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智慧財產權日 | 這幾本書帶您了解如何保護智慧財產權

2020-04-26     人民出版社

近年來,中國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前所未有,特別是完善立法、嚴格執法、加強保護等方面發生了根本性變革,智慧財產權保護成效可謂有目共睹。


智慧財產權保護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一工作不僅是國際貿易的「標配」,也是中國創新發展的內在需要。


今天是第20個「世界智慧財產權日」。讓我們共同了解應如何保護智慧財產權。


中國智慧財產權海關保護制度創新研究



本書分析了中國智慧財產權海關保護制度需要從傳統發展中國家的基礎定位調整為中性化,並與時俱進地完成智慧財產權海關保護制度的現代化。

最後提出中國在推動智慧財產權海關保護制度國際化的過程中,需要根植於本國國情的國際化,提出智慧財產權海關保護和諧價值觀;以雙邊或區域自由貿易協定為重點,主動參與智慧財產權規則的制定;積極加強智慧財產權海關保護制度的能力建設等。


科學數據共享的智慧財產權保護機制研究



科學數據是知識財產,數據共享與智慧財產權之間是既對立又相互統一的關係,建立完善的數據資源智慧財產權保護機制是促進國家科技創新力的核心所在,也是實施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強大助力。

本書基於此,主要內容涉及三方面:第一,就科學數據共享問題搭建結合法經濟學和系統論的理論分析框架。第二,分析科學數據的產權結構,對於科學數據按照智慧財產權安排屬性進行劃分。第三,提出以合同法為基礎、以科學數據共享許可協議為主要手段來構造系統的、體系化的科學數據共享智慧財產權保護機制。


企業智慧財產權戰略管理



本書以企業智慧財產權戰略管理為研究對象,採用戰略管理的思維,在研究方法上採取了「總—分—總」的手法。在總括研究階段,本書從闡明企業智慧財產權戰略管理的基本問題入手,從多角度歸納了智慧財產權戰略的分類及其體系結構。接著彰顯了智慧財產權管理在整個企業戰略管理過程中所占據的重要地位。

在分類研究階段,根據不同類型企業的資源稟賦差異和戰略定位的區別,系統地分析了企業在制定和實施智慧財產權戰略時可供選擇的戰略措施和實施策略,利於我國企業根據自身情況選擇參考。

本書研究視角獨特,層次清晰,理論與實務相結合,力求使智慧財產權戰略這一「虛體」逐步「實體化」,具有較強的可讀性。


版權前沿案例評析(2017—2018)



本書以全面反映版權領域前沿動態的理念為指導,選取版權領域的案件28件,以典型案例系統反映版權領域近期一些焦點問題和較為疑難的基礎性問題。

本書所收錄的案例皆為版權領域最前沿的案例,對司法界、學術界、實務界都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既具有實踐意義,也不乏理論高度和類似糾紛解決方法的創新。


版權行政、刑事與民事典型案例評析(版權前沿案例研究)



本書系統整理國內近5年版權相關案例,精選其中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案件50件進行梳理,包括版權行政案件15件、刑事案件13件以及民事案件22件。對有爭議的案件從學理角度研究切入,並結合實務界予以分析評論,最終形成既有理論高度又具實踐意義的學術文獻,是迄今為止國內出版的較有分量的案例集。


中外網絡版權經典案例評析



本書旨在系統整理中外案件,選其中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案件24件進行梳理,對有爭議的案件進行分析和評論,最終形成既有理論高度,又具實踐意義的文獻。

本書按照網絡發展的階段編寫,以案為引,輔以評述,以判決為核心部分;評述涉及歷史背景、與主案相關的旁案(案中案)介紹、法官思路、結論產生過程、解決的特殊問題、判決的合法合理性、法條與法律淵源的關係,以及不同看法等。


網絡傳播中的版權侵權責任比較



追究侵犯版權的網絡用戶的直接版權責任在實踐中存在很大困難,而要求網絡服務商為其用戶的侵權行為承擔間接的版權侵權責任成為各國在網際網路侵權司法實務中的共同趨勢。

本書對美國、英國和中國的著作權法和侵權法在上述問題中的適用進行了詳細分析,揭示了對具體網絡傳播侵權案例的判定從考慮直接侵權發展為認定間接版權侵權的趨勢,其中最重要的考量因素便是如何在考慮社會福利和與之相連的各方所承擔的損失風險的情況下,平衡版權人、技術提供者和公眾的利益。


保護智慧財產權培訓系列教材:企事業單位管理人員智慧財產權讀本



本書共分七章,內容包括:智慧財產權基礎知識、智慧財產權的取得、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體系、企業智慧財產權管理的內容、企業智慧財產權戰略、智慧財產權的利用、企業智慧財產權保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ahSGuXEBiuFnsJQVToU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