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贖罪》看得人無比虐心無比悲傷,好想跳進劇里去掐死那個女孩

2022-06-03     邑人電影院

原標題:《贖罪》看得人無比虐心無比悲傷,好想跳進劇里去掐死那個女孩

本文作者:川美眉

《贖罪》電影改編自尤伊恩·麥克尤恩所著同名小說,由喬·懷特/導演/詹姆斯·麥卡沃伊/凱拉·奈特莉/西爾莎·羅南/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布蘭達·布萊斯/哈麗特·瓦爾特/朱諾·坦普爾/阿爾菲·艾倫等眾明星主演,於2007年9月7日在英國上映。豆瓣評分8.6。是一部驚心動魄虐心且沉重的電影。

1935年夏天,來自一個寬裕的英國小康家庭的13歲的少女布里奧妮(西爾莎·羅南 飾)剛剛開始嘗試寫作,想像力雄厚。一天,她無意中發現前管家的兒子羅比·特納(詹姆斯·麥卡沃伊飾)和她姐姐塞西利亞(凱拉·奈特莉 飾)之間有曖昧關係,而且她拿到了他給她寫的一封充滿情色意味的情書。布里奧妮雄厚的想像力虛構著各種可怕的景象,她浮想聯翩,偷偷告訴了表姐羅拉(朱諾·坦普爾飾)。當那個夜晚她的表姐羅拉被強姦後,布里奧妮相當肯定地說看到是羅比做的,這次指證使羅比蒙冤入獄,留下傷心欲絕的塞西利亞。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出獄後的羅比和塞西利亞都投入了保衛祖國的戰鬥,布利奧妮放棄到劍橋升學,成為一位軍隊醫務職員。沒有人能理解她的做法,只有她自己知道她懷揣著巨大的秘密和自責。她鼓起勇氣,想把這囚禁自己多年的秘密死結解開,能真正贖罪和得到寬恕。然而,世事幻變,出乎布利奧妮的預料,羅比在戰爭中和兩位戰友一起落單了,他們輾轉來到敦刻爾克英法聯軍大撤退的海灘上。

奇異的是他在小鎮上見到了日思夜想的姑娘,她拉著他的手說,我等著你,你一定回來,我還愛著你。她給了他一張海邊的小房子的照片,說「白色的牆壁,藍色的窗棱」,「你下次休假時我們可以去住」,這給了羅比無比的溫暖和希望。接下來的日子再難再險他只有一個目的,回到最愛的她的姑娘的身邊,愛她娶她有尊嚴的活下去。

等待機會撤離回家,是每一位剛剛從血與火的戰場上抽身的人們的唯一夢想。羅比想像他見到了母親,母親心疼他那身心俱疲的樣子,打來熱水為他洗了腳。她告訴母親,我要回到英國去找她,愛她、娶她,過有尊嚴的生活。母親輕輕地點點頭,她當然支持兒子做任何他想做的事。然而,他身上有傷,沒辦法得到處理,連日的顛簸勞累身心俱疲的雙重災難終於摧毀了他,他在回家的路途中,或許已經就要到家門口了,他倒下了,死於敗血症。那是1940年6月1日。

而塞西利亞沒有一天不想念自己的情人,她看著心愛的羅比被警察帶走,他的家人母親、哥哥沒一個站出來說話,只輕信她那愛幻想的妹妹的一面之詞。她萬念俱灰和家人斷了來往也去做了護士。戰亂中她也顛沛流離,1940年的10月15日,德國人的炸彈摧毀了巴勒姆地鐵站上方的燃氣管和水管,她可能正好躲避空襲,和很多人一起死於非命。

嗚呼,看到這裡,我的心情無比沉重,很多的「假如」紛至沓來……

假如,布里奧妮沒有看見姐姐和戀人羅比的私情,她會指證無辜的羅比嗎?

電影用倒敘的寫法,1935年夏,在一座還算考究的莊園裡住著殷實的一家人,這家裡有一對姐妹花,姐姐塞西莉婭應該已經成年,長得很漂亮,她正和前管家的兒子羅比熱戀著。羅比的媽媽在這個家裡是做飯的,可能廚藝還不錯。而妹妹布里奧妮也許11歲也許13歲沒姐姐那般天生麗質,卻是一個有著寫作天賦的愛幻想的小女孩。這個下午她正在打字機上寫著劇本,她很快寫完了她此生的第一個劇本《阿拉貝拉的審判》,內容可能有女巫有國王有公主有魔法有愛情有私奔,她只有13歲的小腦袋裡裝著那麼多的事。

她先是在窗前看到了姐姐和羅比在噴泉旁邊爭執什麼,姐姐脫掉外衣只穿著內衣就跳到噴水池裡去撈掉落水裡的花瓶,羅比在旁好像很不知所措想解釋,姐姐沒容他把話說完,拿著花瓶就走了。這一幕讓保守的妹妹覺得很不成體統,因為剛剛她從水池裡像落湯雞一樣爬上來,濕衣服把年輕姑娘的身體曲線完全映襯出來了,甚至透明的短裙能窺見私處……

