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會對關節造成傷害嗎?是的,除非你做到以下五點

2024-11-06     搜狐愛運動

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有聽說過跑步傷關節的說法,這個說法是真的嗎?跑步是否真的對關節不好,今天小編就這個問題來跟大家一起了解一下。

跑步會傷關節嗎?

跑步是一項強度較大的運動,和其他運動一樣,存在一定的風險。錯誤的跑步方式可能導致關節受傷,甚至引發關節炎。然而,只要採用正確的跑步姿勢,跑步本身並不會對關節造成傷害。關節受傷的主要原因在於不當的跑步方式。

那麼,如何才能正確地跑步呢?

1. 在跑步時,保持頭部和肩膀的穩定。頭部應始終位於肩膀正上方,避免前傾或後仰,保持與地面平行的姿勢。

2. 跑步時,身體應保持自然直立,不要刻意挺胸或駝背。保持自然狀態,手臂和肩膀略微向後展開,有助於順暢呼吸。

3. 跑步時,手臂要放鬆,自然地位於腰線以上。拳頭輕輕握緊,不要過於用力。手臂的擺動要適中,避免過高或過低,前後交替的動作應與腿部的運動方向相反。

4、跑步的時候不用把膝蓋抬得太高,只有在上坡或者是短距離跑步的時候才需要將膝蓋抬高。

5、跑步時候的呼吸其實不用太過刻意,只要保持不憋氣就可以了。當你跑的快的時候,呼吸也會變快。大多數跑步的人群都會使用嘴巴呼吸,因為僅僅用鼻子去吸氣吸入的氧氣是不夠的。

哪些人群不適合跑步呢?

1. 肥胖人群

對於過於肥胖的人群,不建議通過跑步來減肥。因為在跑步時,身體的壓力主要集中在膝蓋上,容易導致膝蓋承受過大的壓力,從而引發損傷。對於這類人群,建議先進行減脂,待體重減輕後再嘗試跑步。

2. 心臟病患者

心臟病患者不適合跑步,因為跑步會使心跳加速,增加身體對氧氣的需求,可能導致呼吸急促。在跑步過程中,心跳過快可能會引發意外。

3. 有關節炎或韌帶損傷的人

關節炎患者及韌帶受傷者不宜進行跑步,因為跑步可能加重原有病症。頻繁的跑步會導致髖關節、膝關節和踝關節的磨損加劇。

4. 骨質疏鬆人群

骨質疏鬆患者的骨密度和骨質量顯著低於正常人,骨骼的微結構也可能受到損害。這使得骨骼變得脆弱,跑步時容易發生骨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649424c12a0cced196a202cb5fa17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