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馬可波羅」傳奇

2024-08-10     湖北日報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馬明玉 巴黎報道

自公元1275年夏抵達元朝上都,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在中國居住了17年之久。友人根據他口述的東方探險經歷所著《馬可·波羅遊記》(原名《東方見聞錄》),向西方展現了迷人的中國文明,開闊了歐洲人的眼界,為中國和義大利人民架起了友誼的橋樑。

時光荏苒,一條中國和德國的友誼之橋在21世紀的世界乒壇鋪就了新的「馬可波羅」傳奇故事。

巴黎當地時間8月9日下午,馬龍率中國男團在巴黎奧運會桌球男團決賽中以3比0完勝瑞典隊,拿下中國體育代表團的第32金。作為國乒男隊隊長,35歲的超級全滿貫得主馬龍斬獲個人第6枚奧運金牌,成為獲得奧運金牌最多的中國運動員。

看著老搭檔成為中國首位奧運「六金王」,43歲的蒂姆·波爾說:「馬龍不只是偉大的運動員,更有良好的品格。我們不只是對手,更是朋友、夥伴。」

從青澀到不惑

波爾歷經國乒四代人

巴黎奧運會之前,波爾對外宣布,這將是自己的收官之戰。當告別真的來了,眾多中國80後球迷通過網絡向他致敬——「波爾陪伴了我們整個青春」「當年陪你看波爾打球的人,還在身邊嗎?」「你已是傳奇」……

對於中國桌球來說,波爾是值得敬佩的對手。

當地時間8月6日晚上,當德國隊在南巴黎競技場不敵瑞典隊後,現場大螢幕播放了和波爾有關的片段,眾多中國觀眾紛紛起立,為乒壇傳奇人物送上掌聲。這場謝幕持續了很久,波爾拿起毛巾擦臉,眼眶紅了,鼻頭也紅了。他向四周致謝,從包里取出兩件球衣,扔向看台。

從2000年到2024年,從青澀少年到中年大叔,波爾七戰奧運,歷經國乒四代人,在世界乒壇馳騁的20多年共獲得4枚奧運獎牌(2銀2銅);兩獲世界盃男單冠軍,九次站上世乒賽領獎台(6銀3銅),最高排名世界第一。

2002年,21歲的波爾以黑馬姿態一舉擊敗如日中天的孔令輝,獲得自己第一個世界冠軍頭銜,讓中國球迷認識了這位一臉稚嫩的德國青年。

自此,波爾「擊」退劉國梁、孔令輝,迎來「二王一馬」(王皓、王勵勤、馬琳)時代,並在2005年連過「二王一馬」第二次捧起世界盃冠軍獎盃。2012年,馬龍、張繼科首度亮相倫敦奧運會;2021年,樊振東登上東京奧運賽場;在巴黎,王楚欽成為國乒主力。一批又一批人更新疊代,波爾卻如磐石般始終堅守。20多年來,他戰勝過大部分國乒主力,是進入21世紀戰勝中國選手最多的國外運動員。

2005年,波爾正值當打之年,而馬龍才剛滿17歲。在深圳的一場公開賽上,波爾竟被初來乍到的小男孩以4比1戰勝。

兩人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三度攜手出戰

「馬可波羅」成乒壇佳話

對於中國桌球愛好者來說,波爾是朋友,對於馬龍來說,波爾是隊友。

在2013年的長春公開賽上,馬龍與波爾攜手獲得男雙冠軍。後來兩人又多次搭檔,觀眾還將二人組合冠上名字——「馬可波羅」組合。

2015年蘇州世乒賽,中國桌球隊提出跨國組合參賽,馬龍與波爾第二次搭檔出戰男雙。闖過首輪,兩人卻在次輪遭遇許昕/張繼科。這場焦點戰讓看台座無虛席,但為誰加油,觀眾很為難。勢均力敵的較量碰上不偏不倚的觀眾,馬龍/波爾以2比4敗陣。兩年後,「馬可波羅」組合又現江湖,出戰2017年世乒賽。這一次,兩人止步八強。三度攜手出戰,「馬可波羅」的友誼已成乒壇佳話。此後,無論是高光時刻,還是賽場落敗,兩人在輸贏之間,以特殊的方式陪伴著彼此的成長。

在結束奧運生涯之前的幾天,波爾在社交帳號上特別發布了一張自己和馬龍的自拍合影,並配上一個詞「傳奇」。波爾說:「這張照片是他和我的一段美好記憶。他在如此的年齡下,非常自律,幾乎贏得了所有,但他依然還想贏,這也是我敬佩他的地方。他本可以享受生活,但是他還在賽場上為中國而戰,他是一個有著良好品格的偉大的運動員。」而馬龍說,每次見面合影已經成為他們十幾年來彼此默契的約定。「大家在場上代表不同國家為了夢想拼搏,在場下完全就像一家人,這就是體育最大的魅力。」

帶著不舍,「馬可波羅」組合揮別巴黎,但他們用一個個溫暖瞬間累積起來的中德友誼,將繼續散發出沁人心脾的芳香。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f2668cbe0b6491066c67da61b0b38ff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