如果說這一幕初步驚駭了只有13歲的妹妹,那麼接下來她無意中闖進書房看見了更不該看見的一幕了。賽西利亞和羅比彼此深愛著,但是那是上世紀的三十年代,可能世俗觀念還很保守。年輕人體內的荷爾蒙促使他們越壓抑就越爆發。昨天他們倆有機會獨處時,羅比可能冒犯了姑娘,姑娘很生氣,但又不知道該怎麼說。今天他們又有機會單獨在一起了,塞西利亞眼裡噙著淚說我恨你更恨我自己。這分明就是熱戀中情侶的激情表白。羅比心疼的問她,你為什麼哭了?他們在書房緊緊抱在一起,一個說我愛你,一個回答我也愛你,他們就那樣親吻著衝動的進入了彼此的身體。

恰恰這時布里奧妮準備去吃晚飯,路過書房,地上一枚閃亮的髮夾,那正是塞西利亞的,妹妹撿起來,聽見裡面有聲音就推門進去了。她驚呆了,眼裡含著淚花,以她的年齡和閱歷她不能理解和容忍姐姐被那樣。

一個只有13歲的孩子,她懵懵懂懂,她搞不清楚剛剛那一幕叫什麼,以她的認知是羅比侵犯了姐姐,或者叫耍流氓了。她忍不住告訴了表姐羅拉,她們共同認定羅比就是一個色情狂。況且,下午羅比還請她轉交一封信給姐姐,她忍不住好奇偷看了信,那情色的話語本來是羅比自己的心聲寫給自己看的,但是他裝錯信封了。等他發現這個錯誤,布里奧妮已經跑遠了,而且她截留了這封言辭露骨的信,後來竟至成了羅比犯罪的證據。

當晚這一家發生了兩件事,一是來此做客的羅拉的雙胞胎弟弟不見了,大家分頭去找;再就是在莊園的草叢裡發現了羅拉被強姦了。羅拉驚恐萬分哭著說沒看清是誰,「他推倒了我,把我的眼睛蒙住」她嚇暈了。也就那麼巧,這一幕又被打著手電筒找雙胞胎表弟的布里奧妮撞見了,她一口咬定那個人就是羅比。警察詢問了她,她找出那封色情的信交給母親,這樣一來羅比渾身是嘴也說不清楚。

在塞西利亞的眼皮底下,警察把羅比帶走了,塞西利亞相信她的羅比是清白的,她咬著他的耳朵說,我等你回來。但在那一刻所有的指向都是羅比,他怎麼解釋也百口難辯。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羅比在監獄裡被充軍了,他到了前線參戰了,他胸口有傷,沒有得到及時處理,後來輾轉到了敦刻爾克,在等待撤退的時候,他被敗血症擊中了。

假如,布里奧妮不暗戀姐姐的情人羅比的話,會發生這樣的悲劇嗎?

電影中有幾個鏡頭可以看出布里奧妮人小鬼大,這個小女孩天性敏感,這也許是作家的特質,對於她搞文學創作不蒂是天賦的才情。但是她太愛幻想會編故事,性格中有偏激的因素,她的指證不可信。塞西利亞當晚就對眾人說她的話不可信,可是母親、哥哥沒人信她的話,她後來傷心地和家裡決裂了。

戰爭期間她也報名做了護士,難得的是,有一天她遇見了羅比,在餐廳里她跟羅比說,我知道你是無辜的,我愛你,你一定要回來我等著你。他們在街頭巴士來之前緊緊相擁,難捨難分,唉,看得人好虐心。

如果說小說講了一個愛幻想的小女孩的一念之差鑄成了大錯的話,那麼人性之本惡它該有多麼可怕。這個布里奧妮暗戀著姐姐的情人羅比,但羅比只把她當作女友的小妹妹看待,為此她很失望。有一天在莊園的湖水邊,她穿著泳衣問羅比,如果我掉下去你會救我嗎?羅比說,當然。

話音剛落,她已經跳進湖中,嚇得羅比慌忙潛入水中扒開水草奮力救她,等到兩人都上岸後小傢伙得意地說,原來你真的會救我呀謝謝你。羅比氣急敗壞訓了她一頓,你差點害死我們兩個,這個玩笑能這樣開嗎?小姑娘心裡很不以為然,她只關注自己的內心,這其實暴露了這個姑娘的自私、矯情很不為他人考慮的不好的品行。

假如還能回到那個晴朗的下午,我們只在書房裡聊聊天什麼也不做會不會躲過這一劫……

在戰爭中,這對苦命的鴛鴦見面了,羅比悲傷地對塞西利亞說,假如回到那個安靜的晴朗的下午,我們只是在書房裡聊聊天,不做什麼,他痛苦地低下頭。塞西利亞摸挲著他的臉說,我仍然愛你,我要你回來,我等著你。這一幕多麼錐心刺骨的疼痛,那麼相愛的一對年輕人,因為一個謊言一個嫉妒一個惡念,竟然使他們萬劫不復。

她只有半小時時間必須趕回所在的醫院,巴士來了,他們相擁而泣。他說,「我希望巴士永遠不要來」她說「我永遠只愛你,我等著你」那種無力,那種絕望,那種無以倫比的刻骨的相思,怎樣的每一天每一分每一秒在折磨著兩個孤獨的年輕人。他們相愛有什麼錯,為什麼上天要這樣懲罰他們,愛而不得,想而空洞,這綿綿不絕的思念的潮水在每一個清晨每一個夜晚都漫過他們的身心,撕扯著他們的心。罪惡趕上了戰爭,把他們的阻隔更放大到無以復加的迢迢千里萬里之上

其實,自羅比給警察帶走以後,塞西利亞給她寫了好多信,那天在餐館裡他告訴羅比,我想去看你,如果可以我想天天去。曾經咫尺到手的幸福就這樣遠隔天涯,他們此後再也沒有機會見面。羅比在撤退中把情人寫的信踹在懷裡,包括塞西里亞給他的一張照片,那是海邊的一處白色的小房子,掛著藍色的窗棱,他們幻想著等下次有機會,他們去那裡幽會。

假如巧克力大亨保羅·馬紹爾不那麼猥瑣衝動去強姦羅拉的話,這樣的齷齪永遠也不會衍生到羅比身上.

塞西利亞、布里奧妮姐妹倆和哥哥里昂的感情很好,聽說他要回到莊園非常興奮,姐姐想和她分享關於感情、學業、事業等話題,事實上他們已經開聊了;而妹妹呢想趕排出自己的話劇《阿拉貝拉的審判》來作為見面禮。

但是發生了表姐羅拉那樁醜事,再加上一對雙胞胎調皮搗蛋鬼離家出走,在黑夜裡,莊園那麼大,水塘那麼深很讓人擔心,於是大家分頭去找,促成了巧克力大亨保羅·馬紹爾有了作案的機會。看得出來下午他見到羅拉就殷勤地搭訕,還送上軍中巧克力糖,他晚餐一定喝了很多酒,可能助長了其淫念發作。

問題是他作案後回到莊園睡的像死豬一樣,沒有一個人懷疑他。這個壞蛋做了壞事,正好被布里奧妮撞見,但後者出於對羅比的怨恨,對姐姐的嫉妒,竟然去做偽證,這樣小小年紀,這麼歹毒,真的讓人切齒痛恨。

唉一失足成千古恨,她為此也付出了昂貴的代價,本來可以去劍橋讀大學,好好深造,前途無量,而不必做軍中護士既辛苦,又用一生來贖罪的。她如此這般損人也不利己。但是惡苗已經種下了,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她的一生一直在受著良心的譴責。

也是造化弄人呀,巧克力大亨後來在戰爭中給前線將士捐贈物資,竟然受到了伊莉莎白女王的親切接見,他後來娶了羅拉,這真是壞人當道,好人蒙冤屈死。

布里奧妮一閃念的惡舉,毀了2個青春洋溢的年輕人的一生,甚至扼殺了2條無辜者的生命。也連帶害慘了羅比的媽媽。那晚老母親看著自己的兒子被警察銬走,她發瘋的捶打樹葉,「你這個騙子」「你這個騙子!」她知道兒子喜歡塞西尼亞,她不能接受兒子會對另一位姑娘做出那種事。

原本,羅比已經有了塞西利亞他們稱作「老頭子」她父親的資助,準備去讀醫科大學,他精通英語法語資質也不差,妥妥的未來上流社會的知識精英。而且預先的計劃是和女友一起去倫敦求學深造的,這學業、愛情若順風順水那幸福的未來你可以想像,多麼令人艷羨?

然而,戰爭裹挾著罪惡把他們的生活攪合得面目全非。布里奧妮在年老之時面對鏡頭,顫抖著說「I gave them the happiness」。她在小說里讓姐姐和羅比幸福的在一起了。

一切都是假的,那個飄揚在信中的承諾,那段雙方用盡一生去抓住的愛情,終於在戰火中灰飛煙滅了。

但傷痕永存。

我恨這個有才華的作家,比起她的才華,她的奇葩怪念頭,人的善良、悲憫與愛,才是拯救靈魂和世界的良藥。她如果僅僅只是一個單純的可愛的小女孩多好?然而,世間唯有「假如」最難。

世界上作家多如牛毛,不缺她這一個,但是,每一個個體的生命都彌足珍貴。那夭折於惡念中的一段悽美的愛情,那隕落於戰爭中的兩條鮮活的生命,讓我更痛恨戰爭和人性的原罪惡。

該電影橫掃了第80屆奧斯卡金像獎、第64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獎、第65屆金球獎、第21屆歐洲電影獎以及第61屆英國電影學院獎

實屬經典,實至名歸。

(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00bbce98453b78b90d145f7668c622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