個概念,楊紫瓊主演的這部影片也不屬於中國內地或者港台,就是純正的好萊塢電影。

有趣的是,《過往人生》《米納里》《瞬息全宇宙》的出品方其實是同一家公司,也就是A24,這是一家近些年迅速崛起的一家好萊塢新秀。自2012年成立,A24已經相繼打造出《房間》《月光男孩》《伯德小姐》《機械姬》等佳作,再加上上述幾部。A24的特點也很明顯,這些影片基本上都是關注導演私人化的作品,關注特定人群尤其是邊緣性人群的故事,但正是這些看似不起眼的角落,卻呈現著普遍性的情感,非常具有普適性。

就像《過往人生》,講的是一位韓國男人與一位已經移民美國的韓裔女人之間的愛情故事,但是任何人都可以看得懂,這種感情的穿透力極強,擁有極大的包容性。

畢竟《過往人生》是一部韓語片,還是更願意將它放到韓國愛情的維度里去看。韓國愛情電影有很多佳作,關於愛情,最好的應該是《八月的照相館》。就像華語片里,最好的愛情片是《花樣年華》。講述的都是那種澀澀淡淡的愛,若有若無,藕斷絲連,想在一起卻又不能,想要靠近卻又不得不分開,欲罷不能,愛的很無力,失去的很心疼......

《過往人生》的故事,可以看作是《對話尼克森》,或者是《長安三萬里》。它們都將整個影片故事分割成不同的幾個階段,《對話尼克森》是以福克斯與尼克森的三次對話為故事線,《長安三萬里》以高適與李白的幾次見面為故事線,然後分別展示故事人物在不同階段的不同精神面貌。

《過往人生》也是如此,以一對男女分別在少年、青年、中年的三次相聚為故事線,將他們之間的愛情淡淡地分布在了他們之間,想愛又不能,想在一起卻偏偏要分開,演繹的絕好,看得觀眾牽腸掛肚。

海盛與娜英自小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無論誰看到了都覺得他們是天生一對。娜英對海盛說我長大了要嫁給你。

海盛問那的理想是什麼?娜英說我長大了要拿諾貝爾文學獎。

就像所有的成長故事一樣,就像所有的朦朧的愛情,《過往人生》里的這個部分,算不上太好看。

也像所有的青春故事一樣,終有一天,兩個小孩到了分別的時候。

兩個孩子,一個要往上走,一個要平平地往前走。一個欲言又止,一個想留又留不住。

但是,大人要搬家的想法,又不是一個孩子所能左右的,只能跟隨大人的意志,跟著搬走就是了。娜英的媽媽要帶著她求上進,去了美國,想要去更好的生活。海盛家沒有這樣的條件,只能留在韓國繼續生活。

那時候的海盛與娜英,只有12歲。

從此,隔著太平洋,兩個人年幼的人天各一方,各自長大。

如果沒有後來,如果沒有再相遇,那麼兩個的心目中,對方都將會慢慢變淡,逐漸成為一個影子,慢慢的再也記不起來。

十二年後。隨著網際網路的成長,長大的海盛執著地在網際網路的海洋里去尋找娜英留下的痕跡。

功夫不負有心人。還真的被他給找到了。24歲的海盛與娜英,通過網際網路建立了聯繫。相互打電話,相互視頻,相互看到了對方的美與好。

24歲的年齡,是戀愛的年齡,但是他們沒有,儘管相互有意,但隔著電腦,他們沒有選擇網戀,而是彼此注視。

海盛問娜英,你現在的理想是什麼?娜英依舊是記憶中的娜英,一心向前,野心爆棚,那個幼時一心想要拿下諾貝爾文學獎的女孩,此時她在學新聞,想要拿下的是普利茲獎。

海盛看著她,想說愛你,卻沒有戳破窗戶紙。

他們謀划著重逢,卻沒有能夠。

然後,他們又失去了聯繫。

海盛要去參軍,要去過沒有了網際網路的日子。

海盛去讀大學,然後投身職場。一直留在了韓國,就生活在了首爾。

而娜英則沒能回到韓國,而是繼續生活在美國。她去參加了一些夏令營,然後在那裡遇到了亞瑟。然後,就嫁給了他,並順利拿到了美國綠卡,定居到了她想要定居的紐約。

一轉眼,又過去了12年。36歲的海盛,依舊單身,依舊想念著娜英。於是,他去了美國,去找她。

娜英,已經失去了曾經的銳氣,過著安安穩穩的日子。她的新聞夢,被她的老公實現了。她過得不算特別好,但也不算壞。就是安安靜靜的小日子,日復一日,直到海盛的到來。

海盛來美國之前,早已知道娜英已經結婚,他只是想來看一看她。

娜英知道海盛對她有意,還是要去見一下他。

就這樣,一場曖昧又含蓄的東方式見面發生了。

在紐約的街頭,在自由女神邊,在布魯克林大橋下,他們的相逢,讓他們的心蕩起了漣漪。

他們在淒迷灰暗的燈光下,互相打量對方,含情脈脈,面帶笑意,卻不相互靠近。

他們在地鐵里四目相對,這麼近那麼遠。身體隨著車廂晃蕩而搖擺,你靠近,我後退。手一上一下握著扶手杆,幾度想要靠近,卻始終沒能接觸。

娜英對海盛說,你記憶中的那個小女孩,是真實存在的,只是她不是你眼前的這一個了。

海盛說,我知道,我愛她。

是愛她,而不是愛你。

這其中的微妙與酸楚,大概只有經歷過感情折磨的人才會懂。

兩個36歲的中年人,就這樣小心翼翼地保持著曖昧,保持著距離。

愛情,在這一刻雋永,變得意味深長。

最終,海盛與娜英還是沒有突破極限,止步於曖昧。就像《花樣年華》里的周慕雲與蘇麗珍,擦身而過。

娜英知道,她與海盛是不可能的。因為她想要的,海盛通通給不了。

無論海盛怎麼向她表達,都改變不了這個事實。他們之間的差距實在是太大了。娜英只是娜英,她不是一個只有戀愛腦的愛情動物,她始終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愛情,留有遺憾。

得不到的,永遠是最美好的。

《過往人生》里的愛情就是如此。不過,這部影片又不只是愛情,它還有韓國移民在美國生存的壓力,不過這個點上的表達遠不如《米納里》,就不說了。

還是將它看錯一部愛情片好了。

得不到的美好。

留有遺憾的愛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a9fa06faddff74de60b1d39eb73dd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