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寶向世界展示「中國滑翔勝地」的獨特魅力。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詩秋 通訊員 彭迎兵 歐陽萍
10月18日至20日,2024年滑翔傘定點世界盃總決賽在荊門市東寶區聖境山生態旅遊區舉行。來自中國、韓國、泰國、塞爾維亞、土耳其、西班牙等19個國家和地區的48名頂尖滑翔傘選手,在此角逐年度總冠軍。
從滑翔傘定點世界盃的連續三年落戶,到文旅產業的蓬勃發展,再到低空經濟的深度挖掘,東寶「中國滑翔勝地」成為荊門建設運動休閒旅遊城市的一道獨特風景。
賽事展高度
滑翔成國際引流名片
20世紀70年代初,在歐洲阿爾卑斯山區,滑翔傘運動悄然興起。作為國際航空運動協會的A類賽事——滑翔傘定點世界盃,歷經近20年發展,曾在奧地利、德國、匈牙利、土耳其、塞爾維亞等國舉辦。2023年,它首次跨越山海,選擇荊門東寶聖境山滑翔基地作為比賽場地,並將連續3年在此舉辦。
荊門東寶,是如何一躍登上國際舞台的?
「這裡的風景特別美,氣流特別平穩,空氣密度特別適合,降落場特別寬闊……東南西北四個風向都可以起傘,可飛天數在220天以上。」中國選手陳洋作為該項賽事的衛冕冠軍,現世界排名第一,是滑翔傘定點7項世界紀錄的保持者,曾在聖境山完成12小時、58次飛行訓練。在他看來,在聖境山飛行是「老天爺賞飯」。
自然的饋贈僅是起點,人的努力才是關鍵。建設一條700米長的生態飛行跑道需要巨額投資,許多城市在評估條件後選擇了放棄,但東寶區卻下決心建了起來。
這種「膽大」,源於對區域現實和發展規律的清晰認知。東寶山川秀麗,卻苦於缺少知名景點來推廣,如何在山巒間開闢一條新「賽道」?以滑翔傘為代表的「體育經濟」,是東寶揚優勢、避短板的選擇。
近年來,東寶區委、區政府持續擦亮「中國滑翔勝地」品牌,歷時5年先後建成全球最大的35.7萬平方米人工降落場、全國唯一的滑翔傘主題飛行大樓、全國回傘速度最快的起飛平台,可滿足從初級體驗到頂級比賽的全方位需求。
得益於絕佳的氣象條件和一流的硬體設施,高端賽事紛至沓來。聖境山滑翔基地經過多次嚴謹的適航測試,並成功舉辦眾多國內外滑翔傘大型賽事,贏得中國航空運動協會、湖北省航空運動協會的高度認可。2023年,該基地被國家體育總局航管中心授予「國家航空飛行營地」稱號。
滑翔傘定點世界盃創始人、組委會技術官員烏戈形容:「這裡像是一條精心鋪設的『高速公路』,選手們像行駛的車輛一樣,享受風的助力,飛行流暢度極高,並且擁有一個專業、高效、安全的飛行環境。」
參賽選手通過專業技巧操控,精準降落,踩中半徑僅為16厘米的電子靶。
文旅有熱度
從空中到舌尖流連忘返
10月19日,在荊門繁華的商業區中天街,哈薩克滑翔傘運動員安娜正興奮地品嘗著特色美食小吃——矮子餡餅。「這裡的美食太棒了,我從來沒有嘗過這樣的味道!」安娜一邊細細品味,一邊讚不絕口。
趁著比賽間隙,安娜和朋友們一同遊覽了當地的多處名勝古蹟。從荊門市博物館到東山寶塔,再到陸夫子祠,每一處景點都讓她們流連忘返。「滑翔傘賽事非常刺激,但更讓我驚喜的是這裡的旅遊體驗。」安娜說:「我一定會推薦給我的朋友們,讓他們也來玩。」
許多參賽選手表示,希望在賽後能夠再次深度遊玩。滑翔基地附近一家餐館老闆高興地說:「自從聖境山滑翔基地成為賽事場地,我們的生意就越來越好了,很多外國人都來嘗我們的特色菜。」
目光吸引過來了,如何匯聚人氣讓人留下來?聖境山滑翔基地不僅是滑翔運動場地,更是集休閒、觀光、旅遊於一體的綜合性景區。基地周邊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人文資源,如聖境山、荊襄古道等。
東寶區通過「體育引流搭台、文旅項目唱戲」,不斷豐富完善聖境山片區文旅元素,在滑翔基地配套建設了體育公園、遊客中心、旅遊驛站等基礎設施,推出了山下院子、宿營基地等一批特色服務項目。聖境山生態旅遊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景區,配套有紫薇古道、聖境花谷、向野·微度假社區等景點,可體驗露營、採摘、登山等休閒項目,為遊客打造了一個能看、能玩、能吃、能住、能體驗的消費場景。
