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詩和新城:一個枉自嗟呀,一個空勞牽掛

2019-08-24   地產八卦女

一個是有著美好聲譽、致力於「綠色住宅」新概念的朗詩,不巧因為業績太差,而被迫退出中國地產100強;

一個是被前董事長毀了聲譽、不玩新概念、就蓋房子建商場的新城,心酸因為遭遇黑天鵝、不得不低調,主動不參選中國民營500強;

也許,在商業的世界裡,沒有誰是誰非。正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在地產界,沒有完美的英雄。

來源:地產八卦女

1st

在地產界,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華宇,不知道百步亭,不知道紅星、海倫堡,卻知道朗詩,知道它是跟當代、金茂、葛洲壩等齊名的「綠色地產開發商」,做的是「綠色科技產品」。

然而,儘管知名度甚廣,但朗詩的業績,卻完全匹配不上它的名氣。

根據朗詩8月19日低調的財務報告,上半年,朗詩的業績完成率僅為年度目標400億的28.7%,約為114.8億元。

而根據克爾瑞的排名,這樣的業績,使得朗詩已經失守百強席位,位列流量銷售榜第124位。相比2018年朗詩排名第68位、2017年排名第64位、2016年排名第53位,朗詩的成長,堪比「滑鐵盧」。

更令人焦慮的是其戰略業務方向。2015年之後,二線房企紛紛激進擴張銷售規模時,朗詩卻逆向實施「輕資產」戰略轉型,重點轉向長租公寓、養老服務、綠色金融等多元化「輕」業務。2018年初,為體現戰略升級轉型,朗詩還直接從「朗詩綠色地產」改名為「朗詩綠色集團」,聲言將摒棄房地產。

為此,朗詩董事長田明親自考察美國、日本、歐洲等國家的租賃市場,並認定長租公寓「今天是政策風口、明天血流成河、後天開花結果」。於是耗費巨資全面布局北上廣深、南京、蘇州成都等強一二線城市,獲取項目超過100個,房量超4萬間,在營房量1.3萬間,業務規模位列全國集中式公寓運營企業前五。

然而,儘管在2018年年初,朗詩董事長田明還表示,2018年公司長租公寓要達到5萬間,「我是衝著全國前三甲去的」,但朗詩的輕資產轉型,真心難言順利。2017年,朗詩的長租公寓就產生虧損4417萬元,而到2018年,虧損進一步擴大至1.9億元,同比增長330%。短短兩年的時間,朗詩在朗詩寓上面就虧損了2.34億。

2019年5月14日,朗詩綠色集團有限公司還發布公告稱,將處於虧損階段的長租公寓、物業管理諮詢、建築設計諮詢、園林綠化景觀和綜合生活服務這5項業務剝離至控股公司朗詩集團,預計所得款項凈額約9.81億元。這意味著,朗詩野心勃勃的長租公寓夢已戛然而止。

這頗有點馬雲「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但大多數人都死在明天晚上」的手筆。朗詩長租公寓,就是死在明天晚上的那個。

2nd

當然,從行業來看,不僅僅是朗詩,踩雷「長租公寓」業務發展的房企絕非個案。

去年下半年以來,多家長租運營企業被消費者質疑在出租過程中出現甲醛超標、收費不透明等問題。不僅如此,由於資金鍊斷裂,從2018年8月份開始,已經有十幾家公寓品牌因為經營不善而停止運營。

因此,就大環境而言,朗詩的戰略失誤似乎還情有可原。

而對於新城來說,20多年一路走來,幾乎沒有戰略失誤的王振華,卻栽倒了人格失誤上。

不得不說,過去一兩個月,新城公司員工上下、投資者、供應商、金融機構都過得很慘。新城員工亟需拿出業績證明公司安全無虞,投資者亟需看到解套希望,供應商亟需新城確保供應鏈安全,金融機構亟需評估王振華事件的後續影響以便決定是否放貸。

讓人關心的是,昨天,新城終於發布了2019年半年度年報。

那麼這份年報質量究竟如何呢?看空者很多,因為上半年營業收入170.64億元,較上年同期僅增長8.29%,上半年凈利潤25.92億,僅微增2%。

當然看多的人也很多,就銷售金額而言,上半年實現1224.18億銷售額,同比增長28.44%,銷售面積1049.5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35.5%。按照克而瑞排名,位於全國第8。吾悅廣場上半年實現租金及管理費收入17.41億元,同比接近增長100%,出租率高達98.49%。上半年,吾悅廣場雖只新開業2座,但下半年,將開業20座吾悅廣場。目前,新城在建及開業的吾悅廣場總數達119座。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新城房地產開發銷售的營業收入結算,將集中於下半年。根據半年報,新城上半年完成竣工面積404.10萬平方米,而下半年計劃竣工面積則高達1469.26萬平方米,包括住宅項目1068.51萬平方米,商業綜合體項目400.75萬平方米。與之對應,新城控股今年的營業收入以及利潤結算,也將呈現出明顯的前低後高態勢。較之2018年979.82萬平方米(含合聯營項目)的竣工面積,新城控股今年計劃竣工面積超過1800萬平方米,增長90%以上。

此外,新城控股銷售預收款從2018年底的1182億元,增加到1723億元,已售未結面積達到2960萬平方米。

由此,有人戲言,新城這份報表相當好看,典型的肉在鍋里,只是未結算凈利潤暫時不表而已。「小王總也真是的,竟把上半年老王在位經營利潤放在自己接位後結轉」。

此外,新城年中報的其他亮點,一個是凈負債率同比下降39個點,現金短債比達1.7倍,現金流非常充裕;上半年新增土儲2459萬平方米,累計土儲1.34億平方米,上半年共拿了80幅地塊,平均每月將近13幅土地增量;權益可售貨值約5800億元,其中2019年下半年可推貨值約為2200億元。結合上半年銷售業績完成情況,以及下半年充足的可售資源,新城完成全年2700億銷售目標是大機率事件。

由此,從這方面看,新城的業績是相當的紮實,半年度營收及凈利潤的不好看,只是表面的障眼法——據星子猜測,也許,是因為新城想力求低調,短期內淡化王振華事件的負面影響,所以並不急著轉結利潤,反正,「肉在鍋里」,怕啥呢?新城沒有提交材料參選有全國工商聯主辦的「2019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就是明證。

3rd

其實,把朗詩跟新城對比,很多人都心不服。朗詩也有朗詩粉,畢竟在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上,朗詩地產「綠色科技住宅」的形象深入人心。

據星子了解,早在2008年,在朗詩大本營南京,就有「朗詩粉」將朗詩的樓盤視為再次改善甚至是「終極改善型住宅」,聲稱「住過朗詩,就住不慣其他房子了」。

然而,無論是綠色科技住宅的形象,還是輕資產方向的長租公寓戰略轉型,都沒能挽救朗詩。如今,朗詩在資本市場已經是地產股中少有的「仙股」,在香港內房股里表現墊底,股價長期低於1港元。而新城,在遭受王振華黑天鵝之後,股價雖暴跌40%,但近期「一陽帶5星」,已經明顯有回調的勢頭。

這樣的局面,讓我想起2018年第一個星期日,朗詩老闆田明在中城聯盟論壇上還錚錚作響的話:

中國房地產業,只有梟雄,沒有英雄。

按照朗詩老總的意思,中國所有房企老闆都是梟雄,不是英雄。因為地產商們見不得光的常見套路,除了偷工減料建豆腐渣工程,還包括粉飾報表;在第三機構上買數據排名,等等。

然而,據《中國經營報》報道,南京綠色街區幾乎所有樓棟外牆,都進行過多次開挖維修,有的住戶家裡10多處滲漏。蘇州吳中綠色街區、杭州朗詩美麗洲,上海嘉定綠色街區等樓盤,也都出現發霉漏水跡象。

自此,一向自詡做「綠色科技住宅」,自詡「喜歡熊市」要做「百年綠」的朗詩,其實也不過爾爾。

秀,誰都會做。做過頭了,就不是秀,而是笑話了。

也正因為如此,在8月19號的半年報上,朗詩宣布,將「朗詩綠色集團」改成「朗詩綠色地產」,不再玩輕資產和新概念。看起來,朗詩是要跟以前看不起的房地產,好好和解了。

4th

小時候聽過一則寓言,說一隻狐狸想吃熟透了的葡萄,但它跳得不夠高。嘗試跳了兩次之後,狐狸告訴自己:反正那葡萄是酸的,不吃也罷!

只是,長大以後,狐狸仍然是狐狸,而在一旁的小鹿,卻長成了長頸鹿。

唉,說到底,面對中國近三四十年的城市化機遇,堅守房地產、堅守商業、不玩新概念、不作秀,就踏踏實實做規模,本是多麼正確又簡單的道路啊。

而新城王振華,本已走上康莊大道,卻又為何自毀啊!唉,越說越可惜,越可恨!

自此,朗詩枉自嗟呀,新城空勞牽掛,願中國地產界,還是出一個完美的企業!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