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姥姥帶娃就給工資,奶奶帶孩子就免費?看看孩子姓啥就知道了

2022-06-03     孕育島

原標題:為啥姥姥帶娃就給工資,奶奶帶孩子就免費?看看孩子姓啥就知道了

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都是老人帶娃。因為生活壓力的增加,年輕父母自然需要外出勞動,而有大把富餘時間的老人,則成為了帶娃的首要人選。

不過即使是老人帶娃,也分不同的情況,有的是爺爺奶奶,有的則是姥姥姥爺,而且雙方老人即使和孩子同為親人,但在帶娃方面的待遇仍然不一樣。

為啥外婆帶娃有錢給?奶奶帶娃就免費?

前幾天朋友和我吐槽:

孩子自從出生後,婆婆就一直推脫說沒有時間帶,自己只能讓娘家媽提前退休,然後來家裡照顧孩子。為了給老人一些補償,夫妻倆商量好每個月會給老人一些經濟上的補償,差不多每個月要2000元,說白了就是「帶娃費」

前段時間,娘家媽在下樓梯的時候一腳踩空,腿摔成了骨折,只能回家休養,而朋友這時候只能求助婆婆,希望能幫忙自己帶孩子。不過婆婆卻直接表示:幫忙帶孩子可以,但是也要工資,和孩子姥姥一樣。

朋友聽完後覺得不妥,夫妻倆便爭吵了起來,丈夫直言:怎麼你媽帶孩子就給錢,我媽就不用,難道你媽比我媽金貴?

朋友滿腹委屈,在她看來,爺爺奶奶帶娃不是天經地義的嗎?畢竟孩子是自己家的,怎麼還要帶娃費呢?對此朋友也是一跺腳,把不滿2歲 的孩子送去了早托班。

為什麼奶奶爺爺帶娃,和姥姥姥爺帶娃差距這麼大?

奶奶帶娃更符合傳統觀念

如今,那些因為父母工作關係,而無法帶娃的家庭,大部分都是爺爺奶奶帶娃更常見一些。

這是因為自古以來,爺爺奶奶帶娃似乎就有種「天經地義」的感覺。因為這是自家孩子,自然要幫忙子女帶;反觀姥姥姥爺這邊,即使是幫忙帶娃,也屬於「友情援助」。

孩子跟誰姓,誰就有義務幫忙帶娃

另外,從姓氏上講,爺爺奶奶帶娃和姥姥姥爺帶娃也是有本質上的區別的,因為很多家庭,孩子的「冠名權」仍然在父親手中,誰家的孩子誰帶,自然也表現了爺爺奶奶帶娃和姥姥姥爺帶娃的差距。

所以說,大多數情況是由爺爺奶奶無報酬式帶娃,而姥姥姥爺則是需要在經濟上有所表達,這並非是一種偏見,而是基本以前和當代的社會觀念,在大環境下的一種常見做法。

成為「上門女婿」,姥姥姥爺則變成帶娃的主力軍

正常情況下,姥姥姥爺帶娃是幫忙,而爺爺奶奶帶娃就成為了「理所應當」。看似有些不公平,但反過來也一樣,如果男性入贅到女方家庭中,並且將來的孩子也會跟著媽媽的姓氏,自然姥姥姥爺也會成為帶娃的主力軍。

畢竟在古代,人們的宗族意識就比較強,孩子生下來,很自然地要隨父親的姓氏,進入父方族譜,所以從這方面來說,女兒生下的下一代並不適於娘家。

不過那些男性入贅的家庭,姥姥姥爺的身份就會變成「爺爺奶奶」,孩子的姓氏也會由隨爸爸更改到隨媽媽,因此帶娃的主要責任就很自然地由姥姥姥爺這邊承擔起來。

這個時候,老姥姥爺帶娃就不再給予報酬了,畢竟是帶自己家的孩子。

不過,「入贅」這件事似乎仍然是國內男性無法接受的,畢竟這就屬於「寄人籬下」,因此帶娃這件事,目前來看,似乎還是爺爺奶奶難辭其咎。

帶娃的責任,一直都應該在孩子父母身上

現實生活中,雖然老人帶娃已然成為了一種常態,不過這樣的情況並非是固定且必然的,如果不是因為需要工作養家的情況下,帶娃的最佳人選其實是父母。

不管是誰來帶娃,本質上都是想幫助子女減輕負擔,其實都是來「幫忙的」,對於雙方父母幫忙帶娃的行為,子女最應該做的不是要區分對待,也是要給予一顆感恩的心。

至於是否要在經濟上表示一下,還是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如果有實力,不妨可以表示一下心意,但如果條件不允許,也沒必要在這件事上費心。

畢竟很多老人幫忙帶娃,也不圖子女什麼,大部分老人都是義務幫忙,甚至有的家庭還會老人倒貼,所以說,在奶奶帶娃和姥姥帶娃上,不要在想法上區別對待,無論是誰幫忙帶娃,最重要的就是要學會感恩。

今日話題:你覺得奶奶帶娃和姥姥帶娃,是否要給報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18c6c02e97841b4545fbdd340f3e60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