「滑翔傘運動讓這片山水中的人們『富起來』了。」東寶區旅遊局負責人說,賽事期間,酒店、餐飲、旅遊景點等都迎來了客流高峰。據統計,從「十一」假期到賽事期間,東寶區累計接待遊客50.29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31億元,較去年同期分別增長了13.65%與18.82%。
參賽選手從山頂飛下,盡享聖境山的自然風景之美。
消費挖深度
為一項運動赴一座城
在旅遊市場不斷尋求新體驗的背景下,東寶聖境山的低空旅遊項目脫穎而出。10月15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浪漫婚禮在熱氣球上舉行,新郎新娘對聖境山的壯麗風光和清新空氣讚不絕口。這場創意婚禮,正是東寶探索低空經濟的縮影。
每逢節假日,聖境山滑翔基地便成為歡樂的海洋。滑翔傘愛好者們從山頂平台一躍而起,在空中劃出一道道優美的弧線,盡情享受飛翔的自由與刺激。與此同時,地面上的遊客則在精心布置的院落里品味咖啡的香醇,欣賞空中傘花的絢麗綻放,或在「在山野」宿營基地體驗露營、燒烤和越野摩托車的樂趣,享受與自然親密接觸的美好時光。
國慶長假期間,聖境山滑翔基地的遊客中心排起了長龍,教練們忙碌地進行起飛前的各項準備工作,確保每位遊客都能安全、順利地體驗滑翔傘的魅力。很多遊客來自武漢、襄陽、宜昌、上海等地。「連續幾天都在教練指導下抓緊訓練,爭取早點把滑翔傘A級飛行執照拿到手。」在武漢工作的馮大毛熱愛各種極限運動,帶著家人體驗了一把滑翔傘運動後,興趣被徹底點燃,花了12800元報名學習飛行執照。
荊門市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聖境山滑翔基地吸引來許多對體育運動充滿熱情的遊客,特別是18歲至25歲的年輕人。
聖境山滑翔基地運營經理余江穎介紹,基地與附近漳河新區的低空旅遊項目形成互動,為遊客提供更豐富的旅遊體驗。「不少遊客在聖境山體驗滑翔傘後,覺得意猶未盡,還會前往漳河,繼續挑戰高空跳傘。」據介紹,聖境山滑翔基地自2018年開放以來,已接待遊客近200萬人次,每年帶動綜合消費近10億元。
作為國家40個體育消費試點城市之一,荊門市被評為「2023最佳運動休閒旅遊目的地」。東寶區緊跟這一發展定位,積極融入荊門中心城區運動休閒產業集群建設,加快發展「滑翔+」產業。東寶區委副書記、區長董勇表示:「依託『聖境滑翔』品牌,東寶區正致力於打造一個充滿活力的運動休閒之城,讓遊客在這裡體驗飛行的樂趣,領略自然的美好。」
記者手記
緊盯消費需求做旅遊文章
張詩秋
「跟著賽事去旅行」,聽起來既蘊含活力與激情,又充滿了詩情和畫意。
今年以來,全國各地紛紛推出「跟著賽事去旅行」體育賽事目錄,打造各具特色的賽事品牌,持續點燃群眾的運動健身熱情,並通過體育賽事的溢出效應帶動,進一步促進體育與商務、文旅深度融合發展,充分釋放消費潛力。近幾年發軔於貴州的「村超」和「村BA」,就是其中的典範。
隨著全民健身的興起,遊客對旅遊的需求也在悄然變化。他們不再滿足於傳統的觀光游,轉而追求更加個性化、體驗型的旅遊方式。體驗滑翔傘高空飛行成為部分人的「新寵」。大量遊客的湧入,為地方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機遇與挑戰並存,如何將這些「流量」轉化為「留量」,成為地方政府和旅遊從業者必須面對的問題。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創新旅遊產品形態、豐富旅遊內涵,成為關鍵所在。
體育旅遊的潛力巨大,但要真正釋放這一潛力,還需緊跟市場需求,不斷提升遊客體驗。未來,體育旅遊產業應著力推動產品升級和服務升級,從消費者需求出發,提供更多高品質的體育旅遊產品和服務。同時,要優化提升體育旅遊產業鏈,增強體育裝備、體育賽事、體育旅遊住宿等關鍵環節的市場認知度和競爭力。
(圖片均由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張詩秋 攝)