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世紀 60 年代的中國,處於「落後就要挨打」的被動局面。敵人的軍艦經常入侵我國領海,當時整個中國處於要準備打仗「全民皆兵」的狀態中。
1964 年,16歲的張雲泉被選為海防基幹民兵,通過刻苦參加軍事訓練,以優異的成績通過了考核關。
不久,通過連貫軍事技術操作表演,他博得上級領導的賞識,被吸收為如東海防團戰士。
穿上了那個年代最時髦的草綠色戰士服的張雲泉,無論是執行任務,還是隊列動作,舉手投足間,都顯露出一種與生俱來的超越隊伍里其他人的英武之氣。
遇有領導下基層檢查工作,他也經常被點名做隊列動作表演,不少領導看到他的表演,都誇獎他練得不錯,看他的形象也順眼。有的老同志還經常拍拍他的頭說,小伙子不錯,好好乾!
加入到海防團後,恰逢海軍徵招特種兵。充滿正能量的張雲泉,在眾多適齡青年排隊目測時就被海軍和空軍部隊來當地接兵的首長看中。很快,他換上了海軍水兵服。
張雲泉刻苦學習軍事技術,迅速成長為優秀的技術骨幹,被選到當時我國第一艘、也是唯一的一艘純進口的飛彈快艇,從事飛彈發射試驗,並被培養到人們習慣稱呼的「發射長」這樣的重要崗位。
張雲泉應邀參加紀念抗日戰爭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 70 周年閱兵式
這是很少有人能觸碰的、當時海上最先進的飛彈發射崗位!至今近半個世紀了,張雲泉仍然覺得無比光榮,首長的訓詞至今印刻在腦子裡。
首長:小張,你現在是在經毛主席、中央軍委決定購買的中國第一艘飛彈試驗快艇上當兵,這是極其光榮的,但飛彈試驗也是有風險的。這項工作總得有人去做,你必須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完成任務!
張雲泉:請黨放心,我一定用自己的生命捍衛我的職責。
正當他發誓要做新時代的「鄧世昌」時,「文革」後期極左路線的妖風刮到了部隊。諸多複雜因素交織在一起,他被過早地脫下了軍裝。
離開戰艦時,張雲泉含淚親吻了艦舵盤和飛彈發射架。站在碼頭上向軍港敬了最後一個軍禮。
國慶 60 周年晚會,張雲泉與海軍戰友戰鬥英雄
麥賢得合影
臨別時,昔日的戰友為了執行工作組要與他「劃清界限」的指示,沒人敢送別,只在私下暗嘆:失去了一位有勇有謀、很有培養前途的優秀軍事人才。
張雲泉同志 1969 年部隊服役,是他人生的重大轉折點。他自覺刻苦地鑽研技術,以優異的訓練成績成為那個年代共和國第一艘飛彈快艇的飛彈發射長。
張雲泉與航天英雄楊利偉共同出席一百位感動中國人物表彰活動時合影
在當時海軍裝備落後、技術條件還相對較差的情況下,從事飛彈發射試驗具有一定的風險,但他感到這是黨的信任、人民的重託。
越是危險的時候,他越是爭取讓自己去做。這些堅如磐石般的理念,始終貫穿和影響著他後來近三十年的群眾信訪工作與實踐。
海軍成立 60 周年時,與海軍兩位上將合影
軍旅生涯給予他英雄般的情結和夢想,為他的人生髮展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思想基礎。無論在哪裡工作,他都爭取把工作做得更好,英雄情結始終不忘。
2012 年 11 月,張雲泉作為代表出席黨的十八大
這種思想境界為他後來在工作中堅持「多做奉獻就是共產黨人的享受」的觀念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來源 |《信訪戰線9000天——「時代先鋒」信訪局長張雲泉》
點贊本文!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t-dWD2wBmyVoG_1ZVLF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