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棒天麻林下「生金」

2024-10-31     湖北日報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漢澤 通訊員 喻傑

冬吃蘿蔔夏吃薑,不如來碗天麻湯。10月16日,神農架道地藥材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種植的3萬棒菌棒天麻開始採收。

在神農架林區茨八線林下天麻種植基地,前來採挖天麻的工人們忙得不亦樂乎。

「挖天麻要先扒開浮土,然後從壟行兩側往中間挖。」姚士宏種了30多年天麻,每到天麻採收季節,他都活躍在各個天麻種植基地。

「我更喜歡用手刨,這樣保證不會損壞天麻,更容易保存。」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郭永兵說。

大家邊說邊干,不到半小時,他們的身後就出現一行行挖好的天麻。

天麻屬無根無葉的藥用植物,自身不能進行光合作用,需要從蜜環菌木材中吸取養分,多生於中高山區的林下陰濕地帶。

神農架森林覆蓋率91.16%,自古就是天麻的生長地。2020年,神農架天麻獲評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天麻渾身是寶,莖果可入食入藥,屬典型的藥食兩用藥用植物。」郭永兵說,天麻可治療頭暈目眩、肢體麻木、小兒驚風等病症,近年來市場需求不斷增大。

傳統的天麻種植方法需要大量砍伐木頭,以培育適宜天麻生長的蜜環菌。2000年,神農架禁止砍伐天然林後,神農架天麻種植面積直線下降。

神農架道地藥材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經過多年研發改良,用人工菌棒技術取代了傳統的天麻種植模式。「把茅栗、白櫟、槲櫟的樹枝作為原料,製作菌棒代替原木。」郭永兵說,這些材料發菌率高,對天麻來說營養豐富。

去年,公司試種了16萬棒菌棒天麻,收成良好。今年,神農架林區將這一經驗推廣開來,在全區發展菌棒天麻50萬棒。

「壟寬1米,深10公分,兩邊起溝,廂長控制在6米以內。」神農架林區農業農村局天麻種植專班負責人介紹,林區總結了一套標準的天麻種植技術規程,從地塊選擇、天麻下種、田間管理均給予技術指導。

郭永兵介紹,神農架海拔較高,外地天麻品種水土不服,本地傳統的天麻種植數量又不夠。去年,公司組織專家團隊,成功培育出「紅麻、烏麻」的雜交品種。「新品種種植不用砍樹、土地利用率高,長出來的天麻口感更好、天麻素含量更高。」郭永兵說。

在道地藥材生產車間,新鮮採收的天麻經過清洗、切片、晾乾等處理,直接包裝冷藏儲存。

「今年,我們的速凍天麻存儲法實驗成功,現在可一年四季提供新鮮天麻。」郭永兵介紹,速凍天麻,採用零下40攝氏度以下低溫,迅速鎖住天麻的營養,讓天麻長久保持新鮮。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64bdfa80fedbdc9dac164affe2d